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缘 父子情

时间:2022-09-06 10:36:39

相声情缘由父亲启蒙

说起我父亲,大家再熟悉不过了――相声演员杨少华。他的表演很有个性,每次蔫塔塔地给观众甩一两个包袱,在观众哈哈大笑的同时,自己也跟着观众一起开怀大笑,笑出满脸皱纹、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

我是父亲最小的儿子,在家排行老五,小名“小五”。我打小就喜欢说说唱唱,对艺术特别感兴趣,不论是歌曲还是戏剧,只要听过几遍就能模仿得惟妙惟肖,上学以后很快便成了学校的文艺骨干。

我虽然喜欢文艺,身边又有个说相声的爸爸,但从小学到初中,对相声却始终不“感冒”。直到1979年夏天的一个周末,我在家闲着没什么事,傍晚见父亲准备出门,知道他又有演出,就随口问了一句:“爸,今儿晚在哪个剧场演?”“不,今儿去工厂!”一听去工厂演出,我非要跟去看看。

到了工厂礼堂,我环顾四周,只见大礼堂里座无虚席,黑压压的足有上千人。而令我更意外的是,演出开始后,父亲在台上每说出几句话,台下的观众就会捧腹大笑,整场演出持续了三个多小时,掌声、笑声伴随了三个多小时。看着这种场面,我大为震撼,心中突然冒出一个念头:“相声这么有魅力,我守着父亲这样的好演员,干嘛不学说相声呢?”

第二天我就向父亲提出要跟他学相声,并表示今后要成为一个像他那样的相声演员。父亲听了我的话,沉思片刻对我说:“小五啊!当相声演员非常不易,特别苦!咱家的人都没读太多书,你还是好好学习,将来做个文化人吧!”“不!我就是想学相声!”父亲是个很开明的人,他看我态度认真又坚决,便说:“既然你选择了学相声,就好好努力吧!”

从此我与相声结下了不解情缘。父亲首先指点我从学传统相声《地理图》开始练基本功,他对我要求很严格,每天都要练到口干舌燥嘴里发麻才罢休。由于父亲悉心指点和我自己的努力,很快我说学逗唱的功夫大有长进,一年下来便能说不少段子了。

遇挫折有父亲指点迷津

有了相声的陪伴,我的生活快乐了许多,后来没进专业团体,也在厂里成了文艺骨干。改革开放初期,天津的文艺演出界非常活跃,不论正规还是业余的文艺团体,只要演相声,一准儿爆满。这给我提供了很多演出机会。

我的相声之路并非一帆风顺,1983年,河北保定曲艺团邀请我去演出。到了演出现场,我发现条件比较差,音响设备的质量也不是很好,心中不免有些紧张。结果这种情绪影响了我的正常发挥,表演时由于语速太快,观众有些听不清,“包袱”抛出后,台下一点反应都没有。我正想调整,不料观众席中爆发出了起哄声:“下去!下去!”“换一个节目!”听到这刺耳的呼喊声,我大脑一片空白,结果越紧张越出错,不仅嘴皮子不听使唤了,连台词都忘了,最终不得不在一片嘘声中走下舞台。

父亲知道了这件事。我一回到家,他就问我当时是怎么回事。为了挽回点面子,我说:“都是音响效果不好。”父亲脸色一下严肃起来:“同样的音效,为什么别人行,你不行?这说明你自己的功力还不够,应该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干演员这一行的,在舞台上保不齐会出现什么问题,如果出现问题总从客观上找原因,那你一辈子也不能进步!”

听了父亲的批评,我无话可答,低下了头。我们爷俩就那么静静的坐着。过了一会儿,我先开了口:“爸,我知道自己错了,您放心,我会记住这次教训的!”听了我的话,父亲站起身,像儿时一样轻轻抚摸了一下我的头,只说了句“我信!”就转身而去。在我的记忆中,父亲从我上了初中后就没再这样抚摸过我,这久违了的动作使我非常感动!

这件事以后,我练功更加刻苦。经过一段时间刻苦努力,我的表演不仅赢得的掌声和笑声越来越多,还在一些大赛中先后获奖,马三立、马季、侯耀文等相声前辈看过我的表演后都赞赏有加,父亲看在眼里,喜在心中,不时给我一些鼓励,但更多的是敲打,提醒我不要骄傲。

事业发展有父亲鼎力相助

2002年,中央电视台要举办“首届全国相声大赛”。我得到消息,赶紧报了名。我把消息告诉父亲,“好小五,有志气!”父亲眯起小眼睛瞅着我笑了起来,接着一字一顿地说:“我也报名参赛了。”我一听大吃一惊说:“您这么大岁数还要参加这种新人赛?”我的话还没说完,父亲马上收住笑容说:“我就是要和你一起比赛。怎么样,你小子怕不怕?”

闻听此言,我明白父亲参赛的真正原因是为了激励我。我第一次真正感受到了父爱的厚重,一股暖流旋即涌上心头,眼泪夺眶而出。有了父亲这特殊的激励,大赛中我发挥得很好,一举获得了冠军,父亲也宝刀不老,获得了最佳荣誉奖。

获奖后,北京曲艺团青睐我的表演,2004年将我收入麾下。我对相声事业也有了更高的期望,希望相声得到更多人的喜爱。我把想法和父亲一说,他点拨我:“现在电视发展了,但以相声的形式表现老百姓生活的电视喜剧还是个空白,你为何不试一试呢!”

父亲的话使我茅塞顿开,我拍了一部电视喜剧名为《杨光的幸福生活》,主角杨光由我饰演,其他角色的演员也很快落实下来,朋友建议剧中杨光的父亲由父亲出演。我想到父亲已经70岁了,身体又不太好,我深知,拍戏是一件很苦的差事。

父亲却找到我:“小五啊!你有孝心我很欣慰。这部戏是你筹拍并主演的第一部电视剧,压力很大,老爹愿意助你一臂之力!”我听了此言,激动得简直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父亲不但努力演好自己的角色,当我遇到资金周转困难时还用自己的房屋作抵押,为我筹钱解燃眉之急,可谓鼎力相助。

《杨光的快乐生活》播出后,立即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且一发不可收,拍了一部又一部,父亲也伴随着这一部部电视剧从73岁走进了79岁,一直为劳。每当想到此,我都感到,家有老爸是我的福分……

(责编:孙展)

上一篇:齐秦的美丽境界 下一篇:好一个王牌明星经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