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培勇:明年我们需要减税

时间:2022-09-06 07:37:06

“在当前的中国,我们需要的不是大面积、大规模的增加政府支出,而是实施结构性减税。”中国社科院财贸所所长高培勇在最近召开的“2012中国经济形势解析高层论坛”上说。

从今年财政收入形式来看,财政收入大幅增加,也成为减税的基础。“我们甚至可以跳出结构性减税的局限,着眼于全面型的减税,那就是要锁定目标究竟减多少税。”高培勇表示,不管是增支还是减税,都是政府扩大社会需求的一种途径。

根据财政部相关负责人的解释,2010年我国宏观税负水平为26.4%。如果把去年政府财政收入、社保基金收入和政府性基金三项合计,占GDP比重约为35%。

随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临近,对于明年政策前提,已经被各方解读为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从目前的经济形势来看,可以很确切地说,明年将继续实施带有扩张意图的积极的财政政策。”一位接近决策层的人士告诉记者。

“增加政府支出是政府直接去管钱。减少政府支收,是政府通过给老百姓和给企业减负的办法,让老百姓获得额外可支配收入,从而间接推动大家花钱。”高培勇说。

明年锁定增值税

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财税专家表示,目前可以看清的是,明年实施减税的重点已经锁定增值税,而选择增长幅度最快的增值税,可以获得实质性减税效应。

本报从多种渠道获悉,以上海增值税改革为起点,明年开始增值税将逐步吃掉营业税,当营业税和增值税合二为一的时候,整个增值税的比重就会扩容到60%以上。

增值税扩围这样的税改,在很大程度上是涉及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的“分账”,但如果要真正降惠于企业和个人,还需要实行实质性减税。

为什么要锁定增值税作为减税的重点?高培勇解释,基本理由一是增长的块头最大,所以要获得实质减税效应就是要找块头最大的进行减税。二是增值税明年要拖尾,要逐步地吃掉营业税。

“当营业税14.4%和39.5%合二为一的时候,整个增值税的分量就会扩大到50%以上,这样的块头就更值得减。”他说。

从1994年启用现行税制的那一天起,增值税改革就被赋予了两个互为关联的目标:“转型”与“扩围”。自2009年启动的增值税“转型”改革,“扩围”目标随之纳入视野。

不过,上海的试点方案已经释放出增值税扩围带来的减税效应,如避免营业税重复征收,营业税转为较低的营业税、引入低档增值税税率,业内人士预计,明年开始实施的政策,税率会从17%的最高点相应下调,将在增值税这个“大块头”上产生巨大的减税效应。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安体富向本报记者表示,增值税改革曾经设计过三种方案,第一种方案就是像现在这样小步走,从试点开始逐渐扩大;第二种方案对营业税实行抵扣,以解决重复征税的问题,将二者命名为“增值税1”、“增值税2”,或者营业税名称不变,但仍进行抵扣;第三种方案就是彻底将营业税改成增值税。

据悉,国务院对增值税试点的态度是:试点范围的大门是敞开的,让地方自己选择申请。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各地对此并不积极。

国家税收科学研究所所长刘佐坦言,增值税改革难度很大,现在最难的不是外部原因,而是内部体制上的障碍。“中央地方共享,国税、地税之争很麻烦,中央通过财政转移支付来满足地方需求,不要指望通过营业税作为地方主体税种,满足地方财政,这不太可能也不太现实,其他国家也没有这种做法。”

真实税负几何

营业税几乎是地方唯一的主体税种,将营业税并入增值税的前提条件,就是为地方政府寻找并设计好新的主体税种,但是在现行税制框架内,这样的税种并不存在。唯一可行的方案就是按照既有的税改方案,开征以房产税为代表的财产税,并以此作为地方政府的主题税种。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21世纪经济报道康(微博)近日撰文表示,将研究扩大房产税增收范围。根据上海市税务局的2011年前三季度税收收入统计,受限购、限贷等在内的宏观调控措施持续下,第三季度房产税收入仅为4.1亿元。

在高培勇看来,开征物业税或其他财产税,在眼下还属于“雾里看花”阶段,不能把未来可能拥有的东西当作现实的税源分配给地方政府。

据国家税务总局税收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张培森预计,由于明年经济增速有所下降,税收情况不容乐观。但明年物价不会有太大的下降,税收还会保持一定水平,明年税收收入至少增长20%以上。

不过,中国政府的收入不是通过一种形式收取上来的,而是通过六种形式。

税收收入是第一大块,然后是国有资本经营收益,社会保障缴费收入,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政府性资金,一般预算中的非税收入。一位财税研究者说,2010年,这六块收入加在一起总规模是13.8万亿,这大大超过大家从官方获得的8.3万亿的统计数字。因为后者没有包括预算外的收入。

如果按照13.8万亿的规模,则整个政府收入占GDP比重则超过了30%。“看到这样一个结构版图的时候,我们意识到中国的预算改革和整个税收的改革任务是相当艰巨的。”上述研究者表示。目前国务院已经通过了预算法修正案,明年提交人大审议通过后,为税收负担的透明化奠定了基本的前提,或许可让我国宏观税负水平高低的争论得到答案。(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上一篇:房价调控目标到底有多“硬” 下一篇:张茉楠:全球央行政策再向宽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