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教育方法 提高学习兴趣

时间:2022-09-08 10:24:41

探索教育方法 提高学习兴趣

探索有效的教育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历来是每一个教师的关注点。初中生正处于好奇心十分强烈的时期,如何将这强烈的好奇心转化成浓厚的学习兴趣,是每一个学生的必修课,是课程改革的要求,更是每一个教师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的体现。

初中阶段,既要完成从小学到初中的平稳过渡,又要完成进入高中学习的奠基任务,是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因此,初中生对于所选择的初中学校以及初中课程的兴趣度,就直接决定了他们很长一段时间内的学习和生活质量。而这个过程中,教师扮演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那就是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者。

自从教以来,我一直在思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途径。经过几年的探索,我找到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

一、身临其境法

此法重在让学生亲身去体验,直接感受真实环境所带来的新鲜和兴趣,从而让学生主动走进学科氛围,融入思想品德课堂。

如第一课第一节《新学校 新同学》的学习目标是让初入初中的学生了解新学校的新环境,新班级的新老师和新同学,这是适应初中生活的第一步。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只是由老师告诉新生,你们来到了一个新的环境,要学会适应,根本无法深刻地融入学生。

所以,在教育教学中,我组织学生参观新学校,根据事前谋划好的路线,认真扮演“解说员”的角色,让新生用自己的眼睛和耳朵去感受新学校带来的新环境,并且在课后描绘出参观的路线,同时标注出路线周围的建筑名称,最后集中评比,挑选优秀的作品在黑板报上展览。

此法让学生有种被释放的感觉,但绝不是无原则的放纵,而是带着任务去“游山玩水”,提升了记忆力、绘画能力,提高了自信心,学生就会有兴趣参与以后的各种课堂活动,也有效地进行了一次爱校教育,可谓“一箭多雕”。

二、作品展览法

此法重在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重视,从而提高自我重视度及对课程的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更好地把握课堂时间,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如第四课第二节《感悟青春》的学习目标是让学生正确认识青春期的烦恼,从心理感悟并悦纳青春的变化。如果只是老师在大谈特谈老师对青春期的看法,就会让学生觉得老师是在教训而不是在教育他们,不但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甚至会适得其反。

所以,在教育教学中,我鼓励学生当堂仿写课本上的图标,要求图文并茂,作品利用教室里的投影仪当堂展览,让学生们的智慧当堂共享。

这样学生在课堂上有了兴趣,就会手、脑、口、眼等并用,再加上老师及时点评和展览,同学们之间的相互欣赏和赞美,就会干劲十足,越学越有兴趣,最终形成良性循环。

三、热点分析法

此法重在让学生关注身边发生的事情,从身边的小事中感悟生活的真谛,在内化自我知识的过程中,正确指导自己的行为。

如第九课第一节《身边的侵害与保护》的学习目标是让学生了解身边的侵害以及保护措施,特别是自我保护意识的觉醒。如果老师只是运用课本上的事例,很难让学生深刻理解自我保护的重要性。

所以,在教育教学中,我采用了新闻播报的方式,让学生在看新闻、分析新闻的过程中,归纳相关结论,并在整个过程中逐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闻如下:2009年12月7日晚,湖南省湘乡市私立育才中学,下晚自习的初中学生在下楼过程中拥挤踩踏,发生一起伤亡惨重的校园踩踏事件,目前已造成8人罹难、受伤人数不详。

问题探究:

1.你认为发生此种事件的原因有哪些?

2.对预防此种事件的再次发生,请你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这样,学生就真实地感受到了思想品德课的活力,就会纠正对思想品德课的错误认识,死记硬背解决不了随时发生的问题,而且真正体会到本学科的开放性,把身边的新闻与课本知识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动态中学会关注社会生活,做到了每个人都有话可说,不再认为课堂是一种高高在上、只学课本知识的的地方,而是学生和老师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主阵地,就会发至内心的去表达自我的看法,真正体现思想品德课的思想性特点。

总之,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可以深深吸引学生,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变课堂为学生的主阵地,引领学生为知识的探索者,置身其中,兴趣盎然,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我认为这就是课改的精神所在。

(作者单位:河南省郑州中学)中学体育教育的几点心得

上一篇:浅谈如何实施课堂高效化 下一篇:怎样设计数学课导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