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

时间:2022-09-08 10:04:31

谈如何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

【摘要】“教教材”与“用教材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教学理念,如何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⑴联系生活,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具有时代感的学习材料,促进学生数学知识的建构;⑵展示过程,变示范性教材为探究性学习材料,让学生体验数学;⑶拓展空间,变封闭性教材为开放性素材,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数学教材;联系生活;探究材料;开放素材

新课程改革实施几年来,《数学课程标准》的精神和要求已为广大教师所理解、接受。但如何体现新课标的理念和要求,把握新课标的思想,用好教材,提高教学效益,这里就教学实践谈几点思考。

1 联系生活,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具有时代感的学习材料,促进学生数学知识的建构

数学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数学家和教材编者头脑里特有的;数学是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来的。现代教学观认为:教材处理的核心问题是从学科世界走向生活世界。当数学和儿童的现实生活密切结合时,数学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才能激发儿童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在现实问题的解决中发现数学的概念,形成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更能促进学生在以后遇到相关问题时自觉地运用有关的数学经验去思考、解决问题。《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我们应当不断攫取生活中的新鲜素材来充实数学课堂,使数学教学变得丰富多彩,生动有趣。

1.1 联系生活,捕捉学习内容

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绝大多数可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我们教者要善于沟通知识与生活的实际联系,找准每节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切入点”,创设两者结合的情境,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参与的积极性。例如:教学“小数乘法”时,可创设“水果店”场景,提供一些水果及价格:苹果每千克3.20元,梨子每千克2.50元,桔子每千克2.40元,香蕉每千克4.60元。选择一种你最喜欢的水果,购买2千克以上,算一算,要用多少元钱?怎么算的?从现实生活出发,把“数学内容与教学现实有机结合”,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事物中学习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1.2 结合实际,选择学习材料

教材中的一些例题,由于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无法完全满足现实生活中每个学生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发挥创造性,把学生的水平作为教学的基本点,准确地把握教材的实质,尽可能地选取一些富有时代气息的、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为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材料,把学生熟悉和感兴趣的事例作为认识的背景,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选取素材,进行恰当的改造和替换。这样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使学生明白学习的现实意义。例如:“折线统计图”教材中安排了“某地2000年每月的降水量……”的内容,对小学生来说,不易理解,而且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距离,缺乏趣味。我们可在课前布置学生调查生活中的事,如用水量等,利用学生获取的信息,编成例题:“××同学家2002年上半年用水量情况如下……”身边的人,身边的事,来自学生的生活,内容鲜活,学生感到身临其境,激起学习的热情,真正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又如:学习“百分数的认识”时,教师课前先引导学生到银行、商店、家里去调查,寻找生活中百分数,了解利息、折扣、衣服等物品的含棉量、酒的度数等方面的知识,课堂上联系生活实际提出有关百分数的问题,让学生讨论、研究,因为贴近了学生生活,所以这样的内容、这样的学习,既容易理解百分数的意义,又体会了数学的价值。

1.3 加强实践,汲取学习素材

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它可以帮助学生增进对知识的理解,了解知识的价值,增强学习和应用数学知识的信心。教材的习题多数为模仿性作业,学生只要“依葫芦画瓢”就能完成解答。长此以往,学生缺乏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改教材中巩固练习为生活问题的解决,多提供一些参与实践活动的机会,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体验数学的价值。例如:学了“利息”知识后,让学生算一算:“把自己的压岁钱存3年定期储蓄与连续3次存一年定期储蓄,哪种存法合算?”学习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后,让学生算一算自己家实际居住的面积,若用边长为60cm的正方形地砖铺地要多少块等等。

2 展示过程,变示范性教材为探究性学习材料,让学生体验数学

数学教学重视知识形成的过程是当前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数学课程标准》认为:“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因此,数学的教学内容不仅包括概念、定理、法则等现成的知识,还包括这些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经历这个过程,不仅可以体会数学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数学结论是怎样得到的,某一数学知识是怎样运用的等等,从而加深学生对所学数学知识的理解,而且通过在这个充满探索和自身体验的过程中,使学生逐步学会数学的思想方法和如何用数学去解决问题,并且获得自我成功的体验,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教材局限于篇幅,省略了探索过程,其内容往往不能反映知识的产生、形成的来龙去脉。教师作为教材的开发者之一,应站在发展学生思维的高度,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对教材作适当处理和组织,尽量少一些暗示、干预,尽可能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探索的机会,让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亲身体验如何“做”数学。

例如:“简易方程”教学中,我们可以从“秤物体”引入,让学生根据提供的“天平秤物体”的学习情境材料,分别列出算式:20+30=50、50+50=100、20+x=100、2x=60、20+x>50等,再想想:“可分成哪几类?”,然后让学生动手分一分,引导学生观察“20+x=100、2x=60”,发现有什么特点?在观察材料、讨论中,自己获取什么是“方程”的知识,改变了教材中的“告诉式”,学生经历了抽象知识在实践操作中得以理解的探索过程,在不断探索中学到了知识,学会了学习,从中体验到探索的乐趣,感受“再创造”的愉悦,同时体验了解决问题的策略。

3 拓展空间,变封闭性教材为开放性素材,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新的教育观认为,教育必须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面向全体学生,创造适合儿童的教学。学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在课堂上,除了接受知识,还带着自身的情感、动机、需要等,他们除了与教师交往,还有与同伴之间的交往。因此,学生的课堂学习远不只是学习知识,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学会数学思考,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学习审美情操,发展个性等。教材并非教学这“唯一”,教学的可用之“材”,除“教材”之外,还有“境材”――周围的环境资源以及“人才”――学生自身的人才资源。这就要求教师用好教材资源,开发出适合时代、学生个性需要的学习材料,从教材入手,在关注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3.1 灵活处理教材,给学生提供参与的空间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教师有必要对教材创造性的处理,将书中静态知识动态化,抽象知识实践化,为学生提供充分探索的空间,让学生用自己已有的知、经验,通过自己动手、动脑、经历“再创造”的过程。如:“三角形的内角和”的教学中,先让学生任意拿出课前准备好的一个三角形,猜一猜,: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是多少度?再让学生想办法证明“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学生充分动手、动口、动脑,有的折,有的量,有的撕下三个角“拼”等,冲破教材束缚,变教材中的“量一量”的单向思路为开放探索素材,通过动手操作,多向思维,学生自行发现,成为主动的探索者,感受的数学的意义,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3.2 适时开放时空,让学生在经历生活情境中探究

教材中,学生看到的大多是思维的结果,而看不到知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如线段图的呈现,往往是静态的,结论的形式;应用题的解答过程,大多用了“告诉式”、“提示法”……难以让学生领略数学动态的发展过程,获得深刻的学习体验。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数学问题的潜在探索空间,影响了学生主动探究潜能的发挥。《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经验。”因此,我们要努力挖掘教材,改变教材的呈现方式,拓展教材的探索空间,变封闭性为开放性,将数学问题生活化,数学学习活动化,创造性地运用教材,让学生在经历生活情境中学习、探索、体验,能力得到提高。例如:教学“千克的认识”,课前安排学生逛超市,寻找克与千克的踪迹,学生在超市中找到的克与千克是真实而具体的,非常感兴趣,真正体会到了数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接着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自主建构“重量”概念,并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实践证明:学生参与活动越充分,越主动,所获得的体验也就越深刻、越丰富、越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同时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享受乐趣、体验成功,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成为交流学习的亲密伙伴。

总之,教师应重建新的“教材观”,教材只是供教师进行教学的一种资源,一个线索。教师要做一个研究者,根据环境资源、学生自身的人才资源,对教材进行改革,在教学中以学生为本,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让课堂凸显生命的活力。

上一篇:浅谈小学数学的教育价值 下一篇:加强初中化学实验教学 提高学生实际能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