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灵能源;空调节能的技术支撑

时间:2022-09-08 01:01:33

高灵能源;空调节能的技术支撑

21世纪能源科学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人类获取电能的手段,火力发电、水力发电、风力发电、核能发电、太阳能发电、氢能发电、垃圾焚烧发电等等多种多样的手段让电力的生产不再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但是这仍然掩盖不了人类在电力存储端技术短缺的难题。电力无法像石油、天然气等能源一样实现物理储存,要想储存必须转化成其他形式储存,例如:用夜间多余电能将水抽到蓄水水库,白天再放水发电。除此之外,全球一直没有很好的技术手段能够有效地大面积存储电能。大力发展再生能源及提高能源利用率已成为全人类共同克服能源紧缺的手段之一。

冰蓄冷空调技术的出现使得电力储存问题有了很大的改善。所谓冰蓄冷空调,是利用夜间低负荷、低价的电力制冰,储存在蓄冰装置中,在白天高负荷、高电价时,将所储存的冷量融化释放出来,给建筑物供冷。冰蓄冷技术实现了“冰封”电力的神奇效果,称得上是“削峰填谷”的良方。

保护能源 蓄在源头

随着生产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社会整体用电需求也在逐年增加,电网负荷越来越大。特别是每年夏季和冬季的某些时段,用电矛盾十分尖锐。电力管理部门常常不得不对企业拉闸限电,以保证基本的居民生活用电。在粗放用电管理模式下,这种年复一年的阶段性用电紧张造成的矛盾,迫使政府加大电力设施投入。与此同时,电力短缺又具有暂时性、季节性、时段性的特点,即在白天高峰时段电力供应紧张,而夜间时段,电量供应却相对宽裕。宽裕的电量若不能得到有效利用,实际造成能源的浪费(我国电力83%来自燃煤发电),大量的排放物也使环境压力进一步加大。高灵能源董事长戴思嘉为记者算了一笔账:“2009年中国发电总量为36506亿千瓦时,按照发一度电需要0.37吨标准煤、排放30KG二氧化硫、200KG的烟尘算,那么全国一年要发电燃煤13.5亿吨,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硫5403万吨,排放二氧化碳364695万吨,排放烟尘27014万吨。这与‘十一五’规划提出的节能目标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背道而驰的。”对此国家能源部门专门成立了电力需求侧管理中心,其主要职能就是抑制高峰时段用电,鼓励低负荷时段的电力利用,争取将用电低负荷时段的电力填补高峰时段的电力不足,即“移峰填谷”。

“冰蓄冷”空调避开高峰用电,消耗低谷时多余的电量,可解决夏季高温期间主要由空调负荷“爆发性”增长引起的电力供需矛盾,这在发达国家早就有了数十年成功的应用,亦成为电力部门平衡用电结构、移峰填谷、节能减排的核心技术。戴总介绍说:“每增加一千瓦的供电能力,国家建设电网需要投入7900元,而采用冰蓄冷技术转移一千瓦的电力,用户的投入只有400元。冰蓄冷的经济效益十分明显。”在用户端的源头蓄能是解决电力供需矛盾,提高能源效率、保护能源的重要手段。

技术储备 厚积薄发

高灵能源发展之初,为取得整体的技术方案与产品细节,初创者们投入了大量的财力与精力,多次往返国内外,通过技术考察,产品研究,战略规划,制定出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技术策略,最终确定了以双向逆流蓄冰技术为核心的桶式蓄冰技术作为中国蓄冰技术的突破点。通过技术收购、二次开发以及大量试验,最终开发出符合中国国情,完全享有一系列自主知识产权的蓄能技术。2003年到2005年,高灵公司筹备期间,技术选择与产品研发完全是初创者们无法计入回报的投入。当高灵能源成立时,这些投入及付出已经全部沉淀为企业成长的基石与业绩增长的爆发力。

高灵能源成立5年来,在不断的科技研发投入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阶段性成果:在已获得的14项有关蓄冰产品的核心技术专利基础上,与清华大学及中科院多家科研机构联合,继续推进研发进程,在产品的种类与优化上不断投入,开发出了适合不同条件使用的系列蓄能产品,如小型建筑物用蓄冰空调等技术;同时在蓄能与其他节能技术的联合应用上勇于探索,开发出了土壤源与冰蓄冷技术的联合节能技术储备。

高灵能源积极推进科研成果产业化发展,围绕科研成果开发标准化产品,配合生产环节开发新产品流程,并推进流程优化设计。已经形成了大规模生产的供应能力,为市场的全面推广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国家的节能减排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技术支撑

创新模式 超越竞争

冰蓄冷空调技术在发达国家有40多年的应用背景,这此国家一直垄断着核心技术。中国人在蓄能领域必须拥有属于自己的核心技术,高灵团队完成了这一历史使命,也成为中国区唯一拥有完全自主系统知识产权的冰蓄冷技术民族品牌。戴思嘉总结到:“高灵能源以四项不可比拟的优势打破了这种竞争格局:第一,高灵能源是一家中国企业,我们比外资企业更能敏感地捕捉中国市场的需求,并迅速布局发力;第二,高灵在吸取国外技术的基础上进行了技术突破,产品的稳定性和灵活性、规模化推广应用的便捷性远远高于进口产品。除此外,高灵不只是简单的销售产品,还为客户提供包括设计、生产、安装、调试、交付等整个流程的系统综合服务,拉开了与竞争者的距离。第三,高灵建立了技术加资本的平台,在蓄能领域独家推出了合同能源管理的服务模式,面对有改造愿望而暂时缺少资金的客户,高灵以零付款模式提品服务,然后从节能效益中回收成本,此模式对企业的技术稳定性及资本综合能力要求极高;第四,高灵能源率先推出了区域集中冷源站投资运营服务。所谓区域集中供冷,是指在特定区域内,根据总体的建筑物空调负荷规模建设独立的冷站,通过管道将冷源输送到不同的用冷建筑,以满足各个建筑物的用冷需要。集中供冷可减少政府及终端用户的基础设施投资20%~25%,节约大量制冷费用的支出,提高建筑的物业面积利用率,减少建筑物大量的机房用地,具有节能、环保、集约、降低核心区热岛效应等诸多优点。高灵在上述四大优势基础上,不断刷新运营模式,满足市场需求。”

多年在冰蓄冷行业的默默耕耘也让高灵最终有所收获。高灵人数年来为该技术的应用进行了大量的普及培育工作,为中国区的蓄能节能技术推广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国家发改委等政府部门的支持下,五年间累计举办上百场的行业会议、学术交流,最直接的变化就是市场对冰蓄冷技术的熟知度越来越高。高灵能源在2004年开始推广冰蓄冷技术时,无论是政府、设计院还是客户都很少了解这项技术;到2006年时,设计院在进行项目设计时十个项目会有一两个考虑采用冰蓄冷技术;到2009年时,南方地区有近一半的项目在项目设计规划的时候就考虑采用这一技术。“市场情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一技术由原来很少有人知道,变成现在客户

主动需求。”戴思嘉给记者讲述了其中一例,总医院项目原先规划中并没有采用冰蓄冷技术,在了解高灵冰蓄冷技术后,主动联系更改设计图纸,最终选用此技术作为新建筑的重点节能环保手段,获得全军节能减排先进单位。另一个成功的案例便是浙江绍兴大通购物中心,在建筑封顶之际才接触到高灵的技术,随即调整设计,目前每年节省空调运行费用118万,转移高峰电力338万千瓦,为国家减少1128.92吨电力燃煤,减少975万立方米的废气排放,获得浙江省节能减排绿色企业荣誉。

国家对节能减排的重视使冰蓄冷行业发展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国家不断拉大峰谷电价差价。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和实际测算,当峰谷电价比扩大到6:1时,企业自身采用节能技术降低运营费用的动力就会变得比较大,原因在于扩大的峰谷电价比使得节能设备的成本回收周期变得更短。中北部地区在现阶段的峰谷电价比水平下,客户投资回收需要3~5年,在峰谷电价达到6:1后,可以缩短1~2年,在用冷时间较长的南方区域甚至1年就可以收回成本。采取市场机制调节能源价格使企业产生节能改造的强大动力。部分地方政府也采取强制命令的方式推动冰蓄冷技术的采用,如深圳市政府把高灵冰蓄冷技术当做“十二五”期间重大节能减碳改造技术在全市范围内重点推广,并筛选出300家耗能大户集中签约由高灵能源实施节能改造。还有的地区陆续对采用冰蓄冷技术给予财政补贴。

每一个新兴技术的发展必然要经过无数领跑者的默默探索,每一次产业革命必然要有一批勇士义无反顾地执着。“冰蓄冷空调技术的普及,从小处讲为建筑节省电费,从大处讲关系到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是提高能源利用率的战略性技术。作为一个基础性技术,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关系到国家对一个产业的掌控和能源安全保障。推动能源资源的清洁高效利用,维护国家能源安全,提供低消耗、低排放、低污染或无污染的绿色能源,以最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满足经济发展对能源的需求,全面提升电力系统和全社会的电能利用效率,服务国家可持续发展。如此重要的基础设施技术不能被外国企业垄断,必须要有中国人自己的企业来承担起这份使命。”戴思嘉先生沉重地说。这一信念终将成为一代新兴企业家们的思考。

上一篇:创新数字城市 成就政通人和 下一篇:助力小企业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