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TPR教学法的小学英语课堂设计与实践

时间:2022-09-07 09:01:57

基于TPR教学法的小学英语课堂设计与实践

【摘要】TPR是Total Physical Response的缩写,中文译为全身反应法,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Asher提出,这种教学法旨在通过做动作来学习英语,让学生在做中学。因为做动作能在孩子脑海中形成深刻的印象,孩子学习的过程可以通过回想动作来实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基于一定的心理学、语言、学习理论,这一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幼儿园及小学中。本文通过研究TPR教学法设计的合理性,提出符合实践的应用方法,提高小学英语课堂设计与实践的科学合理性。

【关键词】TPR教学法 小学英语 设计与实践

一、前言

记忆痕迹理论是TPR教学法的心理学基础,因为只有保留一定的记忆才能回想起学过的知识,而相比单纯地学习,用身体对其所学的内容进行反应会在学生脑海中留下更为深刻、持久的印象,更容易将学过的内容记起。其次基于发展心理学理论,儿童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身体反应是先于语言的,这意味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首先是有相应的身体反应,其次才有相应的语言反应,因此TPR教学法的应用是符合孩子学习与发展特点的,在小学英语教中有推广的意义。

二、TPR教学法设计的合理性探究

1.听说先行,符合语言学习特点。TPR教学法的最大的特点是先让学生熟悉相应的指令语言,进而学习模仿这一指令语言配合动作做出反应。例如教师说stand up,学生必须根据这一指令站起,并同时模仿学习教师发出的指令,先听,后做,紧跟着学。因此这一教学法符合英语学习的特点,最先培养孩子的听说能力。

2.做中学,符合孩子的学习天性。TPR教学法适用于年龄较小的孩子,符合孩子活泼好动的天性。因为TPR强调动作,与传统的英语教学相比,TPR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全身,改变学生坐着学的僵硬方法,让学生活动起来,配合全身进行英语学习,符合孩子的学习天性,而不是固定地让孩子做在椅子上进行学习。

3.活学活用,符合英语学习的特点。TPR教学法通常需要学生在教师发出指令后作出相应的动作,这意味着学生能将英语与实际的动作练习起来,让学生明白这一语言的实际意义,进而应用于实际中,活学活用达到有效学习的目,改变学生哑巴英语的学习现状。

三、TPR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设计与实践

1.图片的合理运用。TPR教学法与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有较大的区别,它需要学生活动起来,因此在课堂上应注重让学生在做中学,避免让学生干坐着。这强调课堂中应融入有效的活动内容,在设计的过程中结合小学生的特点进行设计,针对一些低年级的活动设计应简单易于理解的,而针对一些高年级的学生,在活动设计时应避免让学生尴尬,不想参与的情况出现。在实践中可以合理地利用图片,让学生配合图片做动作学习。例如在学习家庭成员的英文表达时,可以结合形象的图片,让学生参与其中活动起来。首先可以让孩子围成一个圆圈,教师播放音乐,在音乐播放的过程中,孩子需要传递手中的图片,在传递的时候说出图片上的内容,而在音乐停止后学生需要举起手中的卡片,并大声的说出卡片的内容,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此外也可以用形象,夸张的动作来表达图片的内容,学生进行模仿或者改造,其他的同学猜,应用到活动中,让学生在做中学。

2.游戏的有效结合。TPR教学法在小学中的应用常常和游戏相结合,利用游戏的互动性,有效地让学生在做中学。游戏的特点也与TPR教学法倡导的活动有关,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参与其中。所以结合小学生多动的特点,将TPR教学法与游戏相结合能更好地激发其学习英语的兴趣,例如在学习玩具的单词时,如果让孩子只是跟读学习,孩子会很快失去兴趣,但如果结合动作与游戏,让学生活动起来,效果将有很大的改善。可以让学生排成两队,教师用耳语向第一个同学传递一个英语单词,学生需要将这个单词正确地传递下去,直到最后一个同学根据这单词做出相应的动作,如果动作与传递的单词一致,则传递的是正确的单词,两组间还可以进行比赛,越快做出正确动作的那组获胜。利用游戏与TPR相结合的方法,学生能集中注意力参与到游戏中,在无意识的状态下学习英语,而不是在压迫状态下,让孩子感觉到巨大的压力,因此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3.音乐的有效融入。节奏感强的音乐,容易让人有想动的冲动,在使用TPR教学法时融入音乐,能提高课堂学习的氛围,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例如在课堂中让学生围一个大圆或者两个圆圈,学生在音乐播放的过程中需要根据音乐的提示做出相应的动作并跟着唱,如果音乐提示big,学生要将圆圈变大,如果听到small则要将圆圈缩小,如果听到up则要将拉着的手高高举起,听到down时又将手放下,让学生跟着动感的音乐做相应的动作,在这种轻松欢快的氛围中学习英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结语

基于TPR教学法的小学英语课堂设计与实践,强调在使用TPR教学法时让学生活动起来,在做中学,并且在设计与实践应用的过程中能有效地结合其他的教学工具或者教学方法,让学生参与其中,避免只是单纯地做动作,使得学生很快厌倦了这种教学法。而应灵活地运用这种教学法,在使用时应根据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结合图片、音乐、游戏等,让学生感受到英语学习的乐趣,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主动性。

参考文献:

[1]周彩丽.动静结合 寓教于乐 w现实效――浅谈TPR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小学教学参考,2015,(24):40-41.

[2]殷秀姗.例谈TPR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校园英语(中旬),2016,(3):163.

[3]余文青.浅谈TPR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6,(14):131.

上一篇:初探初中英语课堂中的游戏教学 下一篇:浅谈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兴趣培养与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