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成人教育课程体系设置的思考

时间:2022-09-08 04:29:32

对我国成人教育课程体系设置的思考

摘 要:目前,我国成人教育课程体系大多沿袭的是普通教育的课程体系,未能充分体现成人教育的自身特色。这种成人教育课程体系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不能满足成人教育学员的学习预期,很难达到良好的教育目的。为此,笔者拟从以下几方面对我国成人教育课程体系的设置提几点看法。

关键词:成人教育课程体系;设置;思考

随着全球范围经济与科技竞争从20世纪末开始成为世界各国尤其是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的核心内容之后,各国纷纷酝酿和实施成人高等教育及其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的改革。此外,国际交流日益频繁,要求培养的人才不仅要有知识和技能,而且要成为国际通用人才。这也必然要求成人高等教育要深化改革,以适应这些变化。而目前我国成人教育存在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内容过窄,教学方式过于呆板尤其是成教课程体系设置不尽合理等问题,为此,笔者拟从以下方面对我国成人教育课程体系的设置谈点粗略的看法。

一、成人教育课程体系设置的战略思想

(一)应以培养跨世纪人才素质为课程体系设置的总依据

课程体系的设置,必须从人才培养目标这个总体设计方案出发,并为实现这个总体目标服务。

1.以培养外向型和国际通用型人才素质为依据

在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社会更需要的是具有外向型、国际通用型智能素质的人才。这是由经济发展全球化趋势所决定的,是由全球信息网络化趋势所要求的,也是由中国对外开放全方位推进所决定的。据此,当前我国成人教育课程体系的设置就要以培养外向型和国际通用型人才素质为依据。

2.以培养复合型人才素质为依据

在当今时代,社会更为需要的是具有复合型智能素质的人才。这是现代科学技术整体化趋势占主导地位的要求,也是市场经济本身属性(效益性、竞争性等)所决定的,同时还是人的个性需求――全面发展的反映。据此,当前我国成人教育课程体系的设置就应以培养复合型人才素质为依据。

3.以培养开拓创新型人才素质为依据

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尤为需要的是具有开拓创新型智能素质的人才。这是世界各国经济增长、科技进步、社会发展所必需的,也是21世界国际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所要求的。据此,当前我国成人教育课程体系的设置就应以培养开拓创新型智能素质为依据。

(二)以终身教育理论作为课程体系设置的指导思想

终身教育是人们在一生中所受到的各种培养的总和,包括教育体系的各个阶段、各个方面和各种方式。终身教育思想的确立与发展,对成人高等教育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提倡人们将学习贯穿一生。成人教育作为终身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方面,势必将影响成人教育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深入改革。

构建终身教育理念下的成人高等教育体系,进而推进学习型社会的建立,注重学员自身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学习能力的养成,强调科学方法教育,是我国成人教育课程改革的方向。

综观世界各国的终身教育发展,一般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从成人教育有限的实际学习趋向终身教育的整个一生的学习;二是从狭窄的职业培训趋向与社会、经济、科技等发展相协调而加以重新调整。反映在课程内容上,就是要求能配合和促进科学与技术的发展。

二、成人教育课程体系设置的目标

课程目标不等于教育目标,而是教育目标的具体化体现。以往的成教课程目标确定有两种偏向,要么侧重于以个人发展的价值取向,要么侧重于社会需要(发展)价值取向。发达国家的成教课程目标侧重于前者,具体反映在其课程设置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主张课程为人的发展服务;而我国的成教课程目标侧重于后者,即以社会为中心,主张以社会为出发点和归宿。所以,我国成人教育课程目标往往是一个模式,一统天下,没有层次、结构,没有地方特色,将课程目标为社会发展服务和人的发展服务分割开来,难以和谐统一。

从上述的成人教育课程体系设置的总依据及指导思想可以看出,成教课程体系设置的未来方向应该是: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和指导学生“怎样学习”以及鼓励学生“终身学习”,课程设置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以及促进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可持续性学习的能力。

三、对我国成人教育课程体系设置的思考

(一)成教课程体系设置应着眼于成人学生的个体发展

与其他教育相比,成人教育更是主体性教育。因此,尽管目前成人教育课程有多种分类:从功能上划分,有成人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社会经济教育等;从内容上分,有成人普通教育、知识更新教育、继续教育等;从学习组织划分,有社区教育、学校教育、企业教育等,这些课程间难免会有重叠之处,但无论哪类课程,都应着眼于成人学生的个体发展。把培养成人学员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置于首位。这就要求我国成人教育课程价值取向必须从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习者为中心”。成教课程发展首选要素应是学习者的内在需求和独特的学习内容――社会生活经验。认识到成人学习者是课程发展的基点,把重点放在学生身上,而不是放在课程上。

(二)成教课程体系设置应掌握成人学习的特性

成人已具备了比较成熟的逻辑思维能力,他们的思维富于独立性、批判性和深刻性;他们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和个性发展需要;他们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有较强的学习潜能和自学能力。对知识的理解、分析、综合、应用的能力仍旧很强。但他们学习时间有限,加之他们的机械记忆能力由于年龄因素减弱,因此,成教课程的设置必须掌握成人学习的特性,对成人已有的学习经验、工作经验以及他们的学习需求作仔细分析,多设置具有开放性、探究性、针对性的课程,同时要把握好课程的难度与深度,便于学员自学。此外,为了满足学员多样化的需求与个性化发展,该学什么应尽量给予学员自由选择的机会,而不是规定许多必修的学习课程强迫成人学习。

(三)成教课程的知识结构应更重视应用性

现代教学价值观看重知识的基础地位,但更重视能力的培养。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都是培养高科技人才必备的条件。而这些能力通常不是从“学”中获得的,而是在“做”的过程中获得的。所以成教课程的知识结构应重视以应用性的知识为导向,而不是按照学科理论知识的整体系统来安排。通过设置更多的专题课、实验课、学术论坛课等来完成新知识和新技术的学习及各种能力的培养,将课程的知识体系与能力体系融为一体,冲破传统课程体系框架,建立一种知识与能力兼顾的新的学科体系。

(四)成教课程的设置应体现课程之间的渗透性和内在综合性

成教的综合课程,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把一些相关的科目、学科综合化,如数学、物理、化学可以合并为综合理科;二是课程结构综合化,如职业性课程与非职业性课程并举。这种综合课程有利于拓宽基础,淡化“专业”,强化“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减少课程门类和课时数量,有利于成人学员有较多的自由支配时间,或选修切合实际需要的课程。

(五)成教课程的设置应充分体现职业性

在国外尤其是德国成人教育课程设置就充分体现了职业特点。具体做法是:首先对职业岗位进行系统的全面的分析,如分析岗位现状、劳动者身份、使用工具等因素;同时分析这一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通过前述分析得出从事这种职业所必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然后采用“倒推法”来确定应该向学员传授何种知识和技能,最终这部分知识和技能以课程大纲形式制定下来。我想我们的成教课程设置应借鉴此种做法。

(六)要树立强烈的课程开发意识

国外拥有大量专门从事课程开发的人员,说明他们已把课程作为成人教育整个过程的核心,课程意识已渗透到其整个教育思想中。与之相比较,当前我国成人教育的课程开发意识仍然十分淡薄。我们许多成人高校通常只有教学概念,而缺乏课程概念,更很少有专门从事课程开发的人员。许多学校若要开设新专业,或是进行课程改革,往往只是参照其他同类院校同一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教学计划,很少自己在课程开发环节上进行投资。学校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所下的工夫往往多于对课程开发的思考。而实际上,教学是受制于课程的,如果不能根据社会需求及成人学员的特点进行课程开发或调整,仅仅从教学方法和手段上改革是很难从教学效果上获得根本性提高。因此,各成人高校必须树立强烈的课程开发意识。

参考文献:

[1]叶忠海.大学后继续教育论[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7,20-26.

[2]叶忠海等.成人教育学通论[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7,56-61.

[3]杜以德,姚远峰,李醒东.成人教育发展纵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97-103.

上一篇:汉语拼音教学研究综述 下一篇:成人高等教育课程设置原则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