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生儿及婴儿单纯性头皮血肿的个体化治疗体会

时间:2022-09-06 10:26:19

浅谈新生儿及婴儿单纯性头皮血肿的个体化治疗体会

摘要:目的 探讨新生儿及婴儿头皮血肿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治疗108例新生儿及婴儿患者头皮血肿观察,积极处理消除血肿,实行个体化治疗。结果 单纯头皮血肿后期无1例血肿机化、钙化引起颅骨畸形。结论 新生儿及婴儿头皮血肿小的血肿可保守治疗自行吸收,大者或逐渐扩大者,须行穿刺抽血后加压包扎。根据病情变化个体化处理,取得满意的效果。

关键词:新生儿及婴儿;头皮血肿;个体化治疗;体会

头皮血肿时因头皮损伤导致血液渗出和局部积聚而成。由于小儿头皮几层之间结合比较松,且血管比较丰富,因而轻度的头部损伤可致广的血肿,新生儿可因分娩或产钳而发生皮下血肿[1]。 头皮血肿是新生儿及婴儿的常见疾病,由于若治疗不当,血肿机化、钙化后可引起颅骨隆起变形[2],严重影响外观。临床上应重视。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108例患儿,男性68例,女性40例,年龄3 d~11个月。门诊患儿76例,男性46例,女性23例。住院患儿32例,男性22例,女性17例。

1.2方法 新生儿及婴儿头皮血肿可分3种即头皮血肿、帽状腱膜下血肿、颅骨骨膜下血肿。

1.2.1头皮血肿 头皮的结构:皮肤、皮下组织与帽状腱膜3层相连紧密,皮下组织内有纵行纤维隔,此层内血管破裂时,出血常限于一定范围,通常头皮血肿比较小,X线颅骨平片确诊无骨折。治疗上不特殊处理观察,一般可自行吸收,但较大的血肿可穿刺抽出积血。

1.2.2帽状腱膜下血肿 帽状腱膜下层,因其为疏松峰窝状组织,内有丰富血管伤后易致血肿,此类血肿大小不一,极大者可波及全头皮下,有明显的凸起及波动感。因出血多儿童可致贫血,重者休克[3]。

帽状腱膜下血肿小的血肿可以保守治疗,自行吸收,大的或逐渐扩大者,须行穿刺后加压包扎,有时须多次抽吸,有时尚需切开头皮达血肿,找出血点止血。

1.2.3颅骨骨膜下血肿 血肿仅局限于一块颅骨范围,不超过骨缝,较大血肿常需穿刺抽血,后加压包扎。

1.2.4穿刺抽血要点 局部剃头,消毒头皮,穿刺头皮的穿刺点用利多卡因局麻,用较粗穿刺针头,刺入皮下斜行进入血肿腔,将血肿积血挤至针尖处,尽量1次抽出血液,然后加压包扎,确保无菌操作操作,应用抗生素避免感染。

2体会

头皮血肿新生儿及婴儿头皮血肿的常见疾病,若处理不当,血肿机化、钙化后可引起颅骨畸形,严重影响外观,应与重视。目前头皮血肿治疗主要分2种即无创和有创。

我科主张早期观察等待,后期根据病情变化适时干预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我科治疗的108例头单纯皮血肿中,都有X线颅骨平片确诊无骨折和无其他颅内疾病,其中86例(80%),门诊观察61例,住院观察26例,不经治疗自行消失,其余21例未自行消退,应用止血药治疗,其中4例血肿逐渐消退,15例给于穿刺抽吸后加压包扎消失,2例切开头皮血肿找出血点止血,1例在穿刺点置管引流。无1例出现血肿机化、钙化。因此应重视观察随访。

在临床实践中,我们总结出头皮血肿的转归规律如下:第1 w血肿逐渐增大后稳定,第2 w起开始吸收,第3~4 w绝大多数血肿逐渐消退少部分血肿四周后仍未有缩小消退的趋势,此时血肿开始机化钙化,最初在血肿的边缘即血肿与颅骨的交界处可触及像蛋壳样的钙化,血肿表面尚软。2~3个月内血肿逐渐完全钙化,质地变硬,并引起颅骨异常成骨,最终颅骨畸形,影响美观及正常颅骨生长。

基于婴幼儿头皮血肿的转归规律,并结合临床治疗经验,我们提出如下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大多数婴幼儿头皮血肿可自行消退,故起初1个月内密切观察随访为主。若1个月后血肿未明显缩小,则根据病情有2种方法选择,①如果在血肿边缘触到钙化,说明开始钙化,则积极穿刺抽吸,以免血肿完全钙化后失去最好治疗机会。②如果在血肿质地尚软,边缘无明显钙化,此时慢性渗血的可能性大,可给予止血治疗并观察一周,如有缩小可待其自行吸收,若未缩小则穿刺抽吸。

大部分学者主张有创治疗,如血肿早期有创治疗的优点是早期积极处理,清除血肿,避免后期血肿机化、钙化,以及随后引起的颅骨畸形,然而穿刺具有一定创伤性和风险性,给患儿造成疼痛,可能继发性出血、贫血和感然等并发症。由于新生儿头颅小,颅顶尖,头皮油脂较多,头部绷带易滑脱,故穿刺后不易较长固定加压包扎,导致再次出血。如反复穿刺抽血,还可能引起失血过多,造成贫血。也有人主张无创治疗,主要为等待观察,让其自行吸收。其优点是无损伤、无痛苦,无操作引起的并发症;但是如果最终血肿未能自行吸收,而仍然等待观察,不给予积极处理,血肿机化、钙化后可导致异常成骨,头颅畸形。

因此,新生儿及婴儿头皮血肿的治疗应力求规范,以最小的创伤达到最大限度的治愈,并避免后遗症,治疗手段应随病程变化而有所不同,而个体化治疗。108例患儿的头皮血肿无一例有并发症,取得满意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任直,尤曼斯.神经外科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787.

[2]江基尧,朱诚,罗其中,等.现代颅脑损伤学[M].2版.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181.

[3]易声禹,只达石.颅脑损伤诊治[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4.

上一篇:邢东矿矸石充填工作面注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下一篇:医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模式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