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老年人的心理保健

时间:2022-09-06 11:43:51

谈老年人的心理保健

【关键词】 老年人;心理健康;心理保健

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全球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和公共卫生问题,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将面临这一挑战,目前中国老龄人口1.2亿人占人口总数的10%。在未来的30年中我国老年人口的比例将达到14%,老年保健及其服务将成为我国社会十分重要的任务。其中老年人的心理保健尤为不可忽视。

一般认为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可从下述几方面标志出来。①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②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③有幸福感;④能适宜地发挥自己的余热过着有效率的生活。老年人应根据自身的、心理和社会生活变化与发展特点主动调适自己的心态,完成自我心理保健实现心理健康。重点要做到如下几点。

1 正确对待离退休

离休退休,这是人生正常的不可避免的过程,我们应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和正确的认识,要立足于新的起点,以新的态度对待这种社会角色的变化,且不可纠缠在既往的工作和人情中。如果换个思维方式,离退休也是件好事,不仅可以从繁忙紧张的工作中解脱出来得到放松,还有充分的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也就是说离退休后不是变成了没用的人,而是可以利用自己的能力和经验,继续为社会做贡献,使人生变得更有价值。

2 正确评价自我健康状态

老年人对自我健康状态的评价往往缺乏客观性,附以主观意念较多。①有人研究,同是某一种疾病老年人的自我感受平均都比中年人糟;②心理因素是造成感受欠佳的最重要因素。人到老年与死亡愈来愈近,因害怕死亡,这种感受欠佳,随年龄的增加逐渐加重。但如果对自身健康状态,做出过分脱离实际的悲观的评价,必然会导致巨大的思想压力,影响健康乐观的生活情趣,正确的方法是,有病到正规的医院去检查诊断,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以科学的态度对待自己的疾病,且不可相信道听途说,更不能相信庸医之类的话。多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分散注意力,坚持适当的身体锻炼,以提高抗病能力;③保持积极的心态。愉快的情绪能使人对未来充满信心,承受生活中的各种压力。对老人而言,愉快的心绪要靠自己主动寻找,不要静等别人给予。

2.1 读书为乐—读书能让老年人年轻而富有活力 读书,可以调节人的情绪;读书能保持观察事物的敏锐能力;读书能更新知识了解新事物。老年人读书好处极多,真可谓:“书佳药也,善读可以医愚。”其实何止医愚,创建积极心态,充实精神生活也很重要。

2.2 书画为乐—人在写字作画时呼吸深长,心跳有力,出现增强思维和创造思维 对老年人而言,书画的健身益神之功能尤为突出,不失为自我心理之保健良药也。

2.3 交流看法调适心绪 有人说有一名知心朋友,多一名心理保健医生。经常找朋友谈心、聊天,能排除孤独和烦恼,心理得到安慰和愉快。关心帮助他人,能得到无比的乐趣,能找到自我生存的意义和价值。

2.4 不要过分节俭 很多老年人从年轻时候始省吃俭用过来的。到了老年更舍不得花钱。攒了钱,要么存到银行,要么给儿女花,自己则过着最俭朴的日子,基本没有什么物质享受,生活质量也低。想一想钱不能带到棺材里去,儿女自己也能争钱养活自己,人活一辈子不应该太委屈了自己。要吃好穿好,学会为自己花钱,甚至还可以追求更高品位的生活,例如出门旅游,不尽能游览祖国大好江山,还可以品尝各地的美食,体验异地的风情,开阔视野,长见识,享受其中的乐趣。

3 知足长乐

年轻人要不断进取,老年人要知足长乐,要主动降低自己的需求,面对现实,遇到想不通的事变换一下思维方式,就会迎刃而解,心满意足,容易满足自然心地平衡,烦恼也随之云肖雾散。

4 正确对待生死

衰老与死亡相邻,伴随增龄一步步向死亡靠近,这是老年人不易克服的恐怖与伤情,应唯物而辩证地看待人生,把生死看成是一切生物演变与发展的必然规律,我们无法抗拒,理应顺其自然,正确对待。我们不应怕死,而应让自己的一生更有价值,人们都要结束一生,但有截然不同的结束一生的形式与内涵,只有竖立正确的生死观,才能不畏地面对日益逼近的死亡,才能在有限的生活道路上找到生活的意义和乐趣,才能在社会在周围人群中得到敬仰。(2012年8月19日)

参考文献

[1] 乐杰,李春长.社区重点人群保健[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39—41.

[2] 姜安丽.新编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6—19.

上一篇:手术过程中椎管内麻醉病人的心理护理 下一篇:股骨颈骨折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