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高校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

时间:2022-09-08 07:30:11

如何激发高校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

作者简介:柯东春(1963-),男,汉族,讲师,研究方向:学校体育教学与训练。

摘 要:文章是对身体素质较差以及对体育活动不太爱好的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针对他们中存在的问题,实施各种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在教学实践,采取对教材内容作适当的安排,以及各种项目的巧妙搭配等方法,使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练习活动,让他们能在练习中受益,来不断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爱好,逐步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的意识,并使之终身受益。

关键词:体育锻炼;兴趣培养;练习内容;措施方法

一、研究的目的:

陕西省一些高校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进行俱乐部制体育课教学以来,学生能自主选择、参与体育俱乐部开设的各种项目以及上自己喜欢老师的课,在一定时间学校的体育很快就呈现出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新面貌,使高校的体育教育教学在全市高校体育的教育教学改革浪潮中名列前茅。开设保健班更丰富了学校俱乐部制体育课,针对多样化,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老师采取各种教育教学方法,以此来培养、激发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从而形成自觉锻炼并终身爱好。

二、对象和方法

1、对象:西安理工大学参加了体育保健班课的大四学生18人,大三学生50人,大二学生38人,大一学生26人。

2、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访谈法。

三.结果与分析

在长期的体育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了学生在体育课中存在以下方面的问题:

(一)存在的问题:1、体能问题。在课堂中学生表现出很明显的心力不足,对于老师在课堂中布置的练习不能很好地领会贯彻,并且所完成的质量也不能得到保证,主要表现在体能方面差,因此怎样将学生的体能提高到上课的要求是关键。2、项目问题。由于场地和器材缺乏以及师资的局限性,专项班和俱乐部制班级所开设的项目仍然比较单一,因此不能适合大部分学生的兴趣爱好,所以学生学习运动技术的积极性难以调动,就让课堂教学毫无生机。3、达标问题。专项班开设的专门技术和身体练习是控制了一定时数的,而一部分的学生由于体能以及练习方法等原因而不能达标,这就使学校总体达标率有所下降。4、兴趣问题。由于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兴趣爱好,即使大部分学生能适应学校开设的项目并找到自己较适宜的教师上课,也还是有小部分学生就能两全其美。因此他们在练习中不能尽情发挥自己的最高水平,挖掘自身潜力。特别是学生不感兴趣的有些练习,久而久他们便讨厌体育课,犯恐体育课症。

(二)措施和对策:1、多样化教学,更多选择。针对学生情况分析原因,我们就在专项课中开设了一个保健班,所谓保健班就是将这些学生相对集中,以基本技术为主要练习内容。并根据个人差异,开设不同身体素质的练习项目,就有利于提高整个人的体能以及练习能力。因为一个体能各方面好的学生就与各个专项的运动能力呈正比。教师专为保健班的学生所设计的上课内容,供学生们去选择,其中太极拳和太极剑为十六套路,此套路结构及其简单、动作极易掌握,因此学生在心理上就能接受;中医和传统保健法有着一定的联系,并让学生配以传统健身方法的学习,而且不受场地和气候的限制;将一些游戏性项目渗入体育课中,如踢毽子、跳绳、投掷飞镖是下肢肌肉力量的练习项目,很快使大部分学生就能认同此项目的上课内容,并能较快适应和喜欢教师的教学方法。2、游戏方法,兴趣提高。因为学生已有厌课和恐课的思想,说明以前的教学方法已不太适合学生,因此老师就将这些专项技术变换成游戏的方式进行练习,这样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学牢了专项技术。3、代表性内容,学生自信增加。在体育课中学生对练习的内容感兴趣,是提高学生的技术,技能和体能的关键,所以教师将主要和次要的内容通过教学方法并合理运用,就能使学生得到大收获,练习内容更实用,例如:篮球、排球、太极拳和保健功法等,学生通过不断的练习,教师打破传统的教法,就让学生从中受到很多启和得到实惠,使之受益终身。4.循序渐进,逐步承受。没有一定的量变就没有一定的质变,这是众所皆知的真理。因此在练习中,如果老师单纯的用量变,学生是没有质变的效果的。每个学生有不同的情况,如何让学生都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最佳状态,第一,提高技术要求,第二,是减少数量,例如篮球中的三大步上篮动作,学生能完成5项完整的技术即可,但学生练习中的命中率是百分之20到40。这样学生就不得不不断地练习。这样不但有技术练习,而且又能使学生的体能提高,学生没有了数量上的压迫,从而学生心理上逐步承受。

四.小结和建议

(一)结论

1、建立信心。在课堂中,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学生都是看在眼里的,而且新时代下的大学生都有很强的辨别能力。教师在课中言行举止及示范动作,在学生的心目中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尤其是教态,例如学校的场地比较小而且班级都是在露天上课,无论是风吹雨淋,还是烈日当空,尤其是暑天,学生都怕晒太阳,作为教师就应以身作则,脸对太阳而让学生背对阳光,长此以往,学生都会很自觉地认真跟着教师练习,从而给学生建立信心。2.内容适宜。恰当的内容编排是提高学生练习兴趣的关键,因为大部分学生是由于各种因素才选的择此班级上课,从能力,技能等方面比一般学生稍差,因此在技术和技能上所安排的练习,应是简单易练,收获较快,例如十六式太极拳,学习的时间也较短,学生而且在学习时觉得易掌握,因此就逐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3、强调学生个性差异。每个学生都具有特点、专长和悟性的强弱,针对学生这一特点,教师在课堂中可采用分层教学的方法,让领悟能力强的学生以提高技术要求为主,让领悟能力弱的学生重点掌握最基本的动作技术,这样一来既不会耽误能力较强的学生练习,又不会忽略能力较差的学生练习。4、享用团队的乐趣。现在的大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这些学生在校学习时互相都会有了一定的交流,但由于学分制的原因,由于所选课程的不同,学生间就减少了相互交流的机会,所以在课堂中,老师针对这一状况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有机会进行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尤其是保健功法、太极拳类,采取集体分组考试,并且自己配上音乐,让学生能逐步提高音乐与套路之间配合的协调,这样就更加增强了学生们的凝聚力,激发他们的团队精神,从而让现代大学生的能力得以提高,还培养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建议

1、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安排教学内容应该首先让学生知道,这样每个学生才能根据自己的能力、体质去选择适合自己的练习内容,让学生在上课之前就能对自己将要练习的项目有所了解,当然老师所安排的项目必须要在学生的心里承受能力范围之内,让大多数学生都能够接受,这样就做到了合情又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2、合理运用教学手段。在教学中,老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的运用关系到能否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一个项目的采用,总会有或多或少的学生不太认可,所以老师就应该想办法去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所采用与众不同的打破常规的方法与手段就必不可少。

总之,高校的体育教育是学生在校学习的最后机会,教师怎样把握,多样化的教学内容,合理化的方法手段,将对学生以后的锻炼产生很大的影响,为了提高我国大学生的整体体质,一专多能,培养他们终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教学内容的多样化和各种方法、手段的采用就显得必不可少,所以如何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地发挥其作用,并培养出身体健壮的优秀人才,让我国高校的体育教育逐步跟上时代进步的步伐,所有从事体育教育的工作者,都应该为培养新时代的优秀人才而努力。

参考文献:

[1] 李朝晖.浅谈高校体育教学中语言的运用[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2

[2] 汤伟康.实践课堂体育教学的创新思维[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2

上一篇:我国高校现行考试形式现状及问题研究 下一篇:路边停车对动态交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