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复治肺结核成因及防治探讨

时间:2022-09-08 01:47:15

老年复治肺结核成因及防治探讨

【摘要】目的:了解老年复治肺结核的形成原因,并采取正确的防治对策;方法:对我院2001~2010年诊治的85例老年复治肺结核病例的年龄、病程、用药史等情况,以及患者的耐药性、合并症等病情进行探讨分析;结果:造成老年复治肺结核的形成原因主要有不规则化疗、防治知识差、经济困难、耐药率高、身体素质差等原因。结论:防治老年复治结核病的方法有加强肺结核的严格管理,积极治疗并发症,增强身体素质,加强方结核病的宣传教育等。

【关键词】老年;复治;肺结核;成因;防治

随着我国老龄人口的增加,结核病患者的年龄逐渐呈上涨的趋势,尤其是老年患者的复治肺结核率逐渐增加。虽然我国在结核病的控制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结核病的形成原因十分复杂,而且治疗过程中影响因素较多,使老年结核并的复治率仍然居高不下。因此,本文就我院诊治的85例老年复治肺结核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其防治对策。

1 临床资料

1.1 复治肺结核诊断标准

当存在下列任意一种情况时,即为复治肺结核:(1) 初次治疗没有成功的患者;(2) 按照医嘱用药,疗程满后,又复发的老年患者;(3) 没有进行规则化治疗并且超过1个月的老年患者;(4) 慢性排菌老年患者。我院接受的85例老年患者都符合复治肺结核标准。

1.2 一般资料

(1)年龄:均在60~85岁,初次接受治疗的年龄在32~ 63岁;(2)病程:距初次治疗最短1年,最长43年,患病时间长达28. 6年。(3)用药:不规则化疗病史51例,其中因经济能力无法担负治疗费用占18例,因症状稍有好转就擅自停药的患者占17例,因无法承受药物副作用的患者占16例。(4)肺结核类型:慢性纤维空洞型占51.3%,浸润型占40.1%,伴有胸膜炎3例;空洞形成者占32.7%,2个肺野以上占52.6%。(5)药敏及耐药:85例全部做药敏试验,耐药占47.5%,原发耐药占13.4%,继发耐药占76.9%;耐1种药占31.8%,耐1种以上占27.1%;(6)合并症:合并症占68.4%,其中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占29.6%,咯血占13.8%,糖尿病占11.2%,冠心病7%,胸腔积液占1.8%,结核性支扩3.6%,高血压病占1.4%。

1.3 临床症状

全身症状:疲乏、食欲减退、低烧、盗汗、女性月经失调、植物神经功能絮卵等,少数畸形发展的肺结核可出现高烧等急性发病症状。呼吸系统症状:咳嗽、咳痰、数量不等的咯血,胸痛常与病变涉及胸膜有关,呼吸困难是在病变广泛或伴有胸腔积液、自发性气胸等情况时出现。通过我院采取一系列治疗手段,80例老年患者基本痊愈,5例患者伴随着糖尿病等并发症。

2 老年复治肺结核形成原因

2.1 不规则化疗

由于老年患者存在多种因素,导致不规则化疗,且医护人员没有有效督导,使得病人轻视肺结核。我院患者中,有63例是在基层卫生院或者乡村卫生站接受初次治疗,且多数人没有严格遵循医嘱,不规则化疗占69.3%。

2.2 防治意识缺乏

由于一些地区经济欠发达,生活水平比较贫困、落后,而且普遍文化程度不高,67.3%的老年患者都对结核病防治知识不了解,没有意识到肺结核危害性与严重性;43.1%的患者认为自身的症状已经好转而擅自停药,导致结核病复发。

2.3 经济困难

因无法承担结核病治疗费用是导致疾病复发的一个重要原因。因结核病病理周期长,因而费用十分昂贵,对于贫苦地区的老年人来说无疑是笔沉重的负担。经统计,因经济原因被迫停药占18.82%,占而且多表现为症状稍微改善就停止用药。

2.4 耐药率高

在我院接受的85例患者中,耐药的患者占36例,继发耐药占34例,所占比例为82.35%。而且合并症比较多,存在多种合并症的患者共有53例,所占比例为62.35%。

2.5 身体一般情况差

大多数老年患者营养供给不足,并伴随这长期发热、贫血、水肿等问题,并且70、80左右老年人青少年时期时正值我国结核病流行年代,由于当时的医疗卫生条件十分差,没有得到根治或者根本没有接受过治疗,不少老人因此埋下了病根。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免疫力大幅度下降,肝功能衰退,导致结核病复发,而此时的复发结核病治疗难度大,很难得到根治。

3 老年复治肺结核防治对策

3.1 加强肺结核的严格管理

根据相关的资料表明,我国大部分肺结核患者都来自农村或者偏远的山区,这些地区往往经济落后,卫生状况差,医疗设备简单。据统计,我国大部分非结核并防治机构约有将近90%的患者没有能够转诊,近80%的患者都没有进行登记。大部分老年患者治疗方法都非正规手段,就导致结核病患者逐渐变为复治、难治病例。就我院多年来的肺结核患者就诊情况,根据复查记录显示并没有出现特别严重的并发症,所有患者都被及时转诊结核病防治单位,对结核病进行了有效控制,以防产生复发病例。

3.2 合理、有效地强化治疗

合理选用敏感类的药物,将药物联合起来使用,防止因单一用药而出现耐药病例。根据相关实验发现,对敏感病例进行治疗要比耐药病例的成功率高。因此,相对发达的地区可以对复治患者接受化疗前采取药敏试验的方法,在试验出耐药病例的同时,又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指导患者进行复治用药。

3.3 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老年人身体素质差,免疫能力下降,就会很容易导致肺结核病或者结核病复发。机体免疫功能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肺结核的发病率,换句话说,肺结核是机体免疫功能低下的结果。因此,在进行强化治疗拮抗结核病的基础上,可以结合使用免疫类增强剂与调节剂,使机体的免疫功能得到提高与改善。而且,根据相关的实验表明,免疫增强剂配合化疗治疗肺结核难治病理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免疫能力,并得到了大力推广与应用。

3.4 积极治疗并发症

老年患者病情大多比较严重,而且伴随着多种并发症,与结核病一起摧残着老年患者的身体,十分不利于复发结核病的根治。因此,在治疗复发结核病时,还要对各种并发症采取有效的治疗手段,特别是一些糖尿病合并症患者,积极配合以药物治疗,改善预后状况。

3.5 加强患者营养

肺结核是一种慢性疾病,长期折磨着患者的身体,因此,要加强患者的营养,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要嘱咐患者多食新鲜的蔬菜、新鲜水果,多吃营养的食物,少食盐,忌食辛辣、油腻、肥甘,禁忌饮酒、抽烟,保护肝功能,除此之外,还要加强锻炼,从而改善老年患者的身体状况。

3.6 加强宣教工作、规范治疗管理

通过对患者与民众进行结核病预防的宣传和教育,可以使患者及家属了解肺结核的病理,使其认识到结核病是具有一定的传染性,但也是可以通过有效正规的治疗而痊愈的,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使患者主动配合医生的嘱咐与治疗;使患者及家属认识到不规则用药的严重性,嘱咐患者切不可擅自用药或停药,尽可能在初治时将结核病根治,降低复治率,从而使治疗达到最佳效果。

小结

结合复治结核病患者的病史及用药史,采取合理用药、积极治疗并发症等对策,使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并达到治愈的目的。通过本文对老年复治结核病的形成原因进行研究,并采取了相应的对策。除此之外,还可采取康复治疗如呼吸训练、吸氧疗法等,预防或延缓结核病的发展,改善身体素质,使患者回归正常的家庭与社会生活。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 肺结核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10, 24(2):70-74.

[2] 梁庆明,张乐平,李静宇. 老年人肺结核发病与IL-12 关系探讨[J]. 临床肺科杂志, 2010,8(5):409-410.

[3] 赵淑玲,郑传文,高骥. 老年肺结核85 例临床特点及护理研究[J]. 临床军医杂志, 2011,28(1):56-58.

上一篇:探讨盆底失弛缓综合征肛管直肠动力改变与便秘... 下一篇:供应室的消毒灭菌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