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售价分离运费的税务筹划

时间:2022-09-08 07:17:08

产品售价分离运费的税务筹划

一、产品售价分离运费及其税务筹划思路

一般纳税人的销售企业在产品销售过程中,为了简化管理和核算,通常采取含运费的到货价进行结算,运费通常视为价外收入,需缴增值税。如果企业将产品售价分离运费,降低产品售价,减少销项税,将运费收入变为符合税法规定不需交增值税的代垫运费,则可实现降低税负,增加利润的目的。

二、产品售价分离运费的效益状况

在“到货价”的结算方式下,运费计入销售价格,同时又按运费的93%计入销售费用,抵扣运费的7%进项税,而包含在产品售价中的运费则需按产品适用的增值税率(一般为17%)计算销项税,销项税率比进项税率高10个百分点。如果采用产品售价分离运费的方式结算,运费作为代垫运费进行往来核算,不作为销售收入,产品销售收入下降,销项税下降,运费不作销售费用列支,不需缴销项税。若运费占运费分离前产品售价的比重越大,采用后者结算方式的效益越明显。下面简单对比一下两种方式下的效益状况:

A公司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销售甲产品,所适用的增值税率为17%,年销售甲产品1000万箱,甲产品本身的不含税售价为100元/箱,委托承运商运输至购买方B公司指定收货地点的运费单价为5元/箱。

假设方案一为运费分离前,A公司含运费的甲产品不含税售价为104.27元/箱(100+5/1.17);

方案二为运费分离后,A公司甲产品的不含税售价为100元/箱,5元运费由A公司代B公司向运输商先行垫付,然后再向B公司收取,运输公司向B公司直接开具运发票费。

两方案的税负差异见下表1。

从表1对比数据可知,方案二节税322万元,其中主要是增值税节税,其它税费也有所节约,所得税因利润增加而增加108万,合计节税占运费分离前销售额的0.31%。

不过,2011年11月国家在上海地区试行《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方案》,交通运输业由营业税改为增值税,税率为11%,且该项政策有可能将在全国逐步实施。该方案实施后,对产品售价分离运费将减少部份效益,详见表2的对比分析:

从表2对比数据可知,方案二节约134万,比实施营业税转型前减少了188万收益,占运费分离前销售额的0.39%。虽然收益下降,但比运费分离前,仍会产生一定效益,只有当交通运输业的增值税率为17%时,方案一与方案二的增值税费成本才会相同,才有可能不会产生效益。

三、产品售价分离运费税务筹划的关注问题

产品售价分离运费,能为企业带来一定效益,那么,如何筹划,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首先,掌握相关法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十二条规定:“条例第六条第一款所称价外费用,包括价外向购买方收取的手续费、补贴、基金、集资费、返还利润、奖励费、违约金、滞纳金、延期付款利息、赔偿金、代收款项、代垫款项、包装费、包装物租金、储备费、优质费、运输装卸费以及其他各种性质的价外收费。但下列项目不包括在内:……(二)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代垫运输费用:(1)承运部门的运输费用发票开具给购买方的; (2)纳税人将该项发票转交给购买方的……”

其次,符合代垫运费性质。

要使产品售价分离运费的结算业务,在实质上符合代垫运费性质,是筹划的核心。根据购销双方对所运货物商定的交易地点,销售方式不同,从而产生不同的运费性质,而只有符合代垫运费性质的情况下,才可以将运费从产品售价中分离。

例如,购货方若注重产品质检,防范运输途中的风险等原因,采取“货物到厂质检计量后确定购进结算价款”的方式(简称送货制交易方式),此时货物的交易地点为购货方,货物运送责任在销售方,运费也由销售方承担(可以采用销售方承运或委托第三方承运),此时的运费性质只能是混合销售行为的运费或价外费用的运费,而不能是代垫运费,因而运费在此种情况下是不能进行分离。相反,如果采用“发货制”的交易方式,销货方受购货方委托,代购货方将其所购货物委托承运部门运输到指定地点,代为垫付运费,而该笔运费需经购货方确认或约定授权由销货方视情况确定此笔运费金额,由销货方将此笔运费垫付给承运商,然后将垫付款向购货方收回。在此种交易方式下,才可以运用代垫运费的操作,否则会有税务风险。

表3归纳了三种运费性质及对购销双方的税务影响。

因此,企业在选择购销交易方式的同时,其实也就确定了运费的性质,企业在进行筹划时,需关注实现的交易方式。

第三,代垫运费财务操作问题。

采用代垫运费的操作分离产品运费后,会存在购、销和承运商三方如何开发票和如何账务核算的问题。具体表现为:(1)承运商将运费发票直接开具给销货方,而不是购货方;销货方据此与购货方另外再开具发票,造成三方互开发票,不符合税法对代垫运费发票的规定。(2)将代垫运费与其他代垫款项互相混淆,不能清晰核算。

最后,购货方的抵扣问题

把产品售价分离运费后,属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购货方将收到两种发票,一种是产品的销售发票,产品价格下降,另一种是运费发票,可按运费的7%抵扣进项税,两种发票合计可抵扣进项税比产品售价分离前减少,换言之,购货方的税负有所增加。另外,货购方的账务处理和对账工作会变得复杂一些,需区分应付款给销货方和应付款给运输商的账务处理,对账工作也变得成倍增加,既要与销货方对账,也要与运输商对账,管理成本增加。购货方税负和管理成本的增加,将会使购货方产生抵制产品售价分离运费的操作。

四、对策及建议

针对筹划中关注的问题,建议从以下方面加以规范完善:

(一)完善合同签订

由于交易方式的确定,可以在合同中得以体现,因此,合同的签订需注意以下事项:

(1)注意购销合同和运输合同中销货方式的交货地点。上面已有探讨,只有“发货制”的情况下,才可以适用代垫运费。因此,交货地点必须明确在销货方,从而也明确了由购货方承担运费的责任。

(2)注意运费款项的结算方式。如果采用“发货制”的交易方式,应在购销合同中明确,销货方受购货方委托,代购货方将其所购货物委托承运部门运输到指定地点,代为垫付运费,而该笔运费需经购货方确认或约定授权由销货方视情况确定此笔运费金额,由销货方将此笔运费垫付给承运商,然后将垫付款向购货方收回。

(3)注意运输途中的货物风险承担方。只有明确约定了运输途中发生的损失及纠纷责任由购货方承担时,方可视为真正意义上的销售方代垫运费行为。

(4)注意购销合同的产品定价方式。要明确为按照产品的出厂价结算。

(5)注意运费发票的开具和交付方式。明确由运输公司将发票开具给购货方,并由销货方将发票转交给购货方。

通过以上事项在合同上的明确约定,以达到从实质上满足代垫运费的条件。

(二)规范财务操作

按照《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的规定,同时符合“承运部门的运费发票开具给购买方和纳税人将该项发票转交给购买方”两个条件的代垫运费,是不包括在货物销售的价外费用之中的。因此,在发票开具问题上,承运商要将运费发票开具给购货方,销货方将发票转交给购货方;在账务核算问题上,销货方应将代垫运费列入“其他应付款”核算,并不得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通过这样操作,从形式上满足代垫运费条件。

(三)灵活应对抵制

如果购货方是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或者是消费者,销货企业完全可以采取产品售价分离运费的方式进行税务筹划,既减轻销货方的税收负担,又不会引起购货方税负的增加。如果购货方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而且需要抵扣进项税额,销货方可通过做工作或者提供一定的优惠条件,征得购货方的同意,仍然可以利用此方法进行筹划。

售价分离运费对企业能产生一定效益,但实务操作中,要关注税务风险,要从形式上和实质上做到符合法规的代垫运费操作进行筹划,以及提高企业相应的管控能力以应对业务变化所增加的管理难度,例如购货方接受代垫运费模式的配合以及承运商对运费结算业务的转变,以促进方案的顺利实施。

作者单位:佛山市海天调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上一篇:关于企业筹办期业务招待费等费用税前扣除问题... 下一篇:电子预算在营销费用管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