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市家庭牧场建设的调查

时间:2022-09-08 12:34:48

鄂州市家庭牧场建设的调查

摘要:家庭牧场是现代畜牧业的发展方向。对鄂州市家庭牧场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指出了鄂州市家庭牧场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今后培植家庭牧场的建议。

关键词:畜牧业;家庭牧场;建设;鄂州市

中图分类号:S8-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3)05-0082-02

近年来,鄂州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及2013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目标,以都市农业建设为抓手,举全市之力,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地支持家庭牧场建设,形成了以畜禽养殖为核心,连带种植业、水产业、林果业的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促进了我市畜牧业生产结构的全面优化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1 鄂州市家庭牧场建设的基本态势

(1)发展速度十分迅猛。自2010年以来,在一系列惠农政策的激励下,城乡居民发展家庭牧场的积极性日益高涨,形成了家庭牧场的建设热潮。仅2013年上半年,全市家庭牧场新增加64家,建设标准化150模式猪舍78栋,标准化153模式鸡舍127栋,标准化鸭舍36栋,配套种养面积达2 000 hm2,增加生猪饲养量3.2万头,蛋鸡存栏增加87万只,蛋鸭存栏增加86万只,占鄂州市畜牧经济增加量的90%。

(2)建设标准逐步提高。近年来,鄂州市不断总结家庭牧场的建设模式,加大了综合配套技术的推广,促进了家庭牧场建设档次的不断提升。与2010年相比,鄂州市畜禽养殖场布局越来越科学,畜禽舍越来越标准,硬件投入越来越大,管理水平越来越高,涌现出了潘友华、李俊、程新胜等多个家庭牧场建设标兵。据统计,全市家庭牧场畜舍标准化率达80%、沼气入户率达100%、种养配套率达100%、环境整治率达85%以上。

(3)区域特色日益明显。通过三年来的培育,鄂州市家庭牧场建设工作实现了从零星发展到规模集成方向转变,初步形成了百里长港生态牧业示范区和蒲团樊寺线家庭牧场精品展示区。在百里长港“两型”牧业示范区拥有家庭牧场53个,生猪出栏近10万头。在华容区10公里樊寺线家庭牧场展示区,我们相继建设了家庭牧场8户,配套种养面积达100 hm2。家庭牧场的建设,推动了高效立体种养模式的普及,畜牧业生产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综合经济效益得到大幅提升,有效拓宽了农民的增收渠道。现在,鄂州市“猪-沼-菜(果)”、“林-草-鸡”等立体生态种养模式普及率达80%以上,基本实现了粪污处理资源化、无害化,形成了一批以家庭牧场为主体,以种养配套为特色的禽养殖场(小区)。

2 鄂州市家庭牧场建设的主要作法

2010年以来,鄂州市按照“种养配套、立体发展、优势互补、综合利用”的原则,采取经济、行政、技术等综合措施,大力支持家庭牧场建设。

(1)加大政策宣传。2011年元月15 日,鄂州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以鄂州办发[2011]1号文,颁发了《关于鼓励发展家庭农场促进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8月12日,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以鄂州办发[2011]23号文,颁发了《关于加快都市农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将建设家庭农场作为加快发展都市农业的一个重要措施,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家庭农场建设的激励政策。为了把家庭牧场建设工作推向高潮,鄂州日报社、鄂州电视台、鄂州人民广播电台等单位开展“记者夜宿农家”活动,对家庭牧场建设过程中涌现的新典型、新做法、新思路进行深度报道。先后在报纸、电视、广播上报道家庭牧场26次,真正实现了报纸有文、电视有影、广播有声。同时,我市还将家庭牧场建设资金奖励和畜牧项目建设情况在鄂州日报上进行公示,进一步激发城乡居民建设家庭牧场的工作热情。

(2)加大示范引导。一方面,鄂州市通过招商引资、项目捆绑、政策引导等措施,按照生态畜牧业的发展思路,重点加大对樊湖沿线(樊口至梁子湖)畜禽养殖场的建设和改造,并将该地区作为阳光工程、新型农民培训工程的教学基地,增加电脑、投影仪、课桌等教学设备,形成了产、学、研相结合,养、种、管相配套的高效生态牧业示范区。另一方面,鄂州市在华容区蒲团乡樊寺线加大投入,不断改善基础条件、完善配套功能,优化投资环境,重点扶持标准化家庭牧场建设,按照统一规划布局、统一建设标准、统一技术验收补贴的工作思路,先后培植了61个家庭牧场,形成了百里长港“两型”牧业示范区、樊寺线10 km家庭牧场精品展示区。为了扩大示范效应,我局还多次组织乡镇干部、私营业主到该地区参观学习,加速家庭牧场建设模式的普及。

(3)加大技术服务。一是推行家庭牧场建设工作预审制。对于各区、乡镇、街办申报拟建设的家庭牧场,市畜牧兽医局组织技术人员第一时间到现场进行规划指导,对场址选择、栏舍建设、发展目标等方面提出合理化建议,防止盲目上马和低水平建设造成不应有的后果。二是组建家庭牧场建设技术工作组。鄂州市组织经验丰富的畜牧兽医专家成立家庭牧场技术服务组,按照"五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养殖设施化、畜禽良种化、粪便处理无害化)的要求,对家庭牧场建设规划、生产管理、疫病防控和环境整治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服务。三是积极推广相关配套技术。针对家庭牧场建设工程中出现的问题,鄂州市组织技术力量制定家庭牧场建设标准,并将畜禽场建设、程序化免疫、药物保健、模式配套等操作性、实用性强的技术编制成册,及时发放到各级农业主管部门和养殖户手中。

(4)加大资金扶持。一是实行项目捆绑。为了加大硬件建设投入,培育一批建设水平高的家庭牧场,鄂州市将菜篮子工程项目、标准化改扩建项目、板块基地建设项目、生猪调出大县(市)等项目资金重点投放在家庭牧场建设方面,先后改造、建设家庭牧场87个,总资金投放量达1 600万元。二是加强资金奖励。2011年初,鄂州我市实施家庭牧场建设工程,制定了详细的验收方案,及时下发到各区、乡镇、街办。年终,鄂州市按照文件要求,组织市、区两级财政、农业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联合检查组,对100余个家庭牧场进行检查验收,奖励资金近200万元。2013年,鄂州市实施“三创”活动(创市级示范场、优秀家庭牧场、规范化养殖合作社),在全市范围内创建20个优秀家庭牧场,计划拿出100万元资金进行奖励。三是实行良种配送。为了解决家庭牧场生猪养殖户种猪不优的问题,2012年,鄂州市拿出专项资金63万元,购买良种公、母猪129头,及时发放到各家庭牧场,进一步优化品种结构。四是拓宽融资渠道。2011年市政府注入资金3 000万元,成立了鄂州市农业投资公司,通过担保、入股等形式,引导社会资本流向家庭牧场建设领域。

3 鄂州市家庭牧场建设存在的不足

(1)土地流转困难较多。作为一种新型的生产形式,土地集约是家庭牧场建设的先决条件。当前,农村社会经济的现实状况阻碍了土地的集中和流转。由于较短的时间内土地流转存在居多困难,致使家庭牧场建设的规模难以扩大,档次难以提升。

(2)牧场融资渠道不畅。尽管市政府在信贷方面做出了较多努力,但因大部分农村家庭牧场不具备贷款抵押和担保条件,无法申请办理较多额度的信用贷款。有些农户由于受资金短缺,后续生产发展受阻,无法扩大生产规模。降低信贷门槛,解决资金投入问题,备受家庭牧场主的关注。

(3)建设标准有待提高。近年来,鄂州市在家庭牧场建设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体来讲,还是处在起步阶段,部分家庭牧场建设还不够规范,种养配套比例还不够科学,综合经济效益难以凸显。

4 推动家庭牧场建设的三点建议

党的“十”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家庭农场,不断推进农场生产方式的变革。笔者认为,现阶段发展家庭牧场应重点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1)继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国家应从土地、资金、技术等方面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和扶持家庭牧场的建设,把家庭牧场建设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极。

(2)积极发展养殖合作联社。在搞好家庭牧场建设的同时,重点扶持养殖合作联社的发展,为家庭牧场搭建交流的平台。

(3)完善农村信贷担保机制。要把建立健全农村信用担保体系作为解决家庭牧场“贷款难”的破题之举,大力推行“联户联保、多户(专业合作社)一保”的信贷模式,拓宽融资渠道,为家庭牧场建设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

上一篇:EDI技术对企业物流业务影响分析 下一篇:新加坡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经验借鉴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