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辨证分型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应用

时间:2022-09-06 10:09:03

中西医结合辨证分型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应用

[摘要]目的 了解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 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80例,其中胃溃疡30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36例,复合性溃疡14例。结果 治愈62例(77.5%),有效16例(20%),无效2例(2.5%),总有效率97.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获得满意效果。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中图分类号:R36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1)05-0113-02

消化性溃疡是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机制主要是:①胃黏膜的屏障功能被破坏,溃疡的形成是胃壁或十二指肠壁组织被胃酸和胃蛋白酶消化的结果。②近代研究发现溃疡病患者的病灶活检,大多能检出幽门螺旋杆菌(H.pylori),从而确定H.pylori是引起溃疡的主要原因之一。笔者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该病,比单用西药疗效好。现将2006年6月―2009年12月所治疗105例消化性溃疡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115例中门诊患者99例,住院患者16例。全部患者均于治疗前接受纤维胃镜检查,确诊为消化性溃疡。115例中胃溃疡45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55例,复合性溃疡15例。中医辨证分型:①肝气犯胃证28例(其中胃溃疡和复合性溃疡16例,占57%),临床表现胃脘胀痛;攻撑作痛,脘痛连胁,嗳气频繁,大便不畅,每因情志因素而痛作,苔多薄白,脉沉弦。②肝胃郁热证31例(其中胃溃疡和复合性溃疡23例,占74%)临床表现有胃脘灼痛,痛势急迫,烦躁易怒,泛酸嘈杂,口干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或数。 临床分组:105例患者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80例中,男57例,女23例;年龄16~65岁,平均32.5岁;病程1~34 a。胃溃疡30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36例,复合性溃疡14例;肝胃不和证20例,脾胃湿热证25例,气滞血瘀证9例,脾胃虚寒证26例。对照组35例中男28例,女7例;年龄17~63岁,平均34岁;病程1~30 a。胃溃疡13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8例,复合性溃疡4例;肝胃不和证9例,脾胃湿热证8例,气滞血瘀证5例,脾胃虚寒证13例。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在溃疡病患者中检出H.pylori的情况下,应首选抗H.pylori根治方案,推荐铋剂,质子泵抑制剂或H2受体阻滞剂加1种或2种抗生素构成三联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服中药汤剂:①肝气犯胃证,治宜疏肝理气,以柴胡疏肝散为主方,若疼痛较甚者,可加川楝子、延胡索(孕妇慎用)加强理气止痛,嗳气较频者可加沉香、旋复花以顺气降逆。②肝胃郁热证,治宜疏肝泄热和胃,化肝煎为主方,重用黄连苦以清火,稍佐吴萸辛以散郁,郁散则火随之得泄,投药慎香燥,可选用香橼、佛手、绿萼梅等理气而不伤阴的解郁止痛药。

1.3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临床症状消失,溃疡面愈合;有效:临床症状减轻,溃疡面缩小,变浅;无效:病情无改善,溃疡面无变化或扩大。

2结果

治疗组80例,胃溃疡30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36例,复合性溃疡14例,治愈62例(77.5%),有效16例(20%),无效2例(2.5%),总有效率97.5%;对照组35例,胃溃疡13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8例,复合性溃疡4例;治愈19例,有效9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78%。经统计学处理2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3讨论

消化性溃疡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随着纤维胃镜的普及应用,诊断已不困难,西药治疗虽有很大进展,但有些疗效仍不太理想,或某些新药近期疗效虽好,然而应用于临床的时间尚短,远期疗效及毒副作用还有待进一步观察,消化性溃疡归属于中医学“胃脘痛”、“痞证”等范畴,多由于饮食不节,胃失和降;或外感寒邪,内客于胃,郁久化热,寒热错杂;或情志所伤,肝郁气滞,横逆犯胃;或脾胃虚寒,胃阴亏虚;或久病瘀血,阻滞胃络,而致脾胃(气阴)亏虚,湿热内蕴,气机失调,瘀血阻络,内疡乃生。笔者据此采用在西药治疗方案的基础上进行辨证加服中药汤剂,不仅近期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并远期疗效亦十分满意,未见毒副作用且复发率低。现代医学认为与消化性溃疡有关的诸多因素中,基本可分为损伤因子和防护因子两大类。损伤因子包括胃酸、吸烟、H.pylori等;防护因子主要是黏膜屏障作用。当损伤因子增强和/或防护因子减弱时,导致胃肠黏膜的损伤―防护机制失去平衡,即形成溃疡。治疗措施就是削弱损伤因子,加强防护因子,使胃肠黏膜恢复平衡,以促进溃疡愈合。根据现代药理研究乌贼骨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可中和胃酸;黄连、黄芩等中药对H.pylori有抑制作用;三七、白芨等有化瘀止血作用;甘草能缓解平滑肌痉挛,抑制胃酸分泌,所含有的甘草次酸促进溃疡愈合,白芍能抑制胃肠蠕动,以解痉止痛,与甘草合用有明显协同作用;黄芪通过促进血中前列腺素合成,进而起到抑制胃酸分泌和保护胃黏膜的双重作用;蒲公英可保护和修复胃肠黏膜等。总之,H2受体阻滞剂等西药有明确抑酸、护胃同时存在复发率高、不良反应多等问题,但中草药能平稳地改善胃黏膜的屏障功能。故两者结合治疗相得益彰,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上一篇:80例胃切除术后的临床治疗及护理 下一篇:产后出血100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