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网络环境下的外语口语教学

时间:2022-09-07 03:02:15

浅谈网络环境下的外语口语教学

【摘 要】网络教学的研究目前还不成熟,对网络环境下的口语教学的研究更是寥寥无几。本文分析了影响口语教学的一些因素,提出了口语教师在教学中应采取的一些方法。

【关键词】网络教学 理论基础 影响因素 口语 教学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也为新的教学模式的出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的教学模式逐渐被以网络技术为支撑的网络教学模式取代。网络教学能够利用网上的资源来创造一种丰富多样、生动有趣的教学形式。

口语一直都是中国学生学习外语的一大弱点。虽然教育部门和教师都很重视此现象,但很多学生的外语还是没有摆脱哑巴外语的尴尬局面。新的教学手段的出现无疑改变了这种局面,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提供了一个契机。目前有一些学者对网络教学进行了探讨,但对网络环境下的口语教学研究却寥寥无几,所以有必要对网络环境下的口语教学进行研究以及对在一线教学的口语教师有所启发和帮助。

一、影响口语教学的一些因素

(一)自卑心理:有些学生由于自己的基本功不是太好,缺乏自信心,不敢开口说外语,躲避或放弃很多宝贵的实践机会。从而陷入越差越不敢练,越不敢练越差的恶性循环。

(二)焦虑:焦虑与不安、失意、自我怀疑、紧张等不良习惯有关( Amold,1999)。由于学生担心自己的口语不好可能会受到同学的嘲笑,害怕在交流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低级的语法、语用错误而在同学中间留下笑柄,焦虑程度的增加使焦虑心理成为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一个巨大的精神障碍。

(三)抑制:抑制(inhibition)是个性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个体采取防范手段保护自我而表现出的焦虑(Ellis,1994,肖珑,2002)。这些因素如果得不到教师的合理的调控将会成为学生口语学习的主要的精神障碍。

(四)动机( motivation):动机是激励人去行动的心理动因,是个体发动和维持自身行动的一种心理状态。人的各种活动都受一定动机的支配,学生的学习也不例外。

善于交流并不等于口语一定非常的好。语言基本功的好坏对口语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有着很大的影响。如果一个学生语音不准,词汇贫乏,语法不精,那么他们就很难能说出一口流利、标准的英语。

文化差异的影响。过多的老师把语言的学习停留在语言的知识这一层面,把精力过多的倾注于词、句子结构和流利程度上。尽管有些学生基本功比较扎实,口齿伶俐,但在同国外交流时还常常闹出各种各样的笑话。这归根究底还是由于一些教师对文化知识的注重程度不够造成的。

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以及师生关系都会对口语教学产生一定的影响。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核心填鸭式的教学不可能吸引学生的兴趣,也不可能适应网络教学的需求。单一的说教、枯燥的训练极有可能让激情万丈的学生感到心灰意冷。

二、网络环境下口语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综合口语教学的特点、我国口语教学的现状、口语教学应遵循的理论基础以及影响口语教学一些因素,我们认为在进行口语教学时,教师除了提高自己的基本教学技能之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用外语通过e-Mail、QQ、BBS和MSN等同老师、其它同学或国外的朋友进行交流或聊天,看外语影视,外语电台节目等形式循序渐进的锻炼口语表达能力。由于利用网络进行交流,交流双方的身份都是隐蔽的,大家可以畅所欲言,胆怯、自卑、焦虑等一些不利于口语提高的因素都被抛掷九霄云外。多媒体网络强大的信息为口语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除了大量语音纯正的语言素材,我们还可以得到许多真实情景的影像资料。例如:有些网站有一些关于语音、语调的练习栏目,有的网站提供了关于外国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风土人情等方面的栏目,而这些资料是对没有出国学习外语的学生来说是一个珍贵的资源,不但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培养学生的语感。

(二)在涉及到中西文化差异的时候,教师要及时补充西方社会的风俗习惯,道德规范的方面的知识。教师可以通过影视、音乐等资源来加强学生目的与对文化内涵感性理解。此举不但可以让学生避免将来和外国人交流时由于文化差异而引起的种种,还可以培养学生对目的语文化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网络交流的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虚拟性。大家感觉好像是和机器机型交流,学生有时会感觉有点虚无缥缈。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科学合理地安排、组织各种活动。口语课上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以及练习的主题采用朗读、复述、背诵、讨论、表演、辩论、配音等生动有趣的活动。有利于消除学生的焦虑、抑制心理,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

(四)教师要有学生是主体这一教学理念。教师应给予学生更大的选择空间,让学生自己通过发现、探索提高自己的口语水平。学生可以选择自己独立学习或小组学习,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学习的进度做相应的调整。但是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一定的监督和督促。

(五)教师对学生要有充分的认识。在话题的选择上要注意选择那些学生感兴趣的,熟悉的话题,而不要选择那些偏僻的,深奥的话题,以至于学生说过两句之后就无话可说。教师可以从报刊杂志上选择一些新的材料,也可以通过影视资源向学生展示一些最近发生的国内外的一些大事,让学生对此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Krashen(1981)认为只有为语言学习者提供大量可以理解的语言输入,其中包括高出学生现有语言认知主义学习才能对语言学习者的语言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教师在选取多媒体或网络资源的时候要尽量选择那些略微高出一点学生水平的素材。

网络教学自出现就给英语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也给口语教学开辟了新的天地。但是由于网络教学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对网络环境下的口语教学方面的研究还很少。如何较好的利用网络来服务于教学这一问题需要更多的学者去研究和探索。我们的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尝试性,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其中的一些观点仍然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参考文献:

[1]胡建Z.Dorney的外语学习动机三层次说与口语教学[J]山东外语教学2002(1)8-11.

[2]肖珑非智力因素与英语口语教学江西社会科学2002(12)134-136.

[3]张慧惠,朱乐红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与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07(1)90-92.

上一篇:浅议幼师计算机教学改革 下一篇:浅谈信息课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