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拍“博物馆级”拍品抢眼

时间:2022-09-08 01:28:33

秋拍“博物馆级”拍品抢眼

近日,中国嘉德、北京翰海、北京保利拍卖行纷纷在申城举行了秋拍的预展。其中出现的“博物馆级”拍品,让许多藏家大开眼界,更是对“有钱买不到好货”的旧观念产生挑战。这无疑提醒我们,艺术品投资要优中选优。

在以往的拍卖市场上,人们对于拍品往往使用“精品”这个词语来形容,但是在今秋的拍卖市场上,这个词语已经不能体现出拍品的珍罕了。

“博物馆级”拍品将现身

在中国嘉德的秋拍中,“宋元明清法书墨迹专场”无疑值得重点关注。法书不同于书法,是对古代名家墨迹的尊称,包含着书法作品之楷模的意思,传世的书法多,但能称为“法书”作品的少,本场作品除了均经过严格挑选有代表性的书家之作外,还涉及历史人物,其中更有可称之为“博物馆级”的作品亮相,如:《宋名贤题徐常侍篆书之迹》为朱熹、张景修等六段宋人墨迹,一段元人墨迹,原此卷中的一段楼钥题跋,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

在北京翰海的秋拍中,宋代贾似道刻本原石《宣示表》,无疑是一件奇品。贾似道刻《宣示表》是宋代赫赫显目的单行法帖,晚明出土于杭州葛岭的贾氏半闲堂旧址,此后辗转多家收藏并刊刻题记,流传有序。刻石正面为《宣示表》法书,小楷18行,一面为清朝金农题跋与金石大家张廷济题记。

原珍藏于沈阳故宫“迪光殿”内的乾隆《御制文溯阁记》玉册,则将出现在北京保利的秋拍中。此玉册当为纪念《四库全书》人存沈阳故宫“文溯阁”时,特别制作陈设于文溯阁旁之迪光殿内,以供乾隆及后代帝王崇膜经典、溯祖追宗。今天“文溯阁宝”玉玺和白玉板刻“御制文溯阁记”玉册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而北京保利本次秋拍的这套青白玉填金《御制文溯阁记》玉册则为同时期制作的一件于战乱中佚失民间的重要乾隆御制典章文物。

有钱何处买好货

“博物馆级”拍品,有时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这就需要投资者在平时能够做足功课。其实,从近年来的拍卖市场上来看,除了零星出现的珍品之外,许多海外博物馆由于自身发展策略的需要,开始纷纷出售原先的藏品,这无疑为广大的投资者提供了非常好的机会。

在海外的拍卖市场上,这样的专场并不少见。香港佳士得于2002年10月推出“日本万野美术馆藏中国艺术品”拍卖会,其包括由已故日本著名收藏家万野裕昭经50余年搜集的书画、瓷器、漆器、青铜器等74件中国艺术精品,成交50件,成交率达67.6%,总成交额5771.12万港元。

2008年春拍中,香港佳士得推出了15件来自日本根津美术馆的18世纪为清朝宫廷制作的珍贵时钟藏品。日本的根津美术馆馆中的藏品已逾7000件之多,其中有7件藏品被指定为日本国宝,另外87件藏品获“重要文化财产”称号,还有96件藏品被指定为“重要艺术品”。根津美术馆可以说是日本最为著名的私人美术馆之一。出售这批藏品获得的资金可以达到“以藏养馆”的目的。最终,15件御藏钟表100%成交,总成交额达到了2.8亿港元,平均到每一具钟表的价格更是高达1873.07万港元。

在今年3月的纽约佳士得的艺术品春拍中,推出了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收藏中国玉器专场拍卖,成交额超过了230万美元。这家博物馆以收藏亚洲文物,特别是中国文物为主,是世界上收藏中国玉器最丰富的博物馆之一。在这个专场拍卖中,其中一件“清代五足白玉笔筒”,人物在巨大树木的环抱之中,一只仙鹤飞行于上空,远处是一所小亭。背面描绘两只小鹿,一站一卧于悬崖巨石之上,以72.25万美元成交。

在内地的拍卖市场上,2008年3月,中国嘉德举行了波士顿美术馆藏品专场拍卖,该馆委托中国嘉德拍卖的39件馆藏清早期瓷器全部拍出,总成交额超过410万元,为中国拍卖行业首次接受海外博物馆委托拍卖的创举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我们可以预见,在未来的拍卖市场上,这样来自专业博物馆的收藏,无疑将成为许多投资者关注的重要拍品。

上一篇:新领驭的B+智慧 下一篇:李自力画作惊艳再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