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驾驶员应具备预防事故的能力

时间:2022-09-08 01:33:47

汽车驾驶员应具备预防事故的能力

摘要: 增强汽车驾驶员安全意识,提高预防事故的能力,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要求驾驶员熟悉和掌握汽车安全行车系统和“信息处理特性”,努力提高驾驶员安全行车素质。

关键词: 汽车驾驶员 预防事故能力 汽车安全行车系统 “信息处理特性” 安全行车素质

一名合格的汽车驾驶员首先要有法治观念,要熟知各项与道路交通安全有关的法律、法规,并且模范地执行和遵守,还要照顾交通弱势群体的利益。

一、熟悉和掌握汽车安全行车系统

通常我们把“人―路―车”构成的系统称为交通系统。汽车安全行驶系统是交通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它所涉及的因素是汽车驾驶员的自身素质、操作行为和车辆技术状况。在汽车行驶中只有这三个要素相互协调并且与周围环境保持适应状态,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整体功能,达到安全行驶的目的。实际上汽车安全行驶系统也是非常复杂的系统。如:汽车驾驶员自身素质包括思想素质、自身素质、精神状态和心理活动、安全行车知识、驾驶员操纵技术;驾驶员操作行为包括操纵习惯、各种道路条件下的操作方法、各种气候条件下的操纵方法,各种交通条件下的操纵方法;车辆技术状况包括:整车技术性能,发动机总成技术性能,底盘总成技术性能和汽车使用可靠性。这些因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各因素对于总的系统的重要性尽管并不一致,但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转化,在某些场合也有可能成为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

在汽车安全系统中要达到安全的目的起决定作用的是“驾驶员行车素质”,在驾驶员素质中思想素质、身体素质又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即没有良好的思想素质和必需的身体素质,就不能发挥具有安全行车知识和驾驶技术的作用。如果其他因素都具备,只是“精神状态”不佳也会破坏驾驶员安全行车素质,驾驶员素质的决定性是有条件的,如果在行车,并停止其开车则有“素质”引起的可能性就被消除。如果驾驶员素质条件具备,但是在行驶中出现不当的操纵行为或车辆技术状态不佳,就可能破坏安全行车,此时,起决定作用的就是操纵行为,或车辆故障。

二、熟悉和掌握“信息处理特性”

1.要正确处理信息。在路途中,驾驶员通过自己的感官收集来自道路、交通等的各种信息,经过分析判断做出各种操作动作,通过汽车各个操纵机构使其做出相应的运动,如果车速与方向与希望有偏差,此时汽车的运动情况又做为新的信息反馈给驾驶员、驾驶员将其头脑中的预定值进行比较,判断出误差量再做出修正误差的操纵动作,如此不断多次控制,最终达到安全行驶的目的;如果由于外界干扰或内部的其他原因造成驾驶员对信息判断失误或者汽车控制失调造成行驶状况同预定目标间的误差无法消除时,则将会造成出现事故的可能性。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从实质上看事故是由于系统内部“失调”或“失误”造成的外界信息的反应错误所致。因此,事故的出现既具有偶然性,又具有必然性。从总体上讲,事故出现的时间、地点和情况都不可能事先预测,是偶然发生的,但从每一件事故的起因及发生过程分析都具有其内在的原因,如果能够采取措施消除这些内在的原因,则这类事故就可以避免,这就是事故的“必然性”。如“雾天行车”时有视线不清的信息,“弯路行车”时车速快有离心力作用的信息,“冰雪路面”时有路滑信息,异常交通时有需要提高警惕的信息等。包括驾驶员、车辆在内的汽车安全行驶系统如果对这些信息不仅接受,而且通过内部协调后,作出必要的正确反应,或者通过反馈系统修正达到正确反应,就可以避免事故,实现安全行车。因此通过系统分析、能从事故发生的本质上认识事故发生的必然性,对于驾驶员都会有积极的意义,可以增长消除事故的信息,抛掉“撞大运”的思想,切实做好安全工作。在事故中,也有属于在外界的信息不真实或“没有”信息的情况下发生的,往往事到关头什么措施都来不及,这些事例往往成为驾驶员认为“事故难防”的理由,事实如果驾驶员平时能注意学习安全行车知识,行车中除注意危险对象的直接信息外,还能注意交通环境中的间接信息,并相应采取措施,在上述情况下便可避免事故。

2.尽量减少和避免信息的“丢失”。因驾驶员接受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是有限的,当外界处于强烈的视觉干扰或分散注意力的环境中,这种信息未得处理而“丢失”的现象会变得严重起来,由于驾驶员处理信息存在着个人问题的差异,有的属于生理机能原因,有的属于训练程度和经验多少因素,但是处理信息的特性是共同的。如果,从汽车安全行驶系统的不发生事故的方面考虑,则需要保证驾驶员在其所处的驾驶环境中传递信息速率应不超过驾驶员处理信息的能力,即尽量减少和避免信息“丢失”的情况发生是保证整个系统与交通环境保持协调一致的首要条件,为了实现安全行驶,必须注意驾驶处理能力这个特点,采取适当措施,从本质上只有提高驾驶员安全行车的素质,才能提高其处理信息的能力,为安全行车创造条件。

三、努力提高驾驶员的安全行车素质

在汽车安全行车系统分析中,驾驶员安全行车素质作为系统三要素之一,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要提高驾驶员预防事故的能力,就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提高驾驶员安全行车素质。

驾驶员安全行车素质主要包括:思想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安全行车知识和驾驶操作技术。其中对于驾驶员造成肇事的原因归纳如下:技术不佳、酒后驾车、麻痹大意、乱停乱放、通过交叉路口不减速、无牌、无证驾车、转弯速度过快、跟车距离近、夜间行车观察不力、疲劳驾车、车况差、强行超速、超员、超载、超速行驶、对路况估计不足、互不相让、反应迟钝、判断失误、措施不当、惊慌失措等。因此说行车事故主要的原因常常是驾驶员素质、身体素质、技术素质、心理素质共同促成的,事实告诉我们解决行车安全问题的关键在于提高驾驶员队伍素质,增强交通法律意识、交通安全意识和交通文明意识。

上一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探究 下一篇:小学语文的一般教学原则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