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云南大剧院明年春节正式启用

时间:2022-10-18 03:11:50

新云南大剧院明年春节正式启用

近日,路过昆明市广福路东段的市民,逐步看到一座气势恢宏的圆形建筑已经封顶,建筑轮廓分明,有人说,恰似一顶阿诗玛的帽子。这座建筑,就是即将竣工的云南文化艺术中心,也就是新的云南大剧院。

作为云南“十一五”十大标志性文化设施之一,云南大剧院与云南省新博物馆共同选址昆明南市广福路东段的位置,建成后,与旁边的云南省博物馆新馆,再加上距离不远的著名文化古镇官渡古镇,将极大地增加昆明南市区广福路沿线的文化氛围。而云南作为旅游业占主导的省份,大剧院和新博物馆建成后可提升昆明城市文化品位,增加旅游文化景点和艺术活动中心,凸显云南的旅游文化特色。

云南大剧院项目从2010年12月正式开工建设,计划2015年年底建成。按照规划,云南大剧院整体呈圆形,由1600座的综合性大剧院、400座的音乐厅、500座的多功能小型剧场组成,项目占地150亩,建筑面积4.8万平米,总投资7.7亿元,建成后将成为云南省地标性建筑。

云南大剧院的建筑设计,由上海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完成,建筑由“一大两小”构成,灵感来源于云南省特有的山川地理气候以及民族审美特征,建筑外观同时富有“流动的音符”的意义,路人觉得像阿诗玛的帽子,只是一个巧合。如果从空中俯瞰,新云南大剧院的整体格局恰似孔雀开屏,极富云南民族文化特色。

云南大剧院外观为圆形,与一旁外观为方形的云南省博物馆,正构成天圆地方的格局,以契合中国传统建筑审美,以“天、地、人”(丰富的天文气象,地理特色,多民族文化),展示人杰地灵、政通人和的彩云之南,同时融入严密的视觉设计、声学设计、照明设计,保证了观众的完美视觉和听觉效果。

建筑庭院以星光大道为主题,融入音乐喷泉、星光长廊、民族团结柱等元素,构筑成让人难忘的艺术前庭,沿着庭院的半弧顺序排列着26根立柱,代表着云南的26个民族的多元文化。

建筑内观以天空中的云彩为设计母题,将整体空间的流动而连续的曲线贯穿起来,纯白的色彩可根据演出节目的空间的使用需求以数控灯光渲染,形成不同主题运用空间效果,是整个建筑最令人难忘的部分。

云南大剧院项目投资为7.7亿元(含管风琴等演出设备及有关费用)。这个投资规模,扣除土地费用,造价为1.48万元/O,在各省级大剧院建设中属中等水平投资,但由于借鉴了全国大剧院建设的最新成果和经验,方案得到优化,标准可达到“西部一流、全国前列”。而且更加便于使用,单位造价,各项经济指标更优,是国内不多的“投资少、效用高”的大剧院。

云南文化艺术中心(云南大剧院)是云南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十一五”期间重大标志性文化设施建设项目,是积极推动民族文化强省建设的重大举措,是建国以来云南投资最大的文化公益项目之一。该项目于2009年正式立项。2009年12月该项目划转云南文投集团负责完成项目建设。

云南文投集团接手该项目后,对该项目规划进行了大幅度优化,并参考了多处国内类似剧场建筑。2012年2月,云南文投集团在参考了广州大剧院、东莞玉兰大剧院、深圳保利剧院、重庆大剧院、河南文化艺术中心等项目的投资规模和规划以及后期运营等,对该项目进行了进一步调整,大幅度增加了地下空间利用,确定了最终投资规模,正式进入施工阶段。

建成后的新云南大剧院,将拥有1.6万平米的地下空间,拥有全国剧院一流的舞台机械系统、舞台音响系统和灯光系统,能满足各种不同形式的文艺演出需要。

目前,云南大剧院已经进入外部装饰和景观绿化阶段。为了纪念这一云南新地标建筑正式投入使用,据悉可能会在2017年元旦举办一场盛大的首演,具体计划将在年底公布,届时,本刊将进一步追踪揭秘。

上一篇:民俗的火 紫溪彝村 下一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民生共享的重要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