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颂田园之美

时间:2022-09-08 04:21:22

歌颂田园之美

法国画家米勒(1814―1875)被公认为是十九世纪世界最伟大的画家之一,其油画《晚祷》和《拾穗》名闻遐迩,是西方艺术的两大代表作,不仅经常被模仿、复制,也为众多艺术、广告、电影创作者提供源源不绝的灵感。

观乎西洋美术史,欧洲到了十九世纪,古典主义没落,强大的浪漫派绘画勃兴的同时,另有一派画家却不为派别或主义而争论,他们沉浸在大自然的风景中,默默从事艺术创作,而且集中居住在距巴黎十英里之遥的枫丹白露的森林旁边,一个名叫巴比松的小村落里,统称“巴比松画派”。巴比松画派不只取材于日常生活,画笔也侧重于诚挚地观察大自然,发展出宛如乡野泥土树木般的纯朴美术语言来。他们共同的志向是,每人以自己的方式来创作风景画,表达景物及人物的深度,其中米勒可能是世人最知名的一位。

米勒是贫农长子,他认为农夫就应该住在农村,这样才能够画出最真实的农民生活面貌。事实上,农民生活绝非文人所想象的那般快乐,乡间也并非诗人笔下所描绘的天堂乐园。由于米勒亲身尝过农民生活的甘苦,所以他画笔下所呈现的农夫形象,几乎都是在辛勤地工作。较具代表性的作品,包括《播种者》(1850年)、《拾穗》(1857年)和《晚祷》(1857年)等,莫不蕴含强烈的社会主义色彩。

《播种者》的农夫,腰间绑着种子袋,右手不停地撒播种子,这种刻板的连续操作非常辛苦。当时欧洲的农耕法,是先以人工将种子撒好,再用马匹拉着犁,为种子覆盖泥土。可是,农夫辛苦播下的种子,往往被后面飞来的成群乌鸦所啄食,大大抵消了耕作的效果,在显示农田工作之困难不易,怎不令人同情!

再看《拾穗》,三位农村妇女正在收割后的麦田里,弯腰捡拾掉落田地的麦穗。三位妇女的造型,与远景的马车、隆起的麦草堆相互呼应,形成一种整体的律动美。右方妇女绑着头巾,与地平线交叉,使得主题与背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虽只是低头弯腰,很简单的捡拾动作,经过米勒精心描绘与安排,却呈现出巧妙而富有美感的姿态,似乎微微散发着希望之光。图中不管是前景的人物,或是远景的马车、草堆和农人,米勒都画得很清楚,整幅画的景物,由大到小、由近及远,把农村收获的景象描绘得朴实、动人,是很典型的法国农村写实作品。再就主题而言,当时是秋天收获的季节,到农田捡拾收割后掉落的麦穗,乃是农村常见之景象。这种风俗习惯相传源自古希伯莱人,且赋予严肃的宗教意义,意谓农场的收获时节,不得拒绝外来的拾穗者,要让贫苦的人们自由拾取落穗,如此天主才会庇佑农地于来年大丰收。法国农村也认为,如果拒绝拾穗者进入田地,来年必遭歉收的噩运。这种风俗,传达了人与人之间的关怀,以及落实对社会弱势族群的照顾;再者,从另一角度看,把掉落的麦穗一一捡拾起来,不也象征着勤劳与不浪费的精神吗?

至于《晚祷》,布局简单而朴素,又称《晚钟》,因为画面远景有一座教堂。米勒曾对亲友说:“这是晚祷的钟声,你可以听到这个钟声。”米勒的其它作品,人物大多辛勤地工作着,唯有《晚祷》的人物是静态的。只见秋天的傍晚,落日余晖洒满天际,辽阔的田野映照着夕阳的金黄色彩,一对年轻的农村夫妇正在收成马铃薯。这时村里教堂晚祷的钟声悠然响起,划过宁静的天空,穿越辽阔的原野,传到耳中,他们立刻停下手边的工作,或脱帽低首或双手合十,以极虔诚的姿势,面向遥远的寺院默祷,感谢上苍赐予的这一切。米勒藉此将自己的,巧妙地融入这幅画作,流露崇高的宗教情怀。观者无不被晚祷庄严、祥和的气氛所深深吸引,沉浸在这和谐之美当中,无疑是农村永恒的讴歌。此画另有一说,谓米勒本以“马铃薯歉收”为题,试图反映农村经济破败的悲苦事实,俟作品初成,观者似乎感受到神圣的宗教气氛,于是米勒索性在画面远方增加一间教堂,将此画提升到信仰的层次,绽放人性的光辉,是以命名曰《晚祷》。

欧洲工业革命之后,农村日渐凋敝、没落,农民生活困苦,米勒这些反映农夫辛苦生活面貌的作品,莫不带给观者一种真实的亲切感。然而,当时不少人认为,米勒是社会主义的煽动者,这使他遭受严厉批评,甚至被那些具有购买力的都市资产阶级所强烈抵制,结果他的画作很少能卖得出去。直到年过半百,米勒因同属“巴比松画派”的鲁索之极力推崇,才逐渐扭转中产阶级先前的偏见,使他的作品开始受到重视。然纵观米勒一生,大部分是在艰苦中奋斗,几乎没有享受到一点物质上的幸福。

无论如何,真正好的作品,或许短时之间无法得到广大的认同,但其影响力绝不消失,而且会越陈越香,永远具有感动人心的力量。米勒坚持的“写实主义”和“自然主义”,其动人之处,非在客观的风景人物描摹,而是在于深入农民生活体验所滋生的同情和悲悯,唤起了人们对于生命的省思,这和一般的表面写实迥然不同。米勒可说在几近宗教性的温婉、谦和、纯真之中,传达出一份令人难以忘怀的永恒特质。

上一篇:玉树诗典(组诗) 下一篇:摩洛哥,奇特丰富的“新娘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