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自然人的民事责任能力制度

时间:2022-09-08 07:08:52

浅析自然人的民事责任能力制度

摘要:民事责任能力是行为人对自己的过失行为承担民事责任的法律资格。民事责任能力制度存在于过错责任制度之中,是适用过错责任制度的逻辑结果,是认定过错的逻辑前提。目前我国民法的自然人民事责任能力制度在制度设计、体系结构和规范形式上均存在一定的缺失。本文浅显分析了民事责任能力的含义和性质,以及我国自然人民事责任能力制度的基础和价值,并在此基础上寻求解决方案。

关键词:民事责任;责任能力;过错责任;民事法律主体

一、自然人民事责任能力的概念

大陆法系各国民法上,对权利能力与行为能力这两种能力,多设明文规定,理论上也均予承认,而责任能力的涵义如何、是否明设为一种民事能力,其与行为能力及意思能力的关系如何,立法上与理论上则有不同做法与主张。

(一)关于自然人民事责任能力含义的不同界定

其一,广义民事行为能力说。认为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是指自然人能够通过自己的行为取得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能力或资格,它不仅包括自然人为合法行为而取得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能力,而且包括自然人对其违法行为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

其二,意思能力说。认为自然人的民事责任能力,是其能够理解自己的行为并且预见其违法行为结果的心理能力,亦即关于违法行为的意思能力。民事责任能力以民事权利能力和意思能力为前提,无民事权利能力,固然谈不到民事责任能力,而无意思能力也同样谈不到民事责任能力;

其三,侵权行为能力说。所谓侵权行为能力,亦称责任能力,乃负担侵权行为的责任和能力。 认为侵权行为能力为一种独立的民事能力,或其仅属广义民事行为能力之一面,但承认侵权行为能力的判断标准与狭义民事行为能力有所差异。

其四,识别能力说。认为民事责任能力是“足以辨识自己的行为结果的精神能力”。

(二)民事责任能力的性质

关于民事责任能力的性质,学者间存在较大的分歧,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是归属能力说,一种是构成说。

归属能力说认为,民事责任能力用以确定一个人是否对不法行为的制裁取得归属。在归属说之下,责任的成立和责任的承担就被分为两个问题,责任的成立与否由过错来判定,而责任的承担与否则由责任能力决定。

构成说主要把责任能力理解为行为是否可以产生责任的能力,有时甚至把责任能力当作过错的基础,认为责任能力解决的是行为人就其不法行为能否成立过失的问题。

我国台湾学者王泽鉴在讨论侵权责任能力时,就将之视为侵权行为成立的一个要件,过失的前提。“加害人因故意或过失侵害他人权利者,具主观具有可归责性,而此项可归责性须以责任能力为前提。侵权行为人负有损害赔偿责任的资格,也称侵权行为能力,在思考逻辑上应先肯定加害人有责任能力,进而认定其有无故意或过失。

所以,不论对于构成说或者归属能力说,它们在实际效果上是一样的,都能达到使无民事责任能力人免责的效果,但笔者认为构成说更具合理性。因为从责任能力与过错的关系来看,责任能力制度被看作是过错原则适用的必然逻辑结果。

二、自然人民事责任能力制度的存在基础和价值

(一)自然人民事责任能力制度的存在基础

民法上的法定能力有权利能力、行为能力及责任能力。从法的表现形式来看,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作为法律概念直接在民法的总则部分的民事主体部分予以规定;而责任能力则并不是法律概念,只是体现于民法相关条文当中。这说明,责任能力是解决责任承担问题的法律制度,而权利能力、行为能力则是主体的取得权利承担义务的主体性条件。

所以,我们并不能以对待权利能力、行为能力的思维来分析责任能力,不能从人格的高度来界定责任能力,从而以责任能力为基础来分析责任承担问题,以至使责任能力成为上位概念,而各种责任制度就成为下位制度。责任能力制度的最直接的法律后果模式是:有责任能力者应对其造成的他人损害承担责任,无责任能力者则免责。而有无责任能力的判断标准是能够辨识行为后果的识别能力。对无责任能力人予以免责,对有责任能力人进行追究。

(二)自然人民事责任能力的制度价值

1.我国民法对责任能力制度的规定在归责原理上模糊不清。

责任能力制度的首要价值就是在于充当无识别能力人、其监护人及受害人之间的利益分配器,而控制这个利益分配器的阀门就是责任能力的判断标准。在未成年人造成他人损害的事件中,对未成年人、其监护人及受害人之间的利益进行调节。从立法、司法角度,可以利用责任能力的判断标准对三者之间的利益进行调控。如立法者将识别能力之有无的年龄标准提高时,就会使更多的受害人得到监护人的赔偿;反之,受害人的利益可能会因为未成年人的责任财产的不足而得不到赔偿。如司法者将识别能力的认定标准作严格解释,就会使受害人因未成年人的免责而从监护人那里得到赔偿;如采取较宽的标准,则一样会使受害人因未成年人的财产不足而得不到赔偿。

其所适用的归责原则是什么呢?我们知道,无过错责任及严格责任制度并不考虑主观因素――行为人的过错,其归责依据是损害事实与因果关系。既然行为人由于不具有识别能力这一主观因素,而被免于承担责任,那么显然是在归责时考虑了主观因素。从而说明,该情形适用过错责任原则。可见,责任能力制度的法律后果是适用过错责任制度的结果。从中可得出的结论是:过错责任制度决定了责任能力制度的法律效力,而责任能力制度的适用范围只限于过错责任原则。过错责任制度就是责任能力的制度基础。

2.从民事责任能力确立的两个标准来看,反映出立法者在两种价值取向面前的摇摆不定

根据我国《民法通则》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若干问题意见(试行)》的规定可以看出,我国民法对于判断民事责任能力有无的标准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双重的:一为行为能力,二为财产状况。对行为能力标准加以分析,可以看出立法者对行为人利益的保护。民事行为能力制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保护行为人尤其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合法权益,使其不因智力、经验的欠缺而在社会活动中受到损害。而民事责任能力制度以“行为能力的有无”为判断标准最直接的结果就是保护行为人,使其能够以“没有完全的行为能力”这一理由来对抗法律的否定性评价,体现的是对行为人的特别关注。

但同时法律又确立了财产标准,要求有财产能力的行为人对自己不法行为造成的损害后果独立承担责任,这里反映的是自己责任原则。让有能力的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体现了法律对受害人和代替其承担责任的监护人予以保护的倾向。

我国的立法者为了避免上述偏失,对于自然人的民事责任能力确立了双重标准,目的就是希望通过此种途径,对相关主体给予平等的关注。这样规定的目的是为了平衡行为人、监护人、受害人三者间的利益关系,使三方当事人的利益都能得到保护,以期达到一种真正的公平状态。但这样的规定还是存在弊端的:一方面,以民事行为能力的有无作为民事责任能力的判断标准,对行为人过于宽容,不利于保护受害人和代为承担责任的监护人的利益;另一方面,行为人与监护人之间谁是真正的责任主体,确认依据不明,二者间的内部责任关系很混乱。

三、结语

理论上要抛弃传统意义的民事责任能力理论,赋予其新的内容,要把认定责任和承担责任两个环节分立开来,以达到保护行为人与保护受害人二者之兼顾。分清过错、责任与责任能力三者之间的关系。过错是认定责任时所应考虑的问题,归责时采过错责任原则,目的是为了保护行为人的利益。责任能力是承担责任时考虑的问题,有责任,现实中并不一定有承担责任的能力,这并不妨碍责任的认定。在实践中对于过错采用主观判断标准,并结合行为人的民事责任能力状况来确定责任的认定和责任的承担。

上一篇:浅析证券市场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下一篇:中小企业的质量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