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震也是一次残忍的挫折教育

时间:2022-09-07 10:53:41

大地震也是一次残忍的挫折教育

一场瞬间让数万人消亡的大地震给社会带来了沉痛的倒退,让整个世界和中华民族都陷入了山河呜咽、悲伤如云的心理破碎中。凝望汶川,痛定思痛,笔者更愿意用残忍的挫折教育来进行精神升华和沉痛思考。

正是这种万民沉痛的社会性悲伤,才更能促使我们对平常平淡阳光下的幸福表情无比留恋,对父母亲情、社会亲情无比怀想。曾经有过的精神冷淡、表情冷漠、思维迟钝、自以为是,不懂得体恤、不懂得感恩、不珍惜生活以及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等极端自我,都能得到自觉及时的修正,取而代之的是抗震救灾现场的诸多可歌可泣的精神壮举和灾难中的勇敢、坚强、无私:华西中学初二(3)班班长在地震来临时背起患有心脏病的同学,“快,我背你,我们一起走!”一名男学生的伤势严重一点,男学生却坚持说:“你们先救她!”让救援队员惊奇的是,女学生则说:“不,先救他,他的情况比较重!”废墟中的孩子对正在营救他们的人呼喊:“叔叔阿姨快出去,这里危险!”废墟中不满7岁的小姑娘任思雨下半身沾满鲜血却没哭喊:“叔叔,我不怕,你们不要担心。”有孩子为了救助同学而自己被墙壁压成重伤;有孩子自发将写有“你们辛苦了”字样的纸牌举起来,向和志愿者表示感谢。这都成为一道特殊的“坚强、感恩风景线”。

而平时,我们是不愿意,也很反感进行此类挫折教育的。尽管教育界对挫折教育呼声很高,认为这是孩子成长的精神营养,可在实际生活中和教育行为中,很多人为制造的生活体验、下乡体验,都会被家长弄成了“下乡秀”,孩子们得到的所谓挫折其实就是一次“变相旅游”。所以,很多孩子的精神思维仍停留在童年水平,而缺乏深沉凝重、厚重博大的社会情怀和人文底蕴。

而当灾难性挫折成为无法逾越的精神大山的时候,我们就不得不去跨越它,人应该具备的潜能和置于死地而后生的善的潜力得到了极大的挖掘和释放,社会真诚、爱戴呈现井喷状生成,社会同情心和守望相助的慈善情怀得到高度张扬,精神强壮成为毋庸置疑的精神底线。残忍的灾难性的挫折教育,将死亡、哀悼、公益、慈善、勇气、责任等时代稀有品质纳入孩子们的思考空间,引导他们发展社会性思维,培养敢于担当的气概和粉碎挫折、战胜苦难的斗争精神。所以,有大人说,孩子们在经历了这场灾难后,成熟、懂事了很多。这种残酷经历从另一个层面理解,恰恰成了我们修正自我、彻底反思的“残酷性动力”。每个社会人都会对灾难进行深入思考,学生们当然也不应被排斥在外。灾难是不幸的,可他们战胜灾难成为坚强的化身,这又是非常令人欣慰的。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这场灾难对于消解孩子的娇骄二气,是积极活跃的震撼性元素。风和日丽让更多孩子养成了严重的惰性,幸福感不强,而今天,这种现实的残酷、生命的顿时消亡会逼迫他们进行对生命和生活的思考,从而以乐观上进、积极的姿态投身到未来生活,收获巨大的精神进步。而这,正是当今教育最需要纠正,而现实教育又最无力挽救的软肋。提醒孩子们用深沉凝重、厚重致远的情怀关注社会、人生、灾难和痛苦,无疑是最形象、最生动和最感人的教育机会。

挫折就是要敢于摔跟头,就是要弄得鼻青脸肿,因为只有这样,当事人才能得到醍醐灌顶的精神震撼,得到发自内心的痛改前非。但愿这一场灾难性的挫折教育,能够让我们真正静下心来进行认真反思,修正我们情感冷淡、急功近利、心浮气躁的人性缺点,复苏我们的真诚、热情,为精神发展、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提供更多优良的动力支持!

上一篇:房产大亨的义捐身影为何渺小 下一篇:从柏杨的悖论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