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下高中信息技术改革

时间:2022-09-07 08:23:30

浅谈新课改下高中信息技术改革

当今社会,人们生活当中已经不能缺少互联网,互联网使整个世界联系在一起,在这样的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需要采取新课程改革。高中信息技术的改革主要是针对课程的内容和形式以及教学方式,需要将教学质量进行提高,使学生更加全面和深刻地掌握信息技术。

一、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信息技术课程的地位比较低下

我国高中教育长期以来都是在追求升学率,高考是其指挥棒,学校在设置和安排教学过程中,主要是为了迎合升学率的指标,因此有关高考的科目被给予重要的地位。信息技术课程并不属于高考科目,长时间以来没有得到学校的重视。学校和教师以及家长不够重视,使信息技术课程无法将自身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无法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对于他们日后的深造也会产生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

2.师资缺乏

新课改改变了信息技术的基本理念和内容,但是当今很多信息技术教师没有明确和运用信息技术课程,这样一来信息就是新概念,无法在短时间内得到明确,也无法有效运用,有关信息技术的新课程也就无法顺利开展下去。教师本身不够了解和完善新课程内容和理念,在日常教学课程中逐步落实新课程的理念和内容需要一定的时间,当前对于信息技术新课程改革的主要阻碍因素也包括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的教师力量不足。

3.高中学生自身素质的不同

在高中设立信息技术新课程,让学生在日后学习和生活当中,紧跟时代的步伐,但是由于地区之间和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使学生对于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和接受程度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城市生活的学生,他们很容易就会接触到和信息技术有关的知识,因此很容易接受信息技术课程。但是对山区的学生而言,他们可能没有接触过互联网,在学习过程中就会出现很大的困难。

4.高中相关设备不够齐全

当前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很多高中已经配备了电教设备和信息技术教师,但是很多高中还是缺少相关的设备,有的山区甚至连一台计算机都没有。由于经济落后,导致教育落后,对于当今信息技术新课程改革来说,是要解决的难题。

二、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改革方式

1.转变教学观念

要想提高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质量,教师需要在教育改革中寻找制高点,这就需要变革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解放教育思想,勇敢地进行创新,以科学的信息技术教育观念,促进我国素质教育更好的发展,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人才。转变信息技术教学观念,首先要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师需要明确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性,实现正规管理,如果教学管理层都不重视,学生就会将其视为休闲课,无法有效地提高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质量。信息技术教育属于素质教育的一个部分,培养学生的素质需要结合各门学科的共同努力,各个学科的教学质量是不一样的,要想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也需要信息技术教学贡献力量。

2.利用`活的教学方式

(1)分层教学。高中生自身的信息技术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无法有效地接受教材的统一授课方式,很多学生跟不上教学进度。要想解决这样的问题,可以采取分层教学的方式,将学生分成A组和B组,A组代表的是操作能力比较好的学生,而B组主要是那些缺乏操作能力的学生。教师需要区别对待这两类学生,布置的教学任务也要具备针对性。

高中大部分教师都是按照教材进行教学的,让学生整合已经学到的信息技术知识,逐渐做到升华,使学生的信息素养得到提高并逐渐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这也是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任务。B组学生属于弱势群体,由于硬件的原因,有些初中没有开设信息技术课程,致使他们缺乏课程基础。在高一课程当中,教师需要对这些学生给予更多的关心,在布置练习和任务时,需要区别对待A组和B组的学生,让B组学生通过学习,将课程完成。除此以外,需要安排适当的实际练习,对这类学生进行辅导,补充学生的计算机基本操作和操作系统的使用以及word等软件的使用,利用教师的讲解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除了这两类学生,教师还需要特别关注信息技术比较强的学生,如果他们对编程和动画制作等方面产生了很浓厚的兴趣,需要对他们采取个别辅导,使这类学生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

(2)分组教学。小组学习方式给予学生自主合作的机会,可以培养学生的竞争合作意识。在教学过程中,一些学生可以短时间就接受教学内容,并且可以熟练操作,当前的教学内容和进度已经无法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他们希望教学进度快一点。但是还有一部分学生无法掌握教学内容,他们希望教学进度慢一点。新课程改革强调课程教学的有效性,渗入到学生的认知世界当中,通过自主合作学习,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获得深刻的体验。教师需要进行观念的转变,要相信学生的能力,教师需要作为组织者和引导者,将无形资源充分发挥出来。当完成一个软件学习之后,需要创设分组活动的具体题目,例如当学习幻灯片的制作之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让他们介绍一座喜欢的城市,进行合理的分工,包括记录和搜索以及整理,使每个人都有自己需要完成的工作,从而合作成一个作品,每个小组推荐一个讲解员,对自己小组的幻灯片进行讲解。

3.教师要重视课堂教学

(1)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利用任务驱动法,让学生可以实现自主探究和实践操作。学生通常都不喜欢信息技术教学的理论知识,对于实践性比较强的教学活动,需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利用多种学习形式,将其操作的效果进行增强。在学习抽象的理论知识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利用任务驱动法,将学生的主体性突出,教师需要给予适当的点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使课堂教学得到优化,从而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使高中信息技术质量得到有效的提高。

(2)精心设计课堂任务。信息技术课堂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就是教师设计的任务,教师需要设计出符合情境的任务,让学生可以主动地将任务完成,体验到教学任务当中存在的情感,使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提高。创设教学任务需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尽量设计与学生实际生活有关的任务,吸引学生参与到活动当中。

通过以上综合的论述,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当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因此需要实现课程改革,进行应变调整,使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得到丰富和优化,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作者单位:湖南省道县第一中学)

上一篇:新课改下高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分析 下一篇:爱上音乐巧学乐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