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外汇储备结构优化

时间:2022-09-06 10:18:18

浅析中国外汇储备结构优化

【摘要】 通过对中国外汇储备结构的现实和数据分析发现,中国的外汇储备结构单一,美元在我国的外汇储备中占比过高,由此增大了我国外汇储备的风险。中国有必要对其外汇储备结构进行优化:提高黄金在外汇储备中的比重;多元化外汇储备结构,降低美元在外汇储备中的比重;积极稳妥地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

【关键词】 外汇储备结构 汇率风险 优化

一、研究背景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的外汇储备也在以更高的速度增长(见图1),在2006年2月时,我国外汇储备首次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一,截至2009年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23992亿美元,同比增长23.28%。而造成这个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国国际收支在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下的双顺差。

中国持有大量外汇储备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首先,它是抵御国际风险的坚实物质基础,没有这么多的外汇储备,我们应对国际的一些挑战难度就会比较大。其次,这是中国经济走向更发达阶段的一个重要推动力。对于调整经济结构、深化改革、提升技术等诸多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第三,这也是人民币最终实现完全可兑换的一个必备的条件。没有充足的外汇,人民币要走向世界也是不可能的。但我们在看到其优点的同时,也不能忽略它的持有成本,在中国外汇储备数量如此之多的时候,对外汇储备的规模和结构管理就变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如何通过外汇储备的币种结构调整来缓解各币种的汇率风险,如何在保持外汇储备安全性及流动性的基础上提高外汇储备的收益性以及如何提高我国巨额外汇储备的使用效率,是我国政府面临的迫切任务,也是外汇储备结构管理中履待解决的问题。

二、我国外汇储备结构现状:结构单一

中国外汇储备的结构没有对外明确公布过,目前属于国家金融机密。据估计,美元资产占70%左右,日元约为10%,欧元和英镑约为20%,依据来自于国际清算银行的报告、路透社报道以及中国外贸收支中各币种的比例。可见,美元资产在我国外汇储备中所占的比例非常高,王年咏(2006)也认为,美元储备在外汇储备中占据70%的绝对比重,下面通过数据来说明我国外汇储备结构单一的现状。

1、中国外汇储备主要货币汇率分析

由于数据有限,选取美元兑人民币\百元(USD),欧元兑人民币\百元(EURO),日元兑人民币\百元(JPY),港币兑人民币\百元(HKD),英镑兑人民币\百元(GBP)这五个数据进行分析。选取的日期是2009年整一年的数据,共244个。表1是这些数据的分析结果。

其中USD的平均数是683.10,标准差是0.40。EURO平均数是952.70,标准差是49.59。JPY平均数是7.30,标准差是0.27。HKD平均数是88.12,标准差是0.04。GBP平均数是1071.97,标准差是63.45。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美元、港币较欧元、英镑在2009年表现的较为稳定,标准差小。美元的标准差很小,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波动很小,这说明:尽管我国在2005年提出建立健全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但实际结果是,人民币还是盯住美元的,这从侧面上反映了人民币对美元的依赖和美元在外汇储备结构中比例过大。欧元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虽然在扩大,但其在09年的表现稳定度仍让人有点担心。今后,中国应该选择好时机,逐步降低美元在我国外汇储备中的比重。

2、回归分析

对于我国外汇储备结构怎么对各种币种赋予怎样的权重,也是当下热议的话题之一。下面我将从国家外汇储备管理局网站上获取的数据对人民币与美元、日元、欧元、英镑这四种世界主要的货币交易币种来进行回归,大体得出我国外汇储备结构。

我们将美元(USD)、日元(JPY)、英镑(GBP)、欧元(EURO)作为自变量,将这四种货币作为我国外汇储备的构成因素;因变量则选取我国2008年、2009年这两年每月的CPI变化率,研究CPI变化率与汇率变化的关系,这是因为:购买力平价理论认为,人们对外国货币的需求是由于用它可以购买外国的商品和劳务,外国人需要其本国货币也是因为用它可以购买其国内的商品和劳务。因此,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相交换,就等于本国与外国购买力的交换。所以,用本国货币表示的外国货币的价格也就是汇率,决定于两种货币的购买力比率。由于购买力实际上是一般物价水平的倒数,因此两国之间的货币汇率可由两国物价水平之比表示。

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可以得出以下方程:

CPI=0.4832-562.37USD-14.808EURO-1.890JPY-

28.258GBP

(0.541) (-6.48) (-0.759) (-0.121) (-1.498)

R2=0.742Adj. R2=0.687D.W.=1.341F=13.64

从上式可以看出,美元汇率变化对我国的CPI的影响显著且影响程度较大,而其他货币汇率变化对我国的CPI影响不显著且影响程度较小。可见,我国外汇储备美元的比重远远大于其他币种。

三、对我国外汇储备结构优化的建议

1、适当增持黄金

黄金作为一种硬通货,从风险性或者安全性角度来看,风险是比较低的,而且其本身就是对冲风险的金融工具,一直为人们所青睐。从持有黄金的收益率角度看,其收益率是非常高的,在美元等外汇剧烈波动的同时,国际黄金价格却一路走高。1999年12月31日黄金的收盘价格为每盎司287.7美元,到2009年12月31日黄金的收盘价格为每盎司1097.12美元,平均每年的收益率为28.13%,每年的复合收益率为14.33%,没有哪种外汇储备能够有这么高的收益率。从流动性的角度看,黄金很容易转换为其他外汇储备。黄金对稳定一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和金融市场秩序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战略性资源。而中国对此的认识程度似乎还不够。

中国的外汇储备中,黄金的比例无论是从绝对量还是相对量都很低。截至2008年底,我国的GDP为4.3万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三,但我国外汇管理局公布的最新黄金储备也仅为1054吨,排世界第五位。美国作为第一经济大国,拥有8000多吨黄金储备,德国为3400吨,法国为2700吨,而GDP不到2万亿美元的意大利也拥有2400吨的黄金储备(季晓南,2010)。从相对量来看,截至2007年底,中国黄金储备仅占外汇储备的1.4%,而美国黄金储备占外汇储备的比例为75%,德国为63%,法国为66%。很显然,我国黄金储备比例过低。

在这样的形势下,适当增持黄金,成了完善我国外汇储备结构的一个热点话题。增加黄金储备,提高其占中国外汇储备的比重势在必行。中国应该动用部分外汇储备购买黄金,而且应该在世界市场上购买矿产资源性黄金和商品性黄金,因为在金融性黄金市场上增持黄金会推高黄金的价格,增加增持黄金的成本。通过购买矿产资源性黄金和商品性黄金,一方面,可以将外汇储备变成战略性资源,减少我国外汇储备的绝对数量,在将来需要外汇储备时,也很容易将此类黄金转换为金融性黄金,从而增加外汇储备;另一方面,也可以优化我国外汇储备的结构,降低外汇储备中美元的比例。

2、多元化外汇储备结构,降低美元在外汇储备中的比重

长期以来我国外汇储备币种绝大部分为美元,欧元、日元等币种持有量偏少。我国约占70%比例、高达数千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以美国国债和债券形式存在,使得外汇储备的流动性不足。美元占比较大,致使美国经济、政策的变化直接影响我国外汇储备资产的安全性和盈利性,2007年下半年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致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美元持续贬值,使我国外汇储备资产承受巨大的美元贬值损失。我们必须坚持储备币种多元化原则,根据对外贸易依存度、经济相关度,综合考虑进口支付要求、市场干预需求、偿还债务需求以及我国与他国的贸易依存度等方面的因素来安排外汇储备币种的种类和占比,逐步减少美元比重,增加欧元、日元及其他外币资产的比重,以分散汇率风险,实现稳定外汇储备价值的作用。为此,要建立一套可以监测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情况的预警系统,同时组织专门的机构加强对储备货币所在国经济的发展情况的动态监测,考虑各个币种之间的相关性以及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等方面的因素,循序渐进地推进外汇储备币种结构优化,密切注意货币汇率的变化,及时调整各种货币的比例。

3、积极稳妥地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

人民币国际化不仅可以获得铸币税,降低交易成本和汇率风险,更重要的是可以降低持有储备的规模,有利于避免因外汇储备资产缩水遭受巨额损失。因此,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采取相应的战略逐步让人民币融入到国际储备货币体系中去,打破现在美元、欧元主导下的西方世界的储备货币格局,建立多极的储备货币体系,是我们应当追求的、也是可以实现的。

当然,中国外汇储备结构优化问题应该用动态的眼光来看待,不能用一个预设的货币占比作为外汇储备结构管理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Ben-Bassat,A.:The Optimal Composition of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Vol・10,No・2,1980(5).

[2] Dooley, Michael、Saul Lizondo,J.、Donald Mathieson:The Currency Composition of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Z].IMF Staff Papers 36,No・2,1989.

[3] Eichengreen,B.、Mathieson,D.J.:The Currency Composition of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Retrospect and Prospect[Z].IMF Working Paper,WP/00/131,2000.

[4] Heller, H.、Knight, M.:Reserve-Currency Preferences of Central Banks[Z].Princeton Essays in International Finance,No・131,1978.

[5] R Pringle、N Carver:“How Countries Manage Reserve Assets” in R Pringle and N Carver (eds)How Countries Manage Reserve Assets[M].Central banking Publication,2003.

[6] 郭翠荣:论发展中国家外汇储备的宏观管理[J].国际金融研究,1997(3).

[7] 刘莉亚:新汇率制度下我国外汇储备最优币种结构配置的理论分析与实证计算[J].财贸经济,2009(11).

[8] 马杰等:外汇储备结构调整的非线性规划数学模型[J].信息与控制,2001(4).

[9] 王凌云:外汇储备币种结构管理:基本理论、国际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7(3).

[10] 王年咏:中国外汇储备结构优化的悖论困境[J].经济管理(新管理),2006(10).

[11] 杨胜刚、谭卓: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中国外汇储备货币结构管理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7(5).

上一篇: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专家 下一篇:企业会计内部控制中存在的不足及改进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