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青花梅瓶研究浅析

时间:2022-09-07 05:57:22

明代青花梅瓶研究浅析

[摘 要]梅瓶种类繁多,器型多变,纹饰精美,题材多样,文化内涵丰富,可谓是明代制瓷业的一个缩影。我们对梅瓶形制、色彩、器型、文化内涵等方面的研究,不但可以见证明代制瓷业的发展,见证历史的兴衰,梅瓶本身蕴含的丰富的时代文化更是我们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新

一、明代青花梅瓶研究的意义

梅瓶兴于唐,盛于宋,经元至明达到鼎盛,明代“官搭民烧”“官民竞市”更是将明代制瓷业推向了新的高峰。其精湛的工艺,流畅的线条,精美的纹饰,丰富的文化内涵使得梅瓶的制作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造就了美轮美奂的艺术瑰宝,为后世留下了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谈及梅瓶,桂林明代梅瓶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自朱守谦洪武三年(1370年)受封起,至顺治七年(1650年),靖江王共存世二百八十八年,传十一世,十四王,其中有十一任王死后葬于桂林东郊尧山靖江王陵1,靖江王与明朝共始终。靖江王陵、王室宗亲、大臣等墓多集中于桂林东郊尧山,梅瓶是一种尤为重要的随葬明器,现藏于桂林市博物馆的梅瓶达300件之多,举世罕见。桂林梅瓶种类繁多,器型多变,纹饰精美,题材多样,文化内涵丰富,可谓是明代制瓷业的一个缩影。一个朝代无法避免盛极必衰的命运,梅瓶作为手工业产品的代表,同时也见证了明代制瓷业的兴衰。青花梅瓶在研究明代制瓷业发展以及明代文化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学术史回顾

兼具实用性和装饰性为一身的青花梅瓶,以其优美的造型,丰富的纹饰广受欢迎,可谓瓷中奇葩。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相继有不少明代墓葬被发现发掘,随着考古工作的不断深入,梅瓶研究方面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

梅瓶的称谓第一次出现是在民国时期许之衡《饮流斋说瓷》(2)中记载“梅瓶,口细而颈短,肩极宽博,至胫稍狭,抵于足则微丰,口径之小仅与梅之瘦骨相称,故名梅瓶也”。而冯先铭(3)先生则认为:“梅瓶”一名晚清时始出现,说它因为适于插梅花,这是没有什么根据的”。陆鹏亮在《梅瓶名谓考》(4)一文中通过古籍、画作与古诗的中的信息,提出梅瓶名谓在康熙时期就已经形成,且为“梅花瓶”略称。由此可见关于梅瓶称谓来源尚无定论,故需深入研究。

明代青花梅瓶的研究还有所欠缺。《明代景德镇梅瓶造型与装饰研究》(5)作者注重对明代景德镇梅瓶的造型及装饰的风格特点进行研究。主要分析了明代梅瓶造型特征,探讨了其装饰特征以及当时政治文化等方面对装饰艺术的影响。优秀硕士论文《中国古代陶瓷梅瓶造型与装饰研究》(6)作者主要从美学角度对梅瓶的造型、装饰;梅瓶功能的演变过程,艺术风格的成因,审美取向对梅瓶的影响,外贸文化交流的影响;梅瓶酒文化,丧葬文化,宗教文化等的文化积淀等做了研究。

《中国古代梅瓶的设计艺术思想》7作者以秦大树指出梅瓶的作为容器、插花和陈设的功能为指导,比较了宋、元、明时期梅瓶的造型艺术,对古代梅瓶设计艺术思想做了研究。《靖江王国与梅瓶》(8)主要论述了桂林梅瓶出土数量、运送途径、使用情况以及保存与墓葬形制的关系等几个方面。《南京明代贵族墓葬出土梅瓶研究》(9)论述了明初定都南京,明成祖朱棣1421年迁都北京,南京仍作为陪都的历史。并通过南京明代贵族墓葬出土梅瓶的研究,对墓主人的身世作了合理的分析。

《广西博物馆馆藏出土的明代青花瓷器初探》(10)作者对广西出土梅瓶做一下几点研究:青花梅瓶的纹饰吉庆含义、尺寸、青花发色、胎质做了分析;对广西梅瓶出土分布的成因做了较为详细的研究。

《桂林出土瓷梅瓶研究》(11)从桂林馆藏梅瓶的出土历史背景,出土梅瓶的源流以及质地、时代、器型、釉色、纹饰的方面做了研究。从对桂林馆藏梅瓶时代的研究中可知,桂林梅瓶虽多但并不是明朝每一个时期的都有,不能更好的展现明一朝梅瓶的特点。《梅瓶的起源与发展》(12)作者把明代梅瓶分为三期,永乐、宣德为明代前期,成化、弘治时期,嘉靖、万历时期,对梅瓶胎质、纹饰、造型等方面的典型器物做了研究。《明代梅瓶的使用》(13)作者结合历史典籍记载对梅瓶由酒具到插花过程的转变进行了研究。

三、小结

综上所述,以往对于明代青花梅瓶的研究主要是在某一个层面上或者对某个地区的出土梅瓶着重研究,缺乏综合性的研究,而明代青花梅瓶这种具有代表性的器物,其蕴藏的深厚的文化内涵还需从不同的视角去研究。

注释:

(1)张阳江:《桂林出土瓷梅瓶研究》,《南方文物》2000年第4期。

(2)熊寥主编:中国陶瓷古籍集成:注译本[M].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1

(3)冯先铭主编:中国陶瓷[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12。

(4)陆鹏亮:梅瓶名谓考[J].《上海博物馆集刊》2005年第10期。

(5)冯丽娟:明代景德镇梅瓶造型与装饰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2.

(6)邹玉雪:中国古代陶瓷梅瓶造型与装饰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7)朱广宇:中国古代梅瓶的设计艺术思想[J];大连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8)曾祥忠、易仕敏:靖江王国与梅瓶[J];《南方文物》[2000年04期.

(9)程晓中:南京明代贵族墓葬出土梅瓶研究[J].2000年?09期.

(10)于凤芝:广西博物馆馆藏出土的明代青花瓷器初探[J];景德镇陶瓷;1994年01期.

(11)张阳江:桂林出土瓷梅瓶研究[j].《南方文物》2000年第4期。

(12)徐林娇:《梅瓶的起源与发展》,《陶瓷研究》第16卷第4期2001年12月。

(13)王光尧:明代梅瓶的使用[j].《南方文物》2000年第4期。

作者简介:第一作者:熊爱云,女,学士,主要研究方向,文化遗产保护;柳江县文管所,中级职称;第二作者:王普生,男,1982年2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宋代瓷窑和文化遗产保护;

上一篇:地契承载的丰厚历史信息 下一篇:浅议档案管理的收藏保护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