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农业的发展趋势

时间:2022-09-08 12:05:16

浙江农业的发展趋势

城市农业,是农业结构调整和效益农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城市化水平到一定程度的产物。主要是通过城市群的发展带动周边地区并使整个行政区域成为既能享受城市现代文明,又能保持良好自然环境,实现城乡一体化的一种区域性农业。其实质是以城市消费为导向,围绕城市、依托城市和服务城市的高度市场化、集约化、产业化、现代化的高效益农业。其目标就是要通过城市经济和社会文化的强大辐射,实现城乡生产要素双向流动,提升农业的档次,提高农业的市场化程度,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一、城市农业的概念及内涵

(一)城市农业概念

上个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美国的一些经济学家在研究都市农业中开始提出城市农业命题。1977年,美国农业经济学家艾伦·尼斯在《日本农业模式》一文中正式明确提出“城市农业”(UrbanAgriculture)概念。按照2003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的定义,城市农业是指以满足城市消费者需求为主要目的,采用集约方式,利用自然资源和城市废弃物(垃圾和污水),在分散于城市或郊区各个角落的土地和水体里种养各种农产品,并进行加工和销售的产业。它既包括物质产品主要是食品的生产和城市生态环境等,也包括为城市居民获得精神上的满足、体验农业活动等精神产品。

显然,这种围绕特定城市而提出的城市农业概念,具有一定的适应性,也成为国际城市化进程中作为都市农业发展的重要内容,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和吸纳。但我国具有与国际城市化发展不同的背景。我省作为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人多地少,工业化、市场化和城市化发展一直居全国领先水平,实质上已经成为一个都市型的省份,单一的以某个特定城市为对象来研究城市农业,无法解决浙江农业发展的全局性和战略性问题。

我们认为,城市农业是以城市区域乃至整个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围绕城市、依托城市和服务城市为目标的高度市场化、集约化、产业化、现代化和高效益的区域性农业。它是与传统农区农业相延续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其实质是以城乡经济协调发展为基础,以国内外城市需求为导向,在不断接受城市经济、社会和文化辐射的基础上,改造传统农业,建设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

(二)城市农业内涵特征

第一,在目标定位上,着重围绕城市、依托城市和服务城市而展开。城市化对农业的要求不仅是提供鲜活农副产品和工业原料,继续发挥生产功能;而且要提供休闲、观光场所,发挥生活功能;还要提供调节小气候、改善“城市热岛效应”的生态功能。可见,城市农业是一种高层次、高科技、高品位、高形态的绿色农业;是依托于城市的社会经济、结构功能和生态系统而构建培育的融生产、生活、生态、科学、教育、文化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是集种养加、农工贸、产研教为一体的开放式农业。第二,在区域范围上,着重以城市区域乃至整个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第三,在发展业态上,着重体现功能的拓展和产业链的延伸。城市农业,既含充当城市“菜篮子”的城郊农业,也含充当城市“空调器”的都市农业(净化空气、优化环境、绿化和美化城市),还含那些接受城市辐射的边缘地区的传统农业。

二、城市农业的发展现状及条件

近年来,通过效益农业的积极探索与实践,浙江农业在由传统走向现代的进程中,已经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城市农业发展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第一,效益农业的快速发展和产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发展效益农业五年来,浙江农业开始进入了现代农业发展的新阶段,出现了至少五个方面的新变化:一是农业结构调整已经到了关键性阶段,由传统的粮食、蔬菜、肉禽蛋奶等常规农副产品生产为主的满足温饱型的城郊农业,逐渐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优化结构为手段,以增加收入为目的方向发展。二是产业化经营取得明显成效,由产销脱节逐渐向产加销一体化经营方向发展。三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明显改善,由过去的单纯注重产量、满足温饱逐渐向注重产品质量和档次的方向发展。

四是外向型农业快速推进,由单纯满足当地城市居民的城郊型和内向型农业向适应省内外甚至国内外市场的开放型农业方向发展。五是农民收入继续快速增长。200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940元,已连续17年位居全国各省区首位。

第二,市场的高度发育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去年全省城市化水平已达到了51.9%,提前三年完成了全省城市化发展规划确定的到2005年达到50%的目标,并正在向2010年达到55%和2020年实现65%的目标迈进。

城市化不仅是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的过程,同时也是资源深度开发利用、产业结构演进、产业布局优化和经济社会发展格局转化的过程。

第三,城乡经济进一步融合。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建设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也是发展城市农业最基本的前提条件。一是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经商,发展二、三产业。2002年全省农村劳动力从事二、三产业的人员比重已占57.5%,比1998年提高了11个百分点,改变了农村就业结构;同时,也推进了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流转。二是按照“优先发展县域中心城市、大力培育中心镇”的方针,把县域中心城市、中心镇建设与专业市场、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放开小城镇户籍,取消“农转非”限制,鼓励更多的农民进城落户。三是加快城乡之间基础设施的相互配套。与上海形成了2小时的交通圈,省内形成了4小时的交通圈。四是一大批“洗脚上田”从事二、三产业的工商企业主重新“穿鞋下田”,成为新型的民营农业企业主,改变了农民的主体结构,带来了资金、科技、人才和信息,推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五是拓展了农业的功能,由经济功能为主逐渐向经济、社会、生态、文化等多功能综合转化,各种形式的高效农业、精品农业、旅游农业和观光农业不断涌现。

效益农业的发展,市场的不断培育,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推进和城乡经济社会的日趋融合,为城市农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辐射的载体,积累了良好的基础条件,也对城市农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三、城市农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及目标任务浙江发展城市农业已经开始起步。但总体上看,目前在指导思想上还没有完全确立,同时缺乏相应的指标体系作评价和工作的指南。特别是在建设内容上,还存在许多内在制约因素:

一是城市化对农业的辐射功能还不强。二是农业自身的竞争力还不高。三是城乡统筹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和健全。

为此,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发展城市农业总的指导思想是:以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为基础,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坚持“一个中心”,就是加快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农村劳动力结构战略性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升农产品加工水平,扩大农业对外开放,提高农业整体竞争力和农产品市场拓展能力,推进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和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扩大农产品需求空间和消费群体,以农民的非农化促进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突出“一个重点”,就是城乡统筹,产业对接,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协调发展,共同繁荣。

围绕上述指导思想,应确立以下五大战略:

———城乡一体化战略。发展城市农业,必须充分发挥城乡协调发展的优势,按照城乡一体化的要求,加快城市化进程,增强城市的集聚、辐射和带动功能,从根本上转移农村劳动力,减少农民数量,快农村土地流转,促进农业向集约化、规模化转变,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同时,充分利用城市资金、科技、人才和信息对农业和农村的辐射,改造传统农业,建设现代农业,让更多、更优质的农产品以更便捷的方式进城,满足城市市场和城市居民消费的需求。从而实现以城带乡、以城促农与服务城市、支撑城市化的协调发展目标。

———农业产业化战略。城市农业的最终目标,是要提高农业的竞争力和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增加农民收入。为此,必须跳出农业抓农业,以工业化的理念推进城市农业的集约化和产业化。跳出农业就要围绕城市来做好农业的文章;按照工业化的理念,就是要大力发展以加工型龙头企业为核心的产业化经营。以龙头企业来带动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带动标准化生产,并优化农业的区域布局,延伸产业链条,开发农产品的品牌、加工、包装、保鲜和储藏等后续效益,提高农业生产和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产品绿色化战略。符合城市绿色屏障的功能、适应城市绿色消费潮流和应对国外市场“绿色壁垒”的要求,是城市农业的必然选择。

实施产品绿色化战略,必须以建立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为基础,着力建设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推进农业生态示范县、生态示范区和生态示范村镇建设;加大防治水污染、大气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的力度。以发展绿色产业为主导,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大力推广绿色农业技术,不断完善质量标准监督检测体系、绿色基地认定和绿色产品认证体系及行政执法体系,着力培育一批规模大、品牌响的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实现从“田头到餐桌”全过程的农产品及其加工品和中间投入品的质量安全控制。

———营销现代化战略。实现城市与农业的对接,关键是要运用现代市场营销手段,将更多的农产品销售到城市市场,满足居民消费需要。

运用现代营销观念,转变营销策略,改善营销手段;进一步培育现代物流新业态,广泛运用现代配送体系建设和电子商务、网上交易、农产品拍卖等方式,把农产品销售对准城市市场,实现产品价值,获取最大效益。

———市场外向化战略。城市农业首先是一个高度开放型的农业。一方面,大量名特优新农产品需要拓展省外甚至国外的销售渠道,扩大农产品在省外城市和国际市场的份额,以销促产,指导结构调整;另一方面,随着加工农业的发展,迫切需要充分利用省外国外的农业资源优势和我省区域资本技术优势,实行“两头在外、中间在内”,把农业基地建到省外、国外,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外向型农业之路。

四、城市农业十个主要指标

衡量城市农业发展水平的指标目前尚未定论,也没有可参考的依据。借鉴现代农业、生态省建设等指标,结合城市农业要求,我们认为,至少应设置经济、社会和生态三个方面的十个主要指标来衡量城市农业:

1.产业化经营达到较高水平。到2010年,全省农产品实现基地化生产,100%为拥有品牌的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比重扩大,加工农产品比重从目前的30%左右提高到50%以上,规模化、产业化经营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例达到60%以上;农产品出口创汇额达到55亿元。

2.农业科技贡献率实现60%以上。通过吸纳城市工商资本、外商资本和民间资本投资农业,充分发挥其信息、科技和人才优势,促进现行农技推广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深化改革,加快农业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农业劳动者素质不断提高,每个农业劳动者掌握12门专业技能,吸纳现代农业科技能力日趋增强。

3.从事农业生产人员占社会总人口的比重下降到10%以下。2002年,全省农林牧渔业劳动力为929.6万人,占全省人口总数的20%左右。预计到2010年,全省总人口将达到4760万人(按3‰的自然增长率计算),农村劳动力总数约为2422万人。按照19982002年全省从事农林牧渔业劳动力净减173.1万人,年均减34.6万人的速度;到2010年,还将净减276.8万人,届时,从事农林牧渔业劳动力为652.8万人,占总人口13.7%。为此,必须采取更为有力的措施,加快推进城市化步伐,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

4.农业劳动生产率平均达到20000元左右。19961998年,全省平均农业劳动生产率为8915元,1998年后,浙江经济快速发展,1999-2001年,全省平均农业劳动生产率为10314.5元。按照这样的递增速度,到2010年实现人均农业劳动生产率20000元水平是有可能的。

5.农业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不断调整和优化,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保持在5%左右。目前,全世界的平均水平为5%,发达国家一般为2%3%,我国2002年为14.5%。

我省2002年GDP总量按可比价格计算为7796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694亿元,占8.9%。按照2003年《政府工作报告》的要求,今后五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每年增长率将在10%以上,第一产业增长率为3%。据此推算,到2010年,全省GDP为19302亿元(以增长12%计算),农业增加值为879亿元(以增长3%计算),农业增加值占GDP的4.6%。

6.农业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基本农田得到严格保护,土壤肥力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得到确保。农区环境不断改善,农田绿化率提高,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整治,基本农田达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要求。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80%左右。

7.农民人均收入与城镇居民收入之比保持在1:1.7左右。2002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94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716元,两者之比为1:2.4,呈现逐步扩大趋势。预计到2010年,我省城镇职工收入水平将超过2万元,如果要使农业生产经营者综合平均收入水平达到城镇职工收入水平从目前的42%提高到60%,两者之比恢复到1:1.7左右的水平,农民人均收入将实现1.2万元,比目前增143%,8年平均要增17.9%的速度,用常规的增长方式显然是难以达到的,必须靠减少农民和企业化经营的城市农业。

8.城市服务体系不断完善,逐步形成城乡联动的农村劳动力快速向城市二、三产业转移的新的就业机制,保障进城农民“有业可创,有事可干,有钱可挣,有医可保,有老可养”。

9.现代农业经营管理体制逐步建立。形成城乡贯通的农产品流通网络,民营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不断发育,农业生产要素市场基本形成,政府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健全,城乡一体的现代农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初步建立。

10.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城内形成为城市居民生活休闲需要服务的配套的农业公园和农业博物院;在城郊形成城市生态屏障、城市居民休闲和中小学生农业实践基地;在城市辐射区,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护区和农区生态系统。

五、围绕城市化,构筑农产品现代物流体系,“做强、做大、做特”现代效益农业实现城市农业发展的基本目标和战略思路,必须紧紧依托城市、服务城市,优化农产品的区域布局、产业布局和产品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提高农产品的加工水平和出口能力,建设城市取向的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体系。同时,把强化农产品进城放在突出位置,增强农产品进超市和社区的能力,建立起多元化、便捷、高效的现代农产品市场营销服务体系。

(一)围绕城市优势抓招商,培育城市农业的市场新主体。

城市化与农业、农村和农民有着密切的关联。要抓住工商企业主和民营企业家投资农业的机遇期,加快农业招商引资步伐,充分接受城市经济的辐射,吸纳城市人才、资金、科技和信息到农业、农村,催生和培育一大批民营农业企业,逐步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农民企业家队伍,形成新的市场经济主体和企业化经营的新格局,变政府主导为企业主导,变传统的一家一户分散的农户经营为企业经营,促进企业化的市场主体与高素质的新型农民群体的有效结合,逐步把农业改造成为智能依附型的高效率、高效益的现达产业。

(二)围绕城市消费抓调整,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城市消费对农业生产的强大拉动,不仅要求城市农业有一个良好的生产结构,更需要有适应市场需要的区域布局、产业布局、产品结构和以加工为核心的产业体系。

1.突出区域优势布局和产业开发重点。在产业和产品开发上,突出优势产业、特色产品、加工产品和品牌产品。在区域布局上,突出城区、近郊、城市之间及城市辐射的广大农区等几个区域,并进行科学安排和合理布局。在城区和近郊,大力发展供居民休闲和娱乐需要的农业公园,建设反映农业文明历史的农业博物馆等;与上海接邻的嘉兴、湖州两市,要注重上海“餐桌经济”,建设上海“编外菜园子”和“养殖基地”,提供鲜活农产品;浙西南地区要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的优势,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建立休闲观光农业区,为市民提供旅游休闲的“后花园”;浙东沿海地区重点发展加工农业、创汇农业,建立先进农业制造车间,发展农产品加工和出口。

2.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发展农产品的加工业是城市农业的重要内容,关键是要着力培植加工型农业龙头企业,逐步建立起以大型龙头企业为骨干的现代农产品加工产业体系,建设农产品加工园区,引导加工企业向园区集聚,发展具有优势特色农产品加工、储藏、保鲜业。同时,加快组建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不断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积极探索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农产品加工园区与农民的利益关系。大力推进企业技术改造,进一步扩大招商引资,吸引国外大企业投资农产品加工业,实现资金、技术、设备、管理和市场的同步引进,促进农产品精深加工,改善质量安

全状况。

3.加快农产品出口。城市是出口的重要集散地,是农产品走出国门的重要平台。要依托城市平台,加快培育具有强大市场开拓能力的外贸主体,引导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外商等创办专业外贸公司,努力扩大农产品出口。同时,加大资本、技术、品种和智力引进,积极拓展农业发展空间,逐步形成“种子种苗在内、加工在内和基地在外、市场销售在外”的“两内两外”格局,提高外向型农业水平。

(三)围绕城市餐桌抓流通,发展现代营销服务业。

加强农产品营销体系建设,是实现产品价值,推动城市农业发展的重要措施。目前,全省已有70%的基地农产品通过各类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等渠道进入城市市场,其中约有6%已进入城市超市、连锁店等现代商业渠道。当前的问题主要是市场营销的组织化程度比较低,市场营销规模偏小,品牌意识不强和营销方式落后,缺乏超市化、连锁化和配送中心等现代市场营销方式进行推介和销售。要瞄准以上海为中心的城市群体,围绕城市餐桌,建立起多元化、便捷、高效的现代农产品市场营销服务体系。

1.把开拓上海市场作为切入点。充分发挥浙江农业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产业优势,按照差异性竞争要求,实施“错位”接轨战术。做大做强名特优和精品文章,打响生态牌,取得进入上海市场的“身份证”。同时,以上海市场为龙头,建立以整个浙江为腹地,功能齐全、设施先进的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与上海各大超市、农产品批发市场、大型工商企业、大专院校和经营大户等方面建立相对稳定的产销网络,以合作、合股等多种形式,通过市场带动基地、基地依托市场,扩大我省农产品在上海市场的占有份额。

2.建立农产品市场营销网络。培育多层次、多类型的市场营销主体,构建集约化、系统化、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农产品营销新平台,并充分发挥政府服务功能,组织相关的农业龙头企业、农场、农产品基地等,定期举办有组织、有声势、有规模的招商会、洽谈会、展销展示会,扩大农产品在省内外消费群体中的知名度,促进基地农产品与经销企业、市场的有效对接,使更多的优势农产品进城出国。

3.不断提高农产品营销的组织化程度。加快组建市场营销类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培植农产品贩销经纪人队伍。当前,要特别注重组建由农业龙头企业、批发市场、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以及专业大户和营销大户等为主的农产品市场营销协会,沟通市场信息,协调农产品收购、价格和经营方式,统一品牌,统一市场、统一营销网络、统一营销策略,全面提高农产品的市场营销能力。

4.创新农产品市场营销机制。利用各地“农改超”的有利时机,促进超市、农业企业、基地和农户的有效衔接,争取更多的企业在超市设立优质农产品专销区、专卖点和专柜,直接参与超市的经营。建立以农产品市场供求信息、农产品出口和进超市相关信息为基本要素的信息收集体系,利用广播、电视、报纸和电脑网络,形成上联市场、下接农户与企业的农产品流通信息采集和系统,开辟电子商务、网上交易和拍卖等现代交易渠道,扩大农产品市场营销的空间和领域。积极尝试社区化的市场营销方式。一方面在具备条件的农产品主产区设立展示中心、仓储中心和配送中心,直接连接生产者和各种超市、连锁店,统一质量把关,统一组织货源,统一收购和销售价格,统一包装和品牌,构建农产品的现代物流业;另一方面在城市社区,建立农产品配送服务网络,方便居民购买。

六、政府推动,城乡互动,营造城市农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发展城市农业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坚持城乡互动,充分发挥政府的推动作用,完善相关的保障机制,从而把城市发展和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和农民增收结合起来,改变农村搞农业,城市发展二、三产业的旧观念。

(一)从城乡共进共荣理念,搞好城市农业规划。把城市农业列入城市建设和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盘子中,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制定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使城市化规划与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规划衔接起来。并在其原则指导下,加强城市农业发展规划的研究和制定。

此规划应当确立城乡融合发展的理念,关注城市化进程中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突出农业为城市服务的要求,体现农业和农村共进共荣的目标。通过规划强化城市生态用地、农用土地和农业基础设施的保护与管理,保证基本农田保护区、常年蔬菜基地、副食品基地、休闲旅游农业用地,并使城市农业逐步从城市化区域向非城市化区域有重点、有主次地推进,循序渐进,整体发展。

(二)从城乡统筹兼顾角度,推进农村人口非农化。一是加快城市化和农村城镇化步伐,把建设大城市、特大城市和建设中小城市、农村小城镇、中心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城市化带动二、三产业发展,增加就业岗位,分流农村劳动力。二是制定有关政策,将城市区域内的部分农业人口直接转为非农业人口,并建立和完善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将“撤村建居”后的农民、进城转为市民的农民,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教育、就业、医疗、养老等待遇;探索农村集体财产补偿制度,对属于进城农民的集体财产,可在双方自愿的基础上,按其所占份额,进行补偿或有偿转让。三是鼓励和支持企业吸纳当地农村劳动力。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就业体制,逐步形成城乡互通的劳动用工制度和覆盖省、市、县、乡的就业服务网络,使进城农民和城镇就业人员在劳动合同、工资标准、缴纳保险等方面享有同等待遇。四是强化对农民的教育和培训,从根本上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竞争力。对毕业未升学的农村青年和进城务工人员开展相应的职业技术培训,探索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机制,通过确定技术等级、颁发上岗证书等方式,提高农民专业素质,增强就业能力。

(三)从城乡协调发展入手,改革和创新城市农业发展的体制和机制。作为现代农业的一种新形态,城市农业的发展必须从改革和创新机制入手。在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前提下,加快土地使用权“依法、自愿、有偿”流转,积极为吸纳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和外商资本投资创造条件。加快现代农业示范园区、高新科技示范园区和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改善投资环境,配套服务措施,吸引城市高新技术向农业和农村梯度转移。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打破目前城乡分割、条块分割的体制状况,建立城乡一体、贸工农一体和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一体的“统一、高效、有序”的农业农村经济管理体制、农产品营销管理体制。

(四)从城乡互惠互利出发,建立健全多渠道投资保障机制。一是在城市产业发展中,应积极鼓励“农改超”,对专业农产品超市,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其中符合农业龙头企业条件的,应当列入扶持范围,享受农业龙头企业的各项优惠。二是改革农业投资政策和投资体系,引导社会力量,建立多渠道投资机制,参与城市农业开发;鼓励大中型企业、民营企业进入城市农业,尤其是对进入城市农产品加工和出口的企业,应在税收、信贷、贸易、投入和人才政策上予以特殊优惠、扶持和倾斜。

(五)从城乡长期繁荣定位,推进城市农业可持续发展。城乡协调发展的基础是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城市的拓展需要使用大量的农业用地,农业不仅需要强化对基本农田的保护,同时也要按照规划要求,满足城市化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农业必须为城市发展提供绿色屏障,提供城市居民休闲观光的良好环境。

上一篇:区委干部安全稳定规范讲话 下一篇:完善法律援助内容抓好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