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脉疾病程度分析

时间:2022-09-07 07:37:27

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脉疾病程度分析

DOI:10.16662/ki.1674-0742.2017.09.034

[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冠脉病变程度与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 方便选择该院自2014年5月―2016年5月间收治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84例进行研究,对比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MI)45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患者39例血液中hs-CRP水平的差异,分析不同病情程度hs-CRP的相关性。 结果 ACS患者中UAP组患者的Hs-CRP指标为(5.01±1.84)mg/L, Gensini评分为(36.42±23.80)分;而AMI组患者两项指标依次为(6.36±2.40)mg/L,(43.48±25.33),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症;超敏c反应蛋白;Gensini评分

[中图分类号] R5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7)03(c)-0034-03

Analysis of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 and Coronary Disease Degree of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LIU Miao, CHEN De-chun, BAI Xu-chen

First Department of Cardiovascular Medicine, Tuohua First Hospital, Tuohua, Heilongjiang Province, 152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 and coronary disease degree of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Methods 84 cases of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dmitted and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14 to May 2016 were conveniently selected for research, and the difference in the hs-CRP level in blood of 45 cases of AMI patients and UAP patients was compared and the correlation of hs-CRP of different disease degrees was analyzed. Results The differences in the Hs-CRP index and Gensini score between the UAP patients in ACS patients and AMI patient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by comparison[(5.01±1.84)mg/L, (36.42±23.80)points vs (6.36±2.40)mg/L,(43.48±25.33)](P

[Key words]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 Gensini score

急性冠}综合症(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临床上发病率较高且病情较为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其病因多因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板块发生侵袭或者破裂继发产生的完全、不完全闭塞性血栓的临床综合征。ACS多发于中老年人群,主要的临床症状为胸闷、胸痛等,起病快、进展迅速容易引发心力衰竭甚至死亡[1-3]。因此准确、严谨的诊断手段能够明确患者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为治疗和预后提供指导。研究发现hs-CRP与心脏功能、心肌损伤关系密切,CRP直接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hs-CRP是采用高敏检测法测定受检者血液中CRP数值来判断冠心病患者疾病状态[4]。该文方便选取该院自2014年5月―2016年5月间收治的84例ACS患者,探讨hs-CRP与不同病情程度的ACS之间的相关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择该院收治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84例,其中AMI患者45例,男女性比例为24:21,年龄在52~70岁之间,平均为(61.3±0.8)岁,单支病变血管7例(15.56%)、多支38例(84.44%);UAP患者39例,年龄在53~74岁间,平均年龄为(62.0±1.1)岁,单支病变血管16例(41.03%)、多支23例(58.97%)。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4]:所有患者均因“胸痛”“胸闷”为主诉入院诊断的患者,经MRI确诊为高血压(CHD)的患者。排除标准[5]:合并有肿瘤的患者,伴有免疫系统疾病患者,患有严重贫血的患者,患有肝脏、肾脏等疾病的患者;对造影剂有过敏反应的患者。

1.3 检查方法

(1)CAG检查:右冠状动脉2~3个,左侧4~5个,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则采用日测直径法予以判断。Gensini评分标准[6]:①狭窄程度:1%~25%为1分,26%~50%为2分,51%~75%为4分,76%~90%为8分,91%~99%为16分,100%为32分;②病变部位:小分支为0.5分,右冠状动脉、左回旋支中段/远端、左前降支远端记为1分,左前降支中段1.5分,左前降支/回旋支近端2.5分,左主干5分。(2)hs-CRP检查:患者均在入院后第2天清晨空腹时抽取5 mL血液,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hs-CRP水平,试剂盒由上南京诺尔曼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具体操作详见说明书。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处理该次数据,计数资料用[n(%)]表示,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用t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数量差异

AMI组患者单支血管病变患者比例明显低于UAP组,冠状动脉血管病变数量在2支及以上的比例AMI组明显高于UAP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多支病变血管和单支病变血管

多支病变血管组hs-CRP水平高于单支病变血管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两组患者hs-CRP和冠脉Gensini评分对比

AMI组患者hs-CRP水平明显高于UAP,Gensini评分高于UAP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CRP是一种由肝脏合成的急性相反应蛋白,若心肌、冠状动脉出现病变后炎性细胞会产生白细胞介素-6(IL-6)等炎性因子,炎性因子会促使CRP的合成,相应的C反应蛋白直接参与到机体炎性反应之中,临床上将CRP作为非特异性炎症病变的标记物[7]。在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过程是炎Y变化过程,因此通过测定CRP指标变化能够准确的掌握病情变化情况和严重程度。超敏C反应蛋白相较于CRP的灵敏度更高,临床试验结果显示hs-CRP精确度可达到0.01 mg/dL。在心血管疾病的检测中心血管疾病危险等级为低级、中级和高级,其CRP水平依次为3.0 mg/L,由此证实CRP水平越高则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危险程度越高,两者之间呈正相关关系[8]。

相关研究发现UAP患者不同Braunwald分级两两之间起hs-CR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AMI患者心肌梗死面积和心脏功能关系密切,若心肌梗死面积>8时左心室功能出现异常现象,若梗死面积>25则会出现心力衰竭症状。临床中通过对AMI患者进行Killip分级可以判断患者病情状态从而预测患者的病情程度。采用Killip分级判断患者的病情需要借助其他的检测手段,如X线和动脉血管造影术,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医生的专业水平对最终的检测判断结果也有重要影响[9]。而hs-CRP检测手段客观性、科学性和准确性均满足临床要求。该次研究中分别对UAP组患者、AMI组患者血管病变情况进行统计,结果AMI组患者中单支比例为15.55%,明显低于UAP组的41.03%,多支血管病变患者UAP组的hs-CRP水平低于AMI患者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诊断急性冠脉综合征时通过测定hs-CRP水平能够了解患者的病情情况,且hs-CRP水平与ACS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关系。

[参考文献]

[1] 苏位贤,尹咏梅,于安寿.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治的研究进展[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1(2):204-206.

[2] 尹宏磊,户富栋,王亚坤.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的临床价值[J].成都医学院学报,2012(2Z):317-318.

[3] 井永乐,王伟.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 医药前沿, 2015, 5(35):26-28.

[4] 王丽英,陈小曼,李建宁.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和血浆脑钠肽、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相关性探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4, 12(6):68-69.

[5] 陈巧莉,周银平.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B型脑钠肽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与冠脉病变的相关性分析[J].心脑血管病防治,2013, 13(6):459-461.

[6] 雷大洲,王津生,王岩.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和血浆载脂蛋白B、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相关性的研究[J]. 中国实用医药,2014,9(25):37-39.

[7] 唐乐,佟玉珊,杨新玲.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与冠状动脉疾病程度的相关性研究[J].新疆医学, 2016,46(7):806-808.

[8] 沈永照,刘秀红,杜亚军.血浆脑钠尿肽、超敏 C 反应蛋白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变化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分析[J].安徽医药,2016,20(6):1151-1153.

[9] 黄莹,郭媛利.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与血浆脑钠肽、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关系[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 10(16):50-51.

[10] 张军.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病变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和尿酸的变化及意义[J].中国基层医药,2010,17(9):1204-1205.

(收稿日期:2016-12-28)

上一篇:耐多药肺结核不良反应分析及其对治疗转归的影... 下一篇:初中语文交际语境写作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