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规则被破坏后的指导策略

时间:2022-09-07 03:34:20

游戏规则被破坏后的指导策略

今天的游戏活动是运球,是继球的多种玩法之后的一节延伸活动,应孩子对玩球的渴望,我决定再带领孩子探讨一下,以满足孩子对玩球的欲望。在活动前,我刚拿出球给孩子讲解活动目标时,几个小朋友就摩拳擦掌,并声称今天的冠军非他们莫属,为了决出今天真正的冠军,赛前我和小朋友协商制订了比赛规则:要用身体的各个部位夹球,不能用手扶球,如果发现违反规则两次取消比赛资格。

游戏开始了,两队的小朋友兴致很高,动作也很敏捷,眼看有一队的小朋友就要获胜。也许是冠军对他们的诱惑太大了,这时一个叫轮轮的小朋友为了夺得冠军而出现了犯规行为,只见他用手偷偷地扶着球,快速地前进着。“轮轮,你违反了比赛规则。”轮轮吐了吐舌头,马上把手拿开了。

也许是两个小朋友配合的不够好,那球好象特不听使唤,只见他再次用手扶住了球。“轮轮,你破坏了游戏规则,运动员是不可以这样没有纪律的,你被取消了比赛资格。”我快步走到他的跟前用不容置辩的语气说。

轮轮看了看我,用乞求的眼神一边望着我,一边说:“老师,让我再玩次吧。”

“不行,你早知道了游戏规则,可你现在已经两次违反规则了,因此,你今天的比赛资格必须取消。”

“不,我就要玩。”只见他一边说,一边坐在地上搓着脚大哭起来。哭声引来了不少看热闹的孩子。

“轮轮,你怎么可以这样,你可是个大班的孩子了,大班的孩子是不应该这样的,敢做敢当那才是好孩子,快站起来。”

“你不让我比赛,我就不起来。”孩子们在一边捂着嘴偷偷的笑。

很快孩子越围越多,一言不发地看着我们俩对峙着。

面对孩子们不同的目光,我强忍着心头的怒火,心想:如果这次不给你点教训,让你遵守规则,那下次还会旧事重演,也许别的孩子也会上演类似的节目,于是我说:“既然你这样不听话,你就坐在那里吧,相信小朋友也不会喜欢你这样子的。走,孩子们,咱们继续来比赛。”

看到我态度如此坚决,他很快地从地上爬起来,并跟我说:“老师,我错了。”看到这里,我马上跟小朋友说:“看,轮轮呀知错了,就是吗,知错就改,这才是老师心目中的好孩子呢。”

虽然看似一场风波平息了,但我知道,轮轮心中的结肯定还没解开,于是我摸着他的头,耐心地给他分析了整个事件中他的所作所为,让他真正明白自己的错误。

分析:

从这次发生的事件中不难看出,孩子有时为了争强,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违规行为,而当轮轮因违反规则而被取消比赛资格时,刚开始他想用乞求来取得老师的原谅,见乞求无效时,继而用哭闹的形式来达到自己继续游戏的目地,这足以证明自己想玩的游戏对孩子是何等重要,也可以看出孩子的自我中心意识是多么强烈。这样的孩子在家里也一定用如此的方式要挟家人,以此达到自己的目的。孩子虽然小,但他们也有羞耻心。就像今天的这一幕也许就是他最后的绝招,但老师并未因孩子有这样的高招而继续纵容孩子的任性,因为这样做会让其他孩子故技重演,从而产生违反规则没什么的想法。老师态度的坚决,给了孩子无形的压力,从而让孩子知道自己确实错了,并接受取消比赛的惩罚。最后老师及时的肯定与耐心教育,又是对孩子的一次心灵洗礼,从而让所有的孩子懂得在比赛规则面前要人人平等。

启示:

(一)规则制订的重要性

游戏是孩子最喜欢的一种娱乐活动,它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犹为重要。但在游戏时会产生很多冲突。个别孩子常常会为了自己喜欢的玩具,可以不达到目的不罢休。所以在游戏活动之前,必须跟孩子 协商制订出游戏规则,让规则制约着孩子以保障孩子正常游戏。

(二)说做一致

规则制订后,教师一定要按照规则办事,让孩子切实知道违反规则后就应受到惩罚,否则规则会失去意义,“言必行,行必果”这是做人做事最基本的原则,从而给孩子树立言行一致的榜样。

(三)惩罚要适度,时机要抓住

事实上,孩子都想做老师心目中的好孩子,只是他们自我约束的能力差,因此会做错事情,但对孩子的错误,老师的惩罚要适度,并且不能因为一点小小的错误就把孩子批评的一无是处,教师要明确地告诉孩子错在哪里,以后注意改正就行了。

孩子犯了错误后,教师要尽快地为孩子指出,不能拖延时间,因为孩子年龄小,如果时间一长,孩子对所犯错误印象不深,甚至有时会忘掉,这样再去批评就收不到应有的效果。再有对孩子惩罚不能时间太久,那样会挫伤孩子,从而错失教育孩子的最佳时机。

(四)及时肯定孩子

孩子做了错事改正后,教师首先要拿出表扬的武器,及时地给予孩子肯定与表扬,让孩子知道:知错就改的孩子也是老师心目中的好孩子,从而督促孩子改正错误,帮助孩子建立自信。

(五)心理疏导很重要

面对爱耍赖的孩子,除了想办法让孩子意识到“耍赖”是不好使的,还一定要做好后续工作,即做好孩子的心理疏导。教师可以通过个别交流、集体讨论、讲故事、耐心开导等方式,有意识地告诉孩子一些基本的为人处事的道理,让孩子学会用合适的言行举止表达自己的意愿。

上一篇:农村流动人口子女心理健康问题的分析与解决对... 下一篇:团结撑起一片美好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