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性报道主流化的三个关键词

时间:2022-09-08 07:30:04

新闻尖兵 创新突破

军营有尖兵班,警营有特警队,楚天都市报有机动部。

肩负着突发事件的采访报道任务,主攻重大舆论监督报道。在楚天都市报的发展史上,机动部人写下了光荣而重大的篇章。

随着楚天都市报主流化转型目标的提出,机动部以核心价值观、建设性和快速反应三个关键词为指导思想,开始了创新和突破。

2007年,机动部荣获“全国新闻工作先进集体”称号。2010、2011年连续两年,机动部参与的两组系列报道《舍己救人的10.24英雄群体》和《信义兄弟 接力送薪》相继荣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机动记者部简介

在楚天都市报,机动部是一支有着特别称号的部门:擅打硬仗、敢于监督。但是它也有天生“软肋”:过度依赖于报料平台,报料线索集中于车祸、火灾、地震等突发性事件。

2007年,楚天都市报编委会提出了主流化转型的办报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责任担当为使命,传播主流价值观,影响最广泛人群,做社会进步的推动者”。时任湖北日传媒集团副总编辑、楚天都市报总编辑张勤耘认为:“这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读者需求的推动,更是都市报自身发展的必然”。

在主流化转型中,突发性事件的采访报道也势必要进行变革。在近4年的实践中,机动部以三个关键词为主导思想,对事件性报道进行了创新和突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关键词一:核心价值观

在刚刚落下帷幕的第二十一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本报率先独家刊发的《信义兄弟 接力送薪》系列报道喜获一等奖。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范以锦点评,这组报道紧紧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成功地抓住了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普通百姓典型,展现其诚信为上的宽厚情怀,为当前社会道德与责任缺失、社会诚信沦丧的某种现状注入一剂强心针。

其实,这组成功的典型人物报道源于一起车祸求助电话。去年2月20日,本报新闻热线接到武汉市黄陂区市民孙东林的求助电话:其兄孙水林2月10日凌晨自天津返乡途中,在河南开封境内遭遇车祸,一家五口不幸遇难,善后工作遭遇困难。机动部记者舒均在部主任的安排下,迅速赶赴黄陂采访。他从一起车祸背后,发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兄弟俩长期带领一批黄陂农民工在北京等地承包建筑工程。兄弟俩经商20年,共同信守着一个不变的承诺:新年不欠旧年薪,今生不欠来生债。为了抢在大年三十之前给农民工结清工钱,孙水林连夜从天津驾车回家,路遇车祸。

编委会敏锐意识到,这起车祸悲剧背后是湖北人诚信的典范,蕴藏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现实教育意义。于是,以机动部记者为主体的特别报道组成立,全方位立体式将这个人物典型推向全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信义之花遍开荆楚大地。

在此之前,“10.24”英雄群体、“大别山师魂”汪金权、武汉特警谭纪雄、“小巷仁医”李汉薇等群星闪耀中国,构筑了荆楚群星现象。原总编辑张勤耘指出,这些典型人物报道,都是从平凡岗位的普通人身上,从“小人物”的命运中敏锐捕捉人性的光辉,契合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这些典型人物的挖掘和发现,都是来自一个个热线报料或突发事件。 机动部集体讨论认为,这些典型人物的成功源于三个方面的突破。首先,强化了新闻采集力,要求并鼓励记者深入现场,用心采访。其次,对主流价值的敏锐把握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标杆,发掘出具有时代意义的精神。第三,科学高效的决策力和行动力,及时启动应急预案,推动新闻事件步步深入,最终促使人物典型走向全国。

关键词二:建设性

2009年6月中旬,有读者在本报QQ网上报料平台反映:在经济适用房武昌余家头小区三期B座摇号中,摇中的124名市民,竟有6人的购房资格证明编号是连号。

获得这个报料信息后,编委会高度重视,选派了多名机动记者进行调查暗访,取得了核心证据,用铁的事实驳斥了有关部门的谎言。武汉市国土资源和房产管理局迫于舆论压力,承认“六连号”作假。 6月22日,武汉市召开新闻会,成立专班彻查此事。调查专班迅速通报处理结果。处理速度之快、问责之严,非常罕见。

时任武汉市市长阮成发痛斥“六连号”是政府丑闻,严重损害政府公信力;2010年武汉市两会上,“六连号”写进政府工作报告。这在中国新闻界并不多见。2009年11月,针对“六连号”暴露的问题,武汉颁布新修订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

自从主流化转型以来,机动部持续推出多篇具有全国影响的舆论监督报道,如“武汉套牌的士”、“湖北高速公路清障乱收费”、“惠普问题笔记本”、“小区电子监控成摆设”、“当代佳丽医院哄骗农村妇女”等。这些重大舆论监督报道推出后,无一不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得到了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促使问题的有效解决;有些报道还催生了相关法规的变革,在新闻界留下重重的印记。

编委会强调,楚天都市报的舆论监督报道应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恪守依法监督、科学监督、建设性监督的原则,注重解剖问题、汇集民智,坦诚地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从而推动社会的和谐和进步。

机动部在具体的操作中,首先成立专班,强化对舆论监督报道线索的分析研究工作,力求做到准确监督。其次,讲究方法,讲求艺术,把握好监督的“度”;既起到监督的效果,也要让监督对象服气。再则,以建设性贯穿监督的整个过程,理性地报道问题,理智地提出解决方案。这样的舆论监督报道,才会更有生命力。

关键词三:快速反应

2008年5月12日下午2时28分,汶川大地震发生了。事发后,不到半小时,本报新闻热线就接到上百条热线电话;地震发生不到40分钟,且地震灾区尚不明朗的情况下,本报的4名记者已在赶往机场的路上。此时,总编辑和值班副总编辑迅速召集部主任会议,决定倾尽全力报道这一举世瞩目的大事件。

经过马不停蹄的长途奔波,本报记者在当晚赶到了都江堰,投入到采访报道中。紧接着,本报又派出多名机动记者作为后续报道团队,赶往灾区进行采访。

从5月13日起,本报推出了“众志成城抗灾救灾”特别报道,每天投入10余个版,彰显激励抗灾自救、患难相扶的精神,突出党和政府调动各方资源抗震救灾的民本情怀。从6月2日起,本报的抗震一线记者先后走进高校、企业和党政机关演讲,感动了无数荆楚读者,扩大了本报的影响力。

通过汶川大地震的报道,锤炼出一批优秀的机动记者。他们枕戈待旦,来之能战,战之能胜。从奥运会、神七飞天、嫦娥奔月、国庆大阅兵、玉树地震、日本大地震、南方雪灾……处处都能见到机动记者的身影,也为报纸赢得“大事看楚天”的美名立下汗马功劳,获得了党和政府的信赖。

在主流化转型后,楚天都市报编委会一直强调对热点问题、突发事件快速反应机制,越早发出声音,越能把握舆论的主导权,并在更大程度上获得读者的信任。因此,所有的重大突发事件,第一时间力争介入,争取用最快的速度将消息传播出去。

机动部作为一支尖兵部队,快速是它的生命线;每天,笔记本、录音笔,甚至换洗衣服都会在办公室里“备份”,准备随时出发。

在大事面前,机动部的经验是,讲究快的同时,还要求“准”和“合”。准,是指大事报道要准确发出主流声音,弘扬主流价值,不能有任何偏差。合,则是指前后方形成合力。大事面前,借助各种通讯工具,打破前后方的时空界限;及时启动应急预案,成立报道小组,打通各个业务部门,做到采访有指挥、报道能出彩。

上一篇:纸网互嵌:楚天都市报数字化运作 下一篇:报纸广告经营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