现代城市开放式公园绿化问题探究

时间:2022-09-08 02:27:00

现代城市开放式公园绿化问题探究

摘 要:开放式公园是城市园林绿化水平的重要窗口,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调节城市空气环境质量的功能。探讨了城市开放式公园绿化在园地区域功能划分、绿化植物配置、养护管理及资金保障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城市;开放式公园;绿化

中图分类号:S73文献标识码: A

1 开放式公园绿化现状

开放式公园方便了群众娱乐、休闲、健身,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公园免费开放,游人增多,养护管理压力增大,建设养护经费严重不足,养护管理不到位,部分游客素质低,这些造成有些公园内绿化遭到严重破坏。

2 城市开放式公园绿化存在的问题

2.1 公园分区不合理

在公园有限的空间内,供游人活动区域过小,或者空间配置不合理。随着公园游人越来越多,游人与绿化争夺空间的矛盾逐渐激化。为满足其各自活动要求,出现游客私自开辟活动场地,公园内绿地遭破坏情况。植被破坏严重,多处土壤造成道路泥泞。

2.2 植物配置不合理

开放式公园不仅是管理上的开放,更重要的是公园形态与城市形态、空间形态的真正融合。因此,当公园以开放的姿态回归城市时,其规划建设应首先注意整体布局、植物配置、视景、生态、管理等方面的问题,树立大环境、大绿化的意识。

植物多样性水平低,种群单一,生态效益与景观质量差。公园为了达到四季常绿、三季有花,将乔、灌、藤、地被植物等配植在一起。但如果搭配不合理,就为一些病虫害的发生和交互感染提供了有利条件,如将蔷薇科植物与桧柏种植在一起,蔷薇科植物很容易感染锈病。

2.3 养护管理不到位

公园养护管理不到位,有些公园重建不重管,花灌木修剪不到位,缺苗断垄补栽 、枯死枝清理不及时,绿地草坪放任生长,杂草丛生,病虫害防治不及时,造成病虫害发生、蔓延,影响美观及来年生长。

3 城市开放式公园绿化的解决对策

3.1 增加活动场所,合理分区

在有限的空间内,为了方便游人休憩、锻炼,又能更好地保护绿地,可以把靠近街道的区域设计成休息、锻炼的场所,能够有效减少游人对公园绿地的损坏。在不影响公园整体景观的基础上,为给游人提供更多的活动场所,可以在绿地的边角处以及公园的角落增设一些健身场地,并增添一些健身器材。如果空间允许,可以在公园内开辟专用活动区,这样可以有效避免游人与绿化争夺空间的矛盾,如开辟歌海区、休憩区、健身区、晨练专区。应充分利用植物的隔断功能,保护绿地。公园在种植设计上,必须对近期效果和长远规划进行充分考虑,一定要从实际出发进行种植设计。当设计种植的距离较远时,就会为游人的穿行与攀折枝叶提供一定的客观条件,导致园林绿化的景点还没有见效成景,就会由点到面地遭到破坏。所以可以利用速生树种和慢生树种合理密植来降低游人在公园绿地随意穿行的机率,同时还能起到绿化改造成景早、见效快的重要作用。

3.2 提高植物多样性,合理搭配,并重视乡土树种

园林植物的选择与配置决定了绿地质量,是园林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花灌木、色叶乔、宿根植物的合理选择与搭配,可增加公园绿地色彩变化和景观效果。因此,植物的选择与配置应多样化。并以乡土树种为主,乡土树种不仅能很好地适应当地的土壤、气候等条件,还能更好地体现地方风格。

公园绿化应以人为本,坚持实用、美观、经济相结合的原则。植物配置应突出“草铺底、乔遮阴、花藤灌木巧点缀”

的特点,模拟自然,组成有层次、有结构的生物多样性群落,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间,以提高生态效益与景观质量。根据不同植物的生长特点和病虫害防治合理配置植物,防止病虫害交叉感染,使植物能更好的生长,为人民群众创造一个优美舒适的公园环境。

3.3 提高专业人员和游客素质,综合管理

3.3.1 加强园林绿化职工队伍建设和技术培训 建立一支专业性强的养护管理队伍。配备专门的养护管理设备,提高养护管理的机械化水平和工作效率。

广泛宣传绿化的作用,培养游客对公园设施的关爱意识,提高人民群众爱护绿化成果的自觉性。

3.3.2 合理规划、保证成活 树木种植前,要做好规划,远离建筑物、管道、线路,最大限度地避免对树木的损伤。栽植时要根据植物自身特性规范栽植,大规格的苗木必须设立支架,加强植物的抗倒伏能力。

3.3.3 加强肥水管理 公园部分地方保水保肥能力差,晴天和干旱天气应加大灌溉量,生长期及时追施速效复合肥料或叶面肥料,休眠期施足长效农家肥,改善土壤肥力,使花草树木更好的生长。

3.3.4 合理修剪 木本花卉的修剪本着年年有花开的原则,使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乔灌木的修剪要根据其自身生长特点和规律,剪出需要的艺术景观造型,符合观赏要求。

3.3.5 加强病虫害防治 全面推广病虫无公害防治技术,采取有效措施,综合防治,减少植物病虫危害。公园引种时加强植物检疫,禁止在植物病虫害疫区引种,从而防止某些危险性病虫人为性传入。在植物配置时,充分利用园林生物群落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客观规律,合理配置,使害虫得到有效控制。对已经传入的病虫要采取有效措施消灭或控制其蔓延。

做好病虫害预测预报。要做到及早发现、及早防治。在修剪过程中把病虫枝、干枯枝彻底清除。冬季对植株周围土壤进行深翻,捕捉地下害虫,摘除越冬虫囊和挖除越冬虫茧。进行树干涂白,减少越冬虫源。并采用黑光灯和频振式杀虫灯等物理手段诱杀害虫成虫,为益鸟的栖息和繁殖创造条件。

4 小结

传统封闭式的城市公园用护栏和围墙将城市空间分割,并打破了交通的连续性,在某种程度上破坏了城市的整体性,在公园与城市居民之间形成一道隔膜,让人难以共享芳泽。开放式公园是人们休闲、放松的公共场所,它兼有社会、生态、文化等多种功能。因此,开放式城市公园绿化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促进城市公园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冯海翔. 公园绿化的误区[J]. 中国园林,1999,15(4):58-59.

[2] 王普升,王楠,刘晓霞. 城市公园园林绿化可持续发展探讨[J]. 陕西农业科学,2008(1):188-189.

[3] 张世同. 免费开放性公园的绿化设计思考[J]. 科技信息,2010(20):449.

上一篇:我国目前市政工程施工的存在问题及对策 下一篇:土木工程造价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