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制造与检修专业师资培养方案的设计

时间:2022-09-07 12:30:27

汽车制造与检修专业师资培养方案的设计

摘 要: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给师资队伍建设带来了挑战和机遇 ,师资队伍建设是保证学校教育水平提高和学校事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中之重, 建设一支既适应职业教育, 又能实现高效运转和良性循环的师资队伍是我们努力实现的目标。文章针对目前我校汽车专业师资的具体情况,对汽车专业师资队伍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分析,并对我校师资培养的方案进行探讨。

关键词:职业教育汽车制造与检修专业双师型师资培养方案

中图分类号:F407.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近年来,随着我国职业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大,汽车制造与检修专业作为国家指定的四个紧缺性技能人才专业之一而得以迅猛发展。由此产生的快速增长的生源数量与师资队伍建设相对缓慢之间的矛盾必然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尤其在当前职业教育普遍推行工学结合课程模式的情况下,课程培养目标不再仅仅是培养未来作为“工具”的技术工人,而是在各个社会领域里具备技术设计和创造的潜在能力参与者。这就对专业教师的综合职业能力提出极高的要求。以笔者所在的湖北省机械工业学校为例,随着报读汽车制造与检修专业学生的逐年递增以及汽车高新技术的大量使用,对拥有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素质专业教师的数量要求也越来越多。新入职的专业教师尽管具备较好的理论基础,实践能力却相对薄弱,普遍缺乏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距离高综合素质的要求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尽管许多职业学校已经非常重视专业教师实践能力的训练,力图通过企业实践等途径提高教师综合职业能力,然而实际效果并不理想,频繁的企业实践甚至引发了部分教师的抵触情绪。究其原因,则是教师实践能力培养模式并不完全符合人的职业能力成长规律所致。

汽车专业师资来源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职业院校师资的来源主要有六条途径:一是直接从本科院校公开录用本科生、研究生。他们基本具备当教师的条件,这也是一条主要途径。来自于各高校能带来各校的风格和特色, 扩大了各专业的社会信息量。但是, 目前本科院校教学质量参差不齐,培养体制等原因,再加上工科性质毕业生没有经过专门的教育学理论和心理学理论的学习, 专业实践经验和教学基本功相对薄弱, 需要进一步培养。而师范院校毕业的学生,虽然懂教育学、心理学,但缺乏必要的专业理论知识,很难在短时间提高专业教学能力,虽然目前存在一些工科性质师范院校,破解了高校毕业生从事职业教育的难题,但他们均缺乏实践经验,仍然难以胜任汽车专业的教学工作,需要进一步培养。从这几年我校引进青年教师情况来看,确实存在此类问题,而且大多数汽车专业青年教师就业观念存在很大误区,不情愿将教师当做第一职业,比较看重薪酬待遇,心浮气躁,学校很难留住人。二是从企业中调入有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或兼任专业课教师和实训指导教师,他们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经验,但他们也缺乏教育理论知识和教学实践经验,教学基本功、专业理论尚需进一步强化。我校也有许多专业教师是从企业调入,虽然实践能力很强,但大多数教师教学基本功薄弱,表达不清楚。三是从同类高校借调,这算是一条捷径,但也带来许多问题,我校在这个问题上也比较慎重,在汽车专业师资紧张局面下,也仅仅是以兼职教师身份聘请湖北理工学院汽车专业教师来我校上课,同样是工科,但许多聘请的教师也难以胜任职校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往往聘请过来承担专业技术基础课教学任务。四是建立社会兼职队伍。在行业内聘任兼职教师既现实, 又可行。通过他们与校内教师的交流能及时了解企业的发展动态, 由于他们了解建设一线对人才的知识和技能的要求, 可为专业调整、课程设置提供可靠的信息, 这支队伍对校内师资队伍起了重要的补充作用。但是, 他们不熟悉教学业务, 加上工作的不稳定性, 会给教学工作带来不便。我校聘请了楚天技能名师若干名,还专门设立了办公室,但从实际效果来看,并没有发挥想象中的作用,主要原因是工作的不稳定性,只能起到专业建设指导作用。五是,有计划选留少数优秀毕业生经过进修后担任专业课教学或实习指导工作,这也只是特殊时期举措,他们多数担任实践教学工作,其专业理论,实践能力及学历都需要提高。六是部分教师经是由其他专业转岗而来,这种情况多数由师资结构优化或专业调整需要而出现的,都需要对他们的专业知识和相关实践能力进行培训。我校交通工程系成立之初,就面临结构调整问题,也转岗部分相近专业教师到汽车专业,如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应用电子、电气自动化专业转岗汽车机械、汽车电子,由于专业相近,又懂教育教学理论,稍加专业培训,就能起到良好的效果。

汽车制造与检修专业师资培养方案

师资培训是职业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一项主要工作,人才培养方案中就包括师资队伍的建设,职业教育就是培养合格人才的过程,师资能力就直接决定了人才培养的质量。针对纷繁复杂的师资来源,如何提高师资教育教学水平就是摆在每所职业院校面前的一大难题,根据我校汽车制造与检修专业师资的现状,设计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师资培养方案尤为重要。

首先在师资培养目标上定位为培养汽车制造与检修专业双师型教师。而目前在双师型概念上就存在许多争论,并且双师型教师培训模式倾向学术化,培养过于形式化。很多职业学校的教师认为所谓的培训就是走个形式,是学校下的一个任务,而校方也是一种默认的态度,所以很多院校在对教师培训上,表面上看是很严,实际上很松,再加上很多培训基地的培训质量欠佳,缺乏监控制度,所以现在的很多培训都是走走过程,真正学到东西的很少。加之投入培训经费不足,大部分教师无缘参加培训,再加上校企合作机制欠完善,教师下企业锻炼,难以接触真正的技术工作。所以要解决双师型教师培养难题,就必须创新培养方案。

其次在教师专业能力培养内容上,必须以职业岗位能力主线。

通过组建课题组,进入汽车制造与检修企业、4S店进行实地调研,提炼出企业的10种主要岗位:机动车维修企业负责人、机动车维修技术负责人、机动车维修质量检验员、机修人员、电气维修人员、钣金(车身修复)人员、涂漆(车身涂漆)人员、车辆技术评估人员、机动车维修业务员、机动车维修价格结算员等,根据主要岗位对人的知识、能力、素质目标要求,转化为对学校教师的要求,首先弄清楚了第一个问题,老师应该教什么,也即自身必须具备的岗位能力要求是什么的问题,针对岗位要求来组织教学。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细分学习领域,分为职业基本能力学习领域和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学习领域、职业综合能力、职业能力发展领域。教师进行角色转换,要教好学生,教师首先要具备各领域的专业能力。

在培养方式上,有计划、分层次、逐步推进、成长和激励相结合,最终实现教师人生价值。

1、对于新引进和内部培养的35周岁以下青年教师,通过使其承担汽车专业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加深对专业的理解,同时,要求2-3年内利用业余时间重修汽车专业所有课程,并了解最新的汽车技术,拓宽专业教学思路;要求观摩中年教师理实一体化教学过程,理实结合,保证校内实训室周4学习课时,形式不限,并要求完成汽车维修工(高级工)技能考证和机动车驾驶证考证任务。另外加强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学习,为胜任技术核心课程教学做准备,培养方式以内部培训为主。

2、中年教师培养通过教学和外培相结合,定期安排下对口企业进行实践锻炼,按要求完成科研任务。在教学方面,让其承担技术核心课程教学,能单独进行汽车行驶系检修、传动系检修、转向系检修、电控发动机检修教学,并要求在5年内考取汽车维修技师资格证。从中年教师中培养专业带头人、专业负责人、骨干教师,组建专业教学团队,不断修正人才培养方案。

3、在老教师方面,更多的是起传、帮、带的作用,实现自身更高的价值。一是汽车实训基地的管理工作,负责专业设备的维护工作;二是负责技能大赛的组织、培训、带队工作,且每学年内安排平均4课时的整车实训任务;三是负责社会服务工作,根据贡献大小给予不同形式的奖励。

总之、汽车专业师资培养非一日之功,必须根据师资培养方案扎扎实实的坚持落实下去,只有真正抓好了师资培养的问题,才能彻底化解职业教育教学质量不理想,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1]王勇,王宏宇.造就”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构建能力教育体系的关键[j].职业教育研究,2005,(5):23-24.

[2]曹广辉 赵晓峰 高职师资培养途径的探讨. [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2 ,( 1 ).

[3]蔡北勒.多层次构建汽修专业教师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探讨[J],2012(3)

[4]支丽娟.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策略研究[D].兰州大学,2009

上一篇:装修施工企业的精细化管理 下一篇:建筑施工质量的因素及节能技术控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