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实与虚拟之间

时间:2022-09-08 09:14:31

所谓关系型题目,就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或短语并列组合而成的一种话题形式,在写作过程中必须兼顾话题构成的各个要素,清楚其间的关系。如:“忧与爱”“失去与获得”“分享与分担”。

本文以“在现实与虚拟之间”这篇命题作文为例,谈谈议论文的立论及结构安排。

一、题意把握

1.何为“现实”?①当前存在的客观实际。②符合实际情况的。

2.何为“虚拟”?①虚构的、模拟的,现实中不存在的。②假设的,不一定符合事实的,暂时没有的。

“现实”好理解,“虚拟”较困难。何为“虚拟”,举例说明,如:

①计算机网络空间。(视听嗅触觉收到刺激,交互反应、互动的仿真环境)

②文化、科学创意。(《哈利波特》、《阿凡达》、《盗梦空间》、“记忆移植”、“庄周梦蝶”、“桃花源”)

③对未来理想的设计。

二、观点提炼

① 面对现实,脚踏实地,但不能没有憧憬、假想(设想)。

② 要敢于对未知领域进行向往,但不能凭空乱想。

③“虚拟”的空间可以带来快乐、慰藉,要学会在“虚拟”中放松自己。

④ 呵护“虚拟”世界,让假想成为“现实”。(实现二者转换)

⑤ 不能因现实生活的压抑,而沉溺于“虚拟”世界。(勿逃避现实,沉湎虚拟)

⑥ 不为现实的脚步所左右,化为现实的奴隶。

⑦ 抛弃虚拟的梦想,不陶醉于短暂消极的快乐。

⑧ 在“现实”与“虚拟”中寻找平衡点。

⑨ 在“现实”与“虚拟”中坚守自己的行为准则、道德底线。

⑩ 内心的“虚拟”世界要有境界,要以“现实”为基础。

三、立论角度

关系型题目,立论角度的选取,不能顾此失彼,应有所侧重。就这篇作文我们可以从三个角度来立论。

1. 联系“虚拟”,以“现实”为重点――谈面对“现实”。

如:在现实与虚拟之间,认清现实是实实在在的。

2. 结合“现实”,以“虚拟”为重点――谈掌控“虚拟”。

如:合理掌控虚拟,抛弃虚拟的幻想。

虚拟是想象创造的灵魂(正面),如果只有想象与虚拟,没有研究考证,没有体验生活,虚拟就是水中月,镜中花(反面)。

阐发时正反两面结合。

3. 将“现实”与“虚拟”二者联系起来论述――既不逃避现实,也不排斥虚拟。

如:① 现实与虚拟之间似乎界限很分明。

② 现实与虚拟之间看上去不是那么泾渭分明。

③ 正是因为现实与虚拟二者之间扑朔迷离,我们要作理性的思考。

再有,相对于或侧重于现实,或侧重于虚拟的“单一型”,从思维上作发散式分析,将二者关系糅合在一起后,善于转换,由此及彼,提出自己的看法。

如由“现实与虚拟”二者的关系谈到:

① 正确把握的意义。② 正确把握的境界。③ 正确把握的方法。

再如,有同学先提出:现实与虚拟二者并行状态就是和谐。

然后围绕“和谐”,扣住二者,分论点各有侧重。

① 要达到和谐,不执著于现实的苦难,只为达到梦想的王国。

② 要做到和谐,不沉溺于虚拟的世界,勇敢地面对现实。

③ 要实现二者的和谐,顺应自然,天人合一。

四、模式构建

(一)分合式:先现实,后虚拟,再融合。分合式结构较多。

例如:

开头:“现实让人脚踏实地,虚拟让人拥有梦想。”首先提出中心论点“我们要有一种转换的智慧”。中心论点的提出非常简明,不俗套。然后阐发“现实与虚拟”的关系,分析为何要有转换的智慧。

三个分论点都在段首:

① 现实是虚拟的基础。侧重写现实。

② 虚拟是现实的向导。侧重于虚拟。

③ 虚拟与现实相互依存,紧密联系。

三个分论点概括清晰明了,分合式结构运用自如。

(二)并列式。

如:① 在现实与虚拟之间,深藏着人们对不断进步的向往。

② 在现实与虚拟之间,横亘着汗水与泪水汇成的江河。

③ 在现实与虚拟之间,展示着人类永恒的对人性的思考。

(三)对照式。

① 虚拟的星空光辉灿烂,可以遥望,令人神往。

② 人的最根本属性是社会性,不能脱离现实而存在。

五、本关系型作文题目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一)对“虚拟”概念理解有误

① 把有些抽象化的概念当作虚拟。如把思想、精神、文化、情感、心理活动等当作与现实相对的虚拟。

② 把现实性的内容当作虚拟。如电脑上网(QQ聊天、网上购物)、股票交易、书本内容,甚至对过去的回忆等都被当作虚拟对象。

(二)在对“现实”“虚拟”二者关系的处理上,只阐述一个概念,不涉及另一概念,未对题目进行全面的理解。如:直面现实、关注虚拟等。

(三)对论述中心理解有误,把重点放在了对社会问题的处理上,如论述上网的危害及解决问题的方法等。

(四)结构上前紧后松,虎头蛇尾,缺乏全局考虑。如文章前半有分论点,后半却从个人、集体、国家三个方面泛泛而谈,前后不衔接。

(五)取材缺乏新意,落入俗套。

六、佳作点评

在现实与虚拟之间

刁宇翔

“我是那惨遭杀害的连雀的阴影,凶手是窗玻璃那片虚假的碧空。”纳博科夫在其小说《微暗的火》的开头这样写道。窗玻璃成为了一个通道,其内是现实世界,其外是虚拟世界。这只连雀在两个世界的跨越之旅中不幸死亡。

连雀为何要飞往虚拟世界呢?纳博科夫自己曾说过“时间是一座球形的监狱”,众生便是困于监牢里的囚徒,谁也不能逃离死亡的阴影。但“死去的是唇颚,不灭的是歌声”, 纳博科夫长久的追寻之后终于发现永生之道――通过艺术,通过创造。古往今来,留存于史册中的一个个光辉闪耀的名字,不都是依靠他们的发明与创造?爱因斯坦的名字与相对论无法分割,莎士比亚把他的名字镌刻在他的著作之上。他们的肉身陨灭,但他们的灵魂却如夜幕之上的星星,闪烁的光直射进无尽的未来。

而这样的艺术与创造,恰恰是不落于现实的窠臼的。谁曾见爱因斯坦翻译别人的理论便翻译出相对论来?谁曾见莎士比亚一味模仿别人的作品便奠定了自己在文坛的地位?这样的艺术与创造,便是超越于现实之上,靠的是虚拟的力量。他们依靠自己无边的想象去与分针秒针相斗,去与时间老人对弈。无疑,他们是精神上的胜利者,他们是历史观上的胜利者。

但为何连雀却在这样的跨越中惨遭不幸,难道只是由于自己的运气不济?不,它只是一味地耽于窗外的虚拟蓝天,耽于虚拟世界之中,才落得如此的悲剧收场,如《微暗的火》中的金波特、《洛丽塔》中的亨伯特、《防御》中的卢金,都与那只连雀一样,耽于自己虚拟的世界,最终不幸死亡。

惟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若你只是仰头观看从天枢到摇光的神秘棋局,你便可以得到美的陶冶;若是你耽于其中,虚妄地认为这样的酒斗可以挹满酒浆填饱肚子,你便在这样的虚拟中饿死了。

所以,请只要在屋内,放眼览尽窗外的迷人之景,创造出艺术;而不要耽于那迷人的幻景,一头撞于玻璃之上。

现实世界只如苍穹之上的太阳,虚拟世界只如月亮,虚拟世界反射现实世界的光,又照亮夜晚的黑暗。二者缺一都是万万不可的。

当太阳与月亮同悬于天际,这便是最好的了。

【评析】

这篇作文写得很是大气。抓住一点,似文学评论拓展开去,分析透彻。

在现实与虚拟之间

谭筱潇

2009年的夏天,一句“妈妈喊你回家吃饭”红遍网络。而这蹿红的背后,却是无数焦灼不安的父母对于他们沉溺于虚拟世界的子女动情的呼唤。如花的年纪,本该向着现实世界温暖的阳光努力向上向高处生长,而他们却在虚拟世界中难以自拔,荒废人生,甚至走向沉沦,这实在令人扼腕叹息。

对虚拟的世界充满神往这一点本无可厚非。现实世界并不是尽如人意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伊甸园,都生活在现实与虚拟之间。现实世界是我们脚下的广袤大地,我们托身其上,奋力耕耘。它是我们能够生存与立足的根本,它攫取我们艰辛的付出却又带给我们踏实与充实的体验。而虚拟的世界则是我们头顶浩渺的星空,光华璀璨,引人遐想。它是所谓的“形而上”,带给人慰藉与希望,但是它的残酷之处在于其虚拟,在于其无法抵达。

那些沉溺于虚幻的网络世界的孩子们的可悲之处就在于他们没有处理好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之间的关系,割裂了与现实的联系。

其实虚拟世界并不意味着脱离现实,即使在仰望星空的同时,我们也得脚踏于实地。星空真正的美好之处不在于它的虚幻,而在于它带给人的希望与慰藉。人们对于虚拟世界的神往与追求其实反映人们在现实生活不如意的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于某种理想状态的渴望。从天堂到乌托邦,从极乐世界到桃花源,这些虚拟世界无不根植于人类对于真善美的不懈追求。即使是现在被人们视为“精神鸦片”的网络游戏,它们之所以能够吸引众多玩家,也在于它们利用了一些人,特别是在现实中失意的人,渴望获取成功来证明自己的心理。

真正的勇者,不是一头扎进虚拟世界来麻痹自己,沉浸在不切实际的幻想中,而是从虚拟与现实的落差、理想与实际的差距之中寻找动力,更奋然而前行,推动现实世界日臻完美。在《故乡》的末尾,鲁迅先生写道:“希望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的确,如果仅有希望但不知自我砥砺,作出改变,即使有希望也无济于事;如果能够奋力拼搏,不惮于前趋,即使没有希望也能推动现实向前发展。

虚拟是一壶酒,醉人但是多饮必伤肝。现实是五谷杂粮,可以饱腹,潜心其中也可酿出美酒。

沉醉于虚拟的人们,妈妈喊你回家吃饭,现实生活呼唤你的回归。立足现实,以虚拟世界给人的希望为指引,亲手搏出理想的生活。

【评析】

议论思路清晰,用散文的笔调来阐发。最大特点――文笔优美,语言活泼。可圈可点之处颇多。“现实世界是我们脚下的广袤大地……”“星空真正的美好之处不在于它的虚幻……”“真正的勇者,不是一头扎进虚拟的世界来麻痹自己……”等挥洒自如,鞭辟入里,论述深刻。

“虚拟是一壶酒,醉人但是多饮……”,巧妙设喻,“粮食”是物质基础,酒引发人的情感、情调,浪漫,虚幻。

上一篇:一文钱难倒英雄汉 下一篇:对职业高中体育教师课程目标意识培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