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事业的发展与媒介形态的演变

时间:2022-09-08 01:20:07

新闻事业的发展与媒介形态的演变

摘要 新闻事业是从事新闻传播活动的行业。而媒介是进行新闻传播的手段,新闻事业的发展基于媒介形态演变。两者之间表现出相辅相成的互动关系,

关键词 新闻事业 媒介形态 互动

中图分类号 G210 文献标识码 A

按照《新闻学导论》中的说法,“报纸、广播、电视合称新闻事业,又称大众传播媒介,简称大众传媒。大众传媒是集合名称,与此相对应的单称是新闻传播媒介,又简称新闻媒介,简称传媒”;并且作出了进一步的注解:“在西方各国,大众传播媒介包括报纸、广播、电视,书刊、电影、戏剧。在中国。大众传播媒介习惯上只包括报纸、广播、电视”。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新闻传播过程之中,媒介与媒体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媒介不过是进行新闻传播活动所能选取的功能性手段,而媒体则是从事新闻传播活动的行业性组织,随着媒介形态的演变;媒体样态也随之多样化,从而促成新闻事业的发展。所以。如果以媒介来指称媒体,不仅会导致概念的混淆,而且更会忽略媒介形态的演变与新闻事业的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

《系统理论新闻学》一书认为:“新闻事业,是人类新闻活动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我们通常说的新闻事业,就是报社、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这些新闻机构的总称,更确切地说,是这些机构、工作人员及其传播活动的总称。这种传播活动具有如下鲜明特征:面向社会不特定大众;有组织有目的地进行;以印刷术或电子技术为传播媒介。这就是近现代新闻事业的全部含义”,要言之,“新闻事业是新闻传播活动职业化大众化的表现形态”。这一关于新闻事业的界定,显然是基于媒体与媒介的概念区分之上才作出的,自然是较为充分而又较为全面一些。

根据《中国大百科全书・新闻出版》认为“新闻事业(news institutions)新闻机构及其各项业务活动的总称。新闻事业区别于人际新闻传播活动,有以下特征:有合法的新闻传播机构;采用各种新闻传播手段;拥有以传播新闻为职业的专业人员;面向社会,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

以上从简述来看,《系统理论新闻学》中对于新闻事业的界定,实际上与《中国大百科全书・新闻出版》中的有关界定显现出相当的一致。并且能够对新闻事业即“新闻机构及其各项业务活动的总称”之说,进行学术拓展――“新闻事业是新闻传播活动职业化大众化的表现形态”。这无疑提供了一条对于新闻事业应该怎样进行认识的思路。

首先,新闻事业作为与大众传播活动有关的社会行业,新闻传播活动的职业化实际上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类型是以从事新闻传播活动为主的新闻媒体,如报社、新闻通讯社、新闻图片社、新闻杂志社、新闻电影制片厂,新闻广播电台、新闻电视台、新闻网站;另一类类型是与新闻传播活动有关的大众传播媒体,如报刊的新闻栏目、广播电台的新闻栏目、电视台的新闻频道、网络上的新闻中心,从而使新闻传播活动的职业化有可能达到社会传播所需要的最高限度。在这样的意义上,可以说新闻事业的行业性主体就是新闻媒体。

其次,新闻事业作为与大众传播活动有关的社会事业,是新闻媒体所从事的具有一定目标和规模的,并且对社会发展产生一定影响的职业化活动。因此,新闻传播活动的大众化也就意味着新闻传播活动的对象应该是全体社会成员的社会大众。而满足社会大众每一个人的新闻需求,成为新闻媒体进行新闻传播活动的最终目的。所以,新闻传播活动应该成为系统地采集、报道、评述、传播新闻以引导社会舆论的专业性活动。与此同时,随着社会大众的新闻需求水平的提高,新闻媒体的新闻传播活动水平也相应上升,从而显现出社会发展与社会传播的一致性来,促使新闻媒体的传播活动必须面向全社会。在这样的意义上,可以说新闻事业的事业性对象就是社会大众。

正是在媒体形态的演变过程之中,新闻传播活动进入了大众传播的发展阶段,促使新闻传播活动在职业化与大众化的过程中,成为行业性与事业性的社会传播活动。由此可见。新闻事业的发展与媒介形态的演变是密不可分的。关于这一点,可以从媒介形态的演变的现实过程,来进行相关考察,以把握新闻事业发展的未来走向。

《媒介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一书。虽然是作为“北京广播学院制定教材,高校经典教材译丛・传播学”之一被介绍到中国来的,但实际上正是一本研究大众传播媒介最新发展的著作,而其研究的起点正是报纸的未来,表明了在新闻事业中媒介形态的演变影响是最为明显的。

所以,该书作者在《前言》中这样写道:“当我在1990年杜撰了媒介形态变化这个词来做一篇文章的暂定名时――这是一篇关于报纸未来的文章,我从来没有想到它还会成为一本书的名字。”这就难怪作者在该书末尾的“关于未来的透视”一节中会表达出这样的个人忧虑:“如果没有媒介公司和从业人员协调一致的努力,以保证信息的质量并且能够更多地提供人们所需要的和价格上承受得起的东西,第三次媒介形态大变化将会产生一个空空如也的蛹壳。”显而易见,这一个人忧虑的现实基点,正是从以新闻媒体为代表的大众传媒在媒介形态变化中的未来走向出发,来思考包括新闻事业在内的大众传播事业所面临的,决定其生死存亡的,从社会到市场的一系列的巨大挑战,并且这一挑战既是来自行业本身的职业竞争,又是来自事业对象的大众需求。

不过,这一忧虑也许对于中国公众来说,难免有点儿杞人忧天的味道,因为在中国语境下中国公众对“数字式革命”感到非常陌生。该作者在《中文版序》中,一开始解说道:“我们正处在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一场革命之中,对此再也不能有任何怀疑了。这是一场全球规模的革命,而且,它正在以史无前例的速度扩展。这场革命的种子早在工业时代开始时的200多年以前就被播种上了,但是,直到二十世纪的最后两个十年,它们才开始生根并且开始扩散到全世界。我在这里所说的革命就是数字式革命。数字式语言(即计算机的数字语言)是这场革命的中坚力量和变革的主要催化剂,正是它们带来了这次重大转型,我称之为人类传播史上的第三次媒介形态大变化。”

事实上,社会传播过程中作为信息传播手段的媒介形态的不断变化,与社会发展的文明阶段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大众传播事业以新闻事业的出现为起点,与工业文明的崛起是不可分离的。所以,该作者在《中文版序》中还要这样念念不忘地写道“人类究竟可以运用所有这些强大的计算和传播能力都能做些什么,这在目前已经超过了任何人的想象力。不过,通过回头去看并且仔细地考察传播媒介和文明相互交织在一起的进化路程,我们就能够为我们洞察未来提供可贵的模式和原则。这就是《媒介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这本书的基本前提。”

那么,这位作者是不是能够给以我们更大的启发呢?回答是肯定的,启发是明显的――新闻事业作为人类文化现代转型的社会产物,出现在社会现代化的历史过程中,并且成为现代文明的大众传播标志。

在该作者对“第三次媒介形态变化的文化背景”进行讨论的时候,先后讨论了以下三种文化力量:“社会力量”、“政治力量”、“经济力量”。一般地说,对于“政治力量”与“经济力量”如何影响媒介形态变化,比较容易为人所感受,因而也就能够接受,而所谓“社会力量”与媒介形态变化之间的关系究竟如何,往往会出现种种理解上的分歧,而导致难以接受的理解困难。或许这就是为什么作者要将关于“社会力量”的讨论放在首位来进行的缘故。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电视媒介对于受众的影响越来越大开始,到“电脑媒介也已经开始改变人们社会化和界定自己的方式,在电脑空间,每个人都能做到想是谁就是谁”。于是,也许会出现有人已经指出过的那种最坏的可能:“这样一个至关重要的事实而招致的严重后果,即重要信息――依靠这些信息人类得以生存发展数千余年――正在我们一味开发电子新媒介的冲刺中丧失掉”。不过。真正能够成为现实的一个最大的可能,则将会是:“很清楚。现实已经不再像过去那样容易被界定了。很可能,未来的几代人将逐渐接受,所谓现实就是他们想要的那种现实”――“在未来世界中,社会生活和媒介之间彼此实际上是难以区分”。

这实际上是说,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网络新闻传播活动将有可能直接介入到每一个人的生活之中,并且促使每一个人兼具新闻的传播者与接受者的双重身份,既是新闻的传播主体,又是新闻的接受对象。新闻事业固有的行业性与事业性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这就意味着新闻事业的发展,也就不能不随着媒介形态的演变而与时俱进,不仅仅是为了新闻媒体自身的能否继续存活,而且更是为了新闻事业的当下发展。只有当新闻事业的发展基于媒介形态的演变之生,两者之间真正形成了互动关系,才有可能会出现双赢的新闻传播新格局。

上一篇:电视文化传播对农村文化生态的干预研究 下一篇:基于SWOT对区域动漫产业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