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参与兴趣 优化课堂教学 提高学生自我学习能力

时间:2022-09-07 09:49:39

激发参与兴趣 优化课堂教学 提高学生自我学习能力

摘 要: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巧妙设计导言、充分利用教具和培养学生竞争意识,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要采取各种手段,优化学习过程,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逐步提高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参与兴趣 课堂教学 自我学习能力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2(c)-0083-01

课堂教学是学生掌握知识和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最佳手段。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发挥其主导作用。教学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变学会为会学,积极参与教学。要使学生全身心地参与教学,必须充分调动其参与的积极性,使之乐于参与,这就要优化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提高自我学习能力和教学质量。

1 激发参与兴趣,提高自我学习能力

1.1 巧妙设计导言,激发参与兴趣

教学之道,贵在善导。儿童的好奇心极强,思维比较活跃,如果老师课前能巧妙而恰当地设计导语,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如在讲授“分数的性质”一节时,可以这样设计导语:中秋节当天,妈妈买了三块大小一样的月饼给三个孩子吃。妈妈先把第一块月饼平均切成4块,分给老大1块。老二见了说:“太少了,我要2块。”为了满足老二的要求,又分的公平,于是妈妈把第二块月饼平均切成8块,分给老二2块。老三见老二要了2块,就抢着说:“妈妈,我要3块。”于是妈妈又将第三块月饼平均分成12块,分给老三3块。那么,这三个孩子哪个分得的多呢?你们想知道吗?为了弄清这个问题,同学们的情绪马上高涨起来,对本次课所要学习的内容马上有了兴趣。然后老师趁势打铁,出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这样,课前便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产生了参与的动机,学生始终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较成功地完成了教学目标。

1.2 充分利用学具,激发参与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联系起着两方面作用,手促使脑得到发展使之更加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之变成创造的、聪明的工具,变成思维工具和镜子。”充分利用学具,也能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例如在“三角形内角和”教学时,在课前分别让学生剪出形状、大小不同的三角形,再生用量角器量出每个内角的度数,然后算一下每个三角形内角和是多少度。通过画、剪、量、算这一连续过程,使学生初步掌握了三角形内角和是180°这一性质。此时学生急于证明自己的结论是否正确,教师要把握这一最佳时机,安排学生动手剪一剪,看同一三角形剪下的三个内角是否拼成一个平角,通过剪拼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无论三角形的大小、形状、位置如何变化,其内角和总是180°。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掌握了抽象的数学理论知识,学得积极主动,思维随之展开,兴趣随之激起。与此同时,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同步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参与能力和发现问题能力。这样的教学过程学生参与的兴趣浓厚,积极性较高,参与的效果好,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同时也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1.3 培养竞争意识,激发参与兴趣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竞争意识,激发参与学习兴趣,使之具有创新观念和能力。如在巩固练习这一环节,要充分利用这一机会,将学生分成小组或独立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老师布置的相关练习题,看哪个同学最快并准确地解决问题,哪个组完全正确的比例高。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全体学生参与进来,激起了上进心,创设了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有一个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能亲自去体验成功的感受,树立坚强的信念,提高了课堂参与兴趣和团队意识,促进不断进取。

2 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自我学习能力

2.1 优化课堂教学的核心

要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关键在于怎样优化课堂教学,其核心就是优化学习过程。学生有了预习和复习的准备,有了导入的推陈出新,认知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这时要选择适当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掌握新的学习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必须优化课堂教学,使之掌握学习方法,变多教为少教,变少教为不教,使学生变成学习的主人,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变桎梏为舞台,变腐朽为神奇,提高教学质量。

2.2 优化课堂教学的途径

小学生获取知识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抽象认知过程,或是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推理过程。因此,教师必须研究学生的心理,把握认知规律,采取适当的手段优化课堂教学。优学必须优教,优教必须优学,将教与学有机结合起来。

学生认识新知识,从本质上说是认知过程。小学生处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的过渡阶段。许多情况下获取知识属于机械性记忆,要经历感性过渡到理性的学习过程。为了使学生理解掌握抽象知识,有经验的老师应为学生提供具体形象的感性材料。通过演示、操作等方法,引导学生观察,激发其学习动机,使之学会迁移,最后达到会比较、综合,最后掌握抽象的理论知识。如教一个数学知识进场要将其分成组成部分,然后再将其整合到一起成为一个整体,这就是分析、综合的有机过程。任何一个数学概念都是对具体事物进行抽象演绎和概括后形成的结果。如在一个方框内画7个三角形,5个圆,3个正方形,引导学生整体观察方框内有几种图形,各有几个。通过观察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渗透现代集合的思想。

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决定了其学习过程要先有所感,才能有所思,最后达到有所感有所知。所思是手段,目的在于所知。按照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只有积累了一定数量和程度的感知材料,就会自然开始抽象思维,才能达到理性阶段,所以尤为重要的是如何组织感知过程。因此,有经验的教师能根据具体情况优化课堂教学,抓住学生记忆的不同阶段,因势利导,深入浅出地为学生提供适宜的感知材料。应妥善处理感知材料的比例、鲜明的程度和程序的安排,做到匠心安排,以趣渲染,以味烘托,使课堂气氛多姿多彩,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如为了让学生理解余数必须比除数小的道理,可组织学生利用简单教具演示分苹果的过程:分别出示9、10、11和12个苹果,每4个分一盘,分别可分几盘余几个?按照每4个分一盘的题设条件,分2盘时分别余下2、3、4个苹果。进而要追问学生,剩下的2、3、4个苹果还够一盘吗?为什么?由此学生可感思,每4个苹果分一盘,余下的2个、3个均不满4个,不能分为一盘;余下的4个正好分一盘就成了3盘。教师在逐渐形成的板书中,用不同的颜色或图案将除数与相应的余数标示出来,组织学生比较除数和余数的大小关系。这样教师不用泛泛的语言,只用简单的板书,化难为易,花费较短的时间使学生深刻理解了除法中余数必须小于除数的道理,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上一篇:KX―21血细胞自动分析仪法与细胞涂片染色法对... 下一篇:分析肺结核病区医院感染危险因素与预防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