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卡巴列夫斯基理论为基础的俄罗斯中小学音乐教学大纲

时间:2022-09-06 07:35:41

以卡巴列夫斯基理论为基础的俄罗斯中小学音乐教学大纲

集艺术审美、教育、教学功能于一身的音乐艺术被看做是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形成学生内心世界的强大力量。以卡巴列夫斯基理论为基础编写的教学大纲,从音乐出发又自然而然地将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同学校里的其他课程联系起来,也自然地联系着我们的生活。大纲要求将音乐教学过程与一般音乐文化发展过程紧密结合。卡巴列夫斯基提出目标:在学生对音乐艺术、其社会角色和社会使命有完整概念的基础上使他们具有音乐文化素养。该大纲中所述发展学生音乐素养的指导原则,是渐广渐深地将音乐与生活的联系展现在学生面前的。

卡巴列夫斯基注意到音乐的强大力量首先在于可以影响人(尤其是青少年)的内心世界,所以在形成学生世界观方面音乐教育是无可取代的。因此一个大任务摆在了我们面前:“带领学生进入音乐的世界,教他们爱音乐,了解杰出音乐作品的体裁、结构,使音乐文化成为他们精神文明的一部分。”最重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为此:大纲中不仅要包括艺术性强的、有助于提高学生艺术审美品位的音乐材料,还要加入吸引人的、与孩子年龄相适应的内容。

卡巴列夫斯基指出:“音乐教师要始终牢记,如果枯燥无味对于任何一门课程都是不可容忍的,那么就艺术课而言,将是三倍的无法容忍!”为丰富这一观点,卡巴列夫斯基研究那些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的音乐语言的重要性,研究如何符合艺术规则地安排音乐课程,如何在音乐课上营造特别的交流氛围以吸引孩子们进行各种形式的表演活动,组织他们开展音乐创作。

大纲的出发点是认识音乐。认识音乐是音乐文化教育的心理机制,是音乐思考能力的发展条件,是熟悉音乐的一种最积极的形式。认识音乐决不能被等同于是听音乐,它应该深入所有形式的学生活动之中。

大纲最主要的特点是它的极具系统性的主题建设,带领学生循序渐进地攀登音乐文化的高峰。应该指出,最新的大纲方案中,卡巴列夫斯基的个人理论系统是从二年级开始使用的,一年级课程内容是卡多布诺娃、乌萨切娃、施科亚尔共同编写的(他们还编写了教学系列丛书《听艺术》)。

在一年级大纲中有一个整年的教学主题一怎样听音乐,突出了这一阶段音乐教育的承上启下的重要性。作为针对六七岁孩子的音乐教学,大纲中的即兴创作可以在师生进行各种形式的音乐交流时发挥现实作用。要想实现这一目的,教师不仅要在课上创造音乐教学“结构”,还要善于对孩子们表达内心状态、印象感受的需求进行激发引导。音乐游戏、排演、改编戏剧等生动的游戏的方式,是使孩子们接近音乐的有效方法。大纲强调,在这个音乐教学阶段,对音乐的特殊知识、实际的能力技巧是在学习音乐形象的过程中,在了解其精神内涵的过程中渐渐形成的。

以下卡巴列夫斯基大纲中的七个部分被视为攀登音乐高峰的七个步骤。

大纲第一阶段(二年级)的中心内容是认识音乐艺术――歌曲、舞蹈、器乐曲的体裁基础。在这三种音乐基础形式“转变”的过程中,发展出歌剧、芭蕾舞剧及交响曲。其次是“音乐中的表现性”,要了解音乐元素和音乐结构的普通形式的概念。

课程开始时要学习音乐表现要素(节奏、音色等),而主题材料的学习要融会在各种形式的音乐活动中(如听音乐、合唱练习、发声练习、乐器演奏等)。大纲强调了参与音乐的重要性。在合唱的学习中,卡巴列夫斯基说:“每个班都要唱,这就是我们的目标。”

这一阶段的教学主题分为以下四项:

1、音乐三主角――歌曲、舞蹈、器乐曲;

2、音乐说了什么;

3、音乐把我们带到哪里;

4、什么是音乐语言。

大纲第二阶段(三年级)的主要内容是熟悉音乐文化,其中最重要的是熟悉音调。音调为我们展现普通语言和音乐语言在思想、情感方面的联系。为了掌握音调,首先要学习识谱、即兴创作和合成音乐。在学习中了解歌曲、舞蹈和器乐曲的特性,加深对音乐体裁的理解。尤其要注意音乐发展的方式和它的一般形式,要在学习的基础上研究。在学习过程中,像其他阶段一样,首先要依靠于听觉体验和对音乐的形象理解。

教学主题为:

1、由歌曲、舞蹈、器乐曲发展成完整体系;

2、音调;

3、音乐发展;

4、音乐形式。

大纲第三阶段(四年级)的主要内容是本民族和其他民族的音乐(首先是俄罗斯族和俄罗斯联邦其他民族的音乐)及相关作品。学习的注意力放在对本民族音乐和其他民族音乐之间的共性和区别的了解上。根据体裁、音调、表现手法的特点逐渐了解音乐的民族风格和国内外作曲家的个人风格。

教学主题为:

前半年――本民族音乐;

后半年――本民族和其他民族的音乐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大纲第四阶段(五年级)学习音乐同文学及造型艺术的相互关系。要完成这一任务首先要明确各种艺术形式的共性和特性。共性包括艺术联系生活、艺术的审美性、具有艺术形象、一系列相似的表现手法等;特性首先是指大量不同种类的艺术语言。从这一阶段开始就要不断地加深对音乐艺术的体裁、音调和风格基础的认识。

教学主题为:

上半年――音乐和艺术,没有文学音乐会怎么样,没有音乐文学会怎么样;

下半年――音乐和造型艺术,我们能否观看音乐,我们能否倾听绘画。

大纲第五阶段(六年级)的主要内容是师生共同研究音乐影响人的个性、情感心理和精神世界的可能性。其主旨是“音乐可使人心正直”。这句卡巴列夫斯基多次重复的、充满哲理的话,说明了音乐教育对学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教学主题为:

上半年一音乐具备的改造人的力量;

下半年――音乐的力量何在。

大纲第六阶段(七年级)要求学生深入学习各种各样的音乐形象,了解他们在情节发展上的相互联系,掌握那些表现深刻的生活矛盾、情感,以及对永恒话题如“生与死”、“爱与恨”、“抗争与顺从”等进行思考的成熟的音乐形式。

教学主题为:

上半年――音乐形象;

下半年――音乐剧。

大纲第七阶段(八年级)学生们主要从“音乐中的传统与创新”这种角度出发总结学过的所有材料,了解天才音乐创作者的伟大精神与才华,认识“音乐中的现代性”的本质。正是在这一阶段让学生接触不同体裁音乐的现代语言。

教学主题为:

1、什么叫音乐的现代性;

2、重音乐与轻音乐;

3、轻重音乐间的相互渗透;

4、我们伟大的现代音乐家。

卡巴列夫斯基大纲中存在“主题指南针”,帮助教师清晰地了解到整个学年的课程目的,从而在审美教育中减轻解决任务的难度。考虑到卡巴列夫斯基的以上观点,我们制定了相应的要求。

小学教育即将结束时,教师要使学生们知道或理解:俄罗斯国歌的歌词和旋律;“作曲家”、“演奏者”和“听众”的意思;音乐与生活的联系,音乐表现人的情绪、情感、思想和性格的内容;不同音乐体裁(首先是歌曲、舞蹈和器乐曲)的不同意义;音乐发展的潜能,音乐语言、形式的丰富多彩;音调是音乐的基本元素,学过的各种音调;民歌、本民族和其他民族的音乐;学过的作品名称和作者;在音乐课上接触到的乐器、乐队和合唱形式。

能够:听音乐作品说出它的名字及作者;听音乐说出它属于哪种音乐体裁(歌曲、舞蹈和器乐曲);在众多音乐中听辨出斯拉夫音乐;听音乐辨别和比较出音乐作品表现的个性、情绪及其表现手法(旋律、韵律、节奏、情节);听音乐说出歌曲、唱片和乐器演奏中的音乐基调和它的变化;演唱一些民歌和口头作品,学生可自选是否带伴奏。

即将毕业的中学生们要求知道或理解:音乐的调性;音乐艺术同生活的联系;高艺术水准的音乐改造人的力量;民间音乐和专业音乐的主要体裁;音乐形象和作品的多样性;主要音乐形式;国内外作曲家的创作风格和塑造的主要形象;音乐、文学和造型艺术的异同;轻重音乐的本质和相互关系。

能够:形象地理解音乐作品并说出它的特征;听出学过的国内外经典作品;在学习过著名作曲家(如巴赫、莫扎特、贝多芬、柴科夫斯基、肖斯塔柯维奇等)创作风格的基础上听音乐辨别出他们的作品;富有表现力地完成俄罗斯国歌、几首民歌、古典或现代作品(可选)的独奏(有伴奏或无伴奏);在学习了音乐的调性、音乐体裁风格、音乐戏剧形象等相关知识的基础上比较音乐作品,说出它们的共性和特性;听辨所学音乐作品并重复(分乐器演奏和口头描述两种形式);明确同一艺术思想、情节在不同作品中的不同特点;分辨某乐器的声音,以及合唱和乐队的不同表演形式;明确具有相同艺术形象和表现目的的各种不同艺术形式的相互关系。

除了教学大纲,卡巴列夫斯基领导的小组创作的教学系列丛书还包括:二到八年级文选和音频教材、教师参考书《低年级音乐》和教师参考书《四到七年级音乐》。

在过去的25年间,这套大纲渐渐被基础音乐教育体系的每一位音乐教师所熟悉。而卡巴列夫斯基的名字,像在2004年度国际音乐教育协会周年大会上隆重宣布的那样,已与柯达伊和奥尔夫这样杰出的音乐教育家的名字一样享誉全球。

崔青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上一篇:哲学与音乐教育学 下一篇:艺术人才培养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