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下行属正常,减税应有大手笔

时间:2022-09-08 08:39:23

经济下行属正常,减税应有大手笔

今年第二季度经济增长破“八”,接近政府预期目标底线,仍属正常。“稳增长”成为政策调控的主要目标。事实上,货币政策年初就已开始转向宽松,近期不对称调息和放宽浮动区间的操作也有进步,但政策效应未现,说明中国经济运行不是政策调节能够解决的问题,必须加快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

结构不改善,政策作用受限

今年第二季度GDP增长7.6%,比一季度减慢0.5个百分点,系三年来最低;上半年,GDP增长7.8%,工业增加值增长10.5%,6月份的CPI上涨2.2%,显示出经济运行继续下行回落态势。

总体来看,超过7.5%的增长仍然高于年初政府制定的目标,经济仍在目标区域运行,并不是严重失速,但却接近了政府可能承受的下限,也超出了一般人的预期。因为,在讨论一季度的宏观经济运行时,基于3月份的工业生产、消费品销售、出口增长和信贷投放都高于前两个月,经济运行的先行指标,如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企业景气指数和企业家信心指数也出现回升,很多人预测,二季度有望企稳回升。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当时,我们就明确指出,由于经济效益下滑,营商成本上升,中小企业问题仍未得到解决。经济运行仍然存在着继续下行的风险。

现在,有人又认为,投资、消费和进出口“三驾马车”都有比较强的增长动力,预期第三季度的经济运行会企稳回升。我们认为,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但仍然不能排除经济下行的风险。因为,二季度的经济运行就是在政策扩张的情况下进行的,但是,经济运行的内外环境并未改善,增长的基础也不稳固。国际经济环境谈不到好转,只要不继续恶化就不错了。国内已经把稳增长放在了首要位置,宽松政策陆续出台,但问题的关键也许不在政策层面,而在体制和结构层面,在体制和结构未能改善和无法改善的情况下,政策的作用不仅会受到限制,而且会发生扭曲。不仅如此,政策的宽松与结构调整和体制转型往往是矛盾的。而体制和结构调整并未取得突破,在政策变调的情况下,且有倒退和恶化的风险。

这次经济增长“破八”与2009年的“破八”不同,那次是因为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带有突然性,这次是经济增长潜力下降,具有必然性;上次2009年第一季度一下子跌到6.61%,这次跌到7.6%;上次靠刺激投资,第四季度就上升到了9.21%,这一次没有了4万亿,重回9%以上不大可能,站在8%就不错了。有人认为,经济增长“破八”是因为实行了以“控物价”为重点的宏观政策,当前物价上涨大幅回落,就是以“控物价”为重点的宏观政策的反映。这种说法掩盖了经济增长潜力下降的事实。去年的宏观政策以控物价为重点,今年初就逐步改变了。6月份的物价的大幅回落,既与经济走低有关,也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走低有关,季节性因素也不可忽视。

在中国目前的情况下,稳增长首先要稳投资。限购限贷等政策名义目标是限制房价上涨,实际是既抑制需求,又限制供给,房地产投资的大幅回落就是证明。如果说去年保障房投资的增加弥补了商品房投资的下降,房地产投资的增长仍然稳定在30%,那么,今年上半年保障房建设抓得又早又紧,而房地产投资增速只及去年同期的一半左右。尽管政府表示,房地产调控不能功亏一篑,也不会公开明显放松,但绝不会进一步加码。为了稳投资,政府加快了投资项目,特别是大型项目的审批速度,鉴于投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短期内的拉动作用有限,国务院希望在铁路、市政、能源、电信、教育、卫生等领域抓几件实事,以提振投资者的信心,甚至去年停止和下马的高铁项目也重新上马建设,各地政府也想搞点大手笔。这种情况发展的结果,一方面有可能实现短期的保增长,使下半年的增长回升;另一方面,有可能使已经过剩的生产能力更加过剩。笔者从去年末以来多次去上海出差,来回均乘京沪高铁,一等票的上座率不到1/3,其他线路不比京沪线好。我们不知道,这种投资和增长除了一个好看的速度数字以外有什么好处?这种投资如何收回,何时能够收回?为了增加投资,铁道部再次举债,这种债务如何偿还,用什么偿还?更为重要的是,如果通过这种办法保住了今年的增长,一旦经济再次下行,还能拿出什么挽救的办法?

为了稳增长,政府出台多项政策刺激消费,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也有所加快,但消费增长仍在回落,也说明问题的关键不在宏观经济政策,或者说,这不是单纯的政策调控就能解决的问题,不改善经济运行的微观基础和体制环境,消费很难改善。比如,财政部、发改委和工信部“关于印发《节能产品惠民工程高效节给平板电视推广实施细则》的通知”,从6月1日起,中央财政将安排256亿元用于支持扩大节能家电产品消费,推广期限暂定到明年5月31日。但实施1月,市场反应平淡,其原因在于家电市场基本饱和,消费能力遭到透支,消费者考虑的不是环保,而是腰包。

由于欧债危机继续发酵和国际经济衰退,出口下降明显,进口也由于国内经济回落而失速。在外部需求减少的同时,成本上升也是出口企业面临的大问题。据海关总署对1856家出口企业的调查,76.7%的企业认为出口综合成本同比增加,其中劳动成本增加的占80.4%,汇率成本增加的占56.4%,原材料成本增加的占56%。利息调降0.5%的成本降低抵补不了5%的利润减少。因此,稳定出口更不是宏观政策能够解决的问题,问题的根源在于国际经济形势不好以及造成企业利润减少的体制和结构原因。虽然官方对今年的出口形势比较乐观,有望实现10%的增长目标,但对严峻的形势应当有充分的估计。

货币政策的喜与忧

今年以来,货币政策已经变调,从适当从紧变为适当宽松,从微调变为中调,在具体操作层面也频频出手。到5月份年内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以后,6月份开始了利率操作。6月8日,央行把存贷款利率下调25个基点,并将存款利率浮动的上限放宽到1.1,把贷款利率下浮的幅度扩大到0.8。不到1个月,7月6日又将存贷款利率分别调降0.25和0.31个百分点,同时将贷款利率下浮幅度扩大到0.7。与此同时,在货币市场,央行从6月26日开始,连续两周启动逆回购操作,向市场释放流动性4180亿元,货币市场利率也明显下降。随着7月份CPI仍处在低位,下半年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和降低利率的操作还会继续跟进,货币政策还会进一步宽松。

上一篇:广式“游艇经济”破题 下一篇:浮光掠影游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