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案例教学在旅游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09-07 07:36:19

谈案例教学在旅游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旅游经济的发展对培养旅游人才的学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案例教学正是适应这一需要的先进的教学方法。它把众多具有特色的典型经历和情景,生动而具体地展现在学生面前,通过学习别人的直接经验取得间接经验,再经过举一反三的动脑思考,摸拟操作,可有效地弥补课堂理论教学脱离实践的不足,增强学生对未来工作岗位的适应能力。

【关键词】案例教学;教学方法;学生能力;教学相长

案例教学最早运用于医学、军事、法律等领域。运用于管理教学,称之为案例。案例教学于20世纪20年代首创于美国哈佛大学工商管理学院(HBS)。通过接触、讨论大量的实际案例,使学生熟悉了众多实际案例的解决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巧妙处理各种问题的能力,适应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在日常教学中,也已将案例教学引入了旅游专业课教学中,并且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原来采取的基本上是课堂授课的灌输方式,对于旅游饭店管理这一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传统的教学方式,无疑有较大的局限性,使得我们的学生适应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较差。

旅游经济的发展对培养旅游人才的学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如何适应形势发展需要,从培养知识型、理论型人才向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型、复合型人才过渡已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而案例教学正是适应这一需要的先进的教学方法。它把众多具有特色的典型经历和情景,生动而具体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在校期间接触到大量的、复杂的管理实际,通过学习别人的直接经验取得间接经验,再经过举一反三的动脑思考,摸拟操作,可有效地弥补课堂理论教学脱离实践的不足,增强学生对未来工作岗位的适应能力。旅游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因此,在这门学科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的方法,有独特的优越性。

一、案例教学是饭店管理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纽带

旅游管理是一门新兴的应用型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综合性,要求教学能够与实践相结合。然而,由于受条件的限制,学生对饭店或景区的了解,主要来源于课本及教师,而一些管理案例是实践经验的浓缩,是大量典型事例的概括和提炼。案例经过教师的精心挑选,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加深了学生对旅游管理的感性认识,并上升到理论高度,从而获得自己的观点和经验,丰富了学生的实践知识,提高实务技能。从而也增加了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二、案例教学是提高学生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阶梯。

案例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具体的场景,让学生置身于管理角色和服务角色中,处理一件件实务。通过对案例的讨论、分析、判断,找到自己认为最佳的方案。给学生创造了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机会,学生们在讨论中畅所欲言,集思广益,有时还能够获得意想不到的启迪。

三、案例教学可以增强学生自信心

案例教学方法的教学主体是学生,打破了传统教学方法中,教师的主体地位,整个教学的全过程都以学生为主,教师只是引导者,要求每位同学积极讨论,积极发言,强调学生独立分析,独立思考的能力,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由于不追求正确答案,学生不必顾虑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确,任何人都可以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关键是如何去说服别人,使自己的方案的得到别人的承认,在自由热烈的讨论中,使得一些日常胆小内向的同学,获得锻炼的机会,在教师的引导下,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可以大大增强自信心,而这也是作为一名饭店管理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四、案例教学是教学相长的有效途径。

案例教学打破了“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模式,学生参与性很强,为了达到教学目的,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必须对案例进行精心的挑选,为了能更好的引导学生,解答学生的各种提问,教师必须查找资料,认真分析,做好充分的准备,而选择案例或编写案例及查找资料的过程,对教师本身而言就是一次充实自己的机会,此外,通过参与学生讨论,学生的新思路、新见解,也会给教师一些启迪,从教与学双方来说都是有益的。

由于案例教学的特殊作用,本人在《旅行社业务》教学中,也做了试验性的应用,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案例分析和模拟教学,结果了解到,学生对这种教学方法非常欢迎;每次案例讨论课和模拟教学课,同学们的积极性都很高,通过对案例分析讨论,同学们的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应变能力不同程度的提高。增强了学生对知识的感性认识和体会。

提高案例教学质量,我认为在工作中还做好以下二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案例的收集和选择工作。案例教学的关键是为学生选择高质量的典型案例,使学生通过一个案例的学习,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因此要求教学案例必须具有真实性、客观性、代表性。教学案例可以来源于实际,也可以引进现成的优秀的案例,还可以由教师自行编写。

(二)对任课教师的要求

1、案例教学是对旅游管理中客观情景的分析,要求指导教师不仅具有深厚的专业理论基础,而且还应该有丰富的专业实践经验,对教学案例有深刻的体会,在引导学生进行案例分析时,才能很好的把系统理论知识与实践巧妙的结合,更有说服力,更好的启发学生、引导学生。

2、 教师应避免充当评论家和仲裁员,而应充当导演,信息员,起引导、纽带的作用。案例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整个过程由学生自己完成,具体地讲,首先必须要求学生阅读案例,熟悉案例,在阅读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分析意见、思路和解决方案,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学生的重点发言,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对发言同学的意见、方案提出自己的见解,予以补充,集中集体的力量和智慧,使案例更完善、更全面,达到理想的效果。教师不要过分干预学生的发言和评论学生的观点,而应注意引导学生讨论、纠正偏向,控制课堂秩序,以达到案例教学的目的。

上一篇:浅析教师课堂语言艺术 下一篇:中高职衔接教育质量及其提高途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