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决策及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探析

时间:2022-09-06 06:47:09

工程项目决策及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探析

摘要:工程项目的决策与设计阶段是全寿命造价管理的源头和核心,我国的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偏重于项目实施阶段的造价控制,而对项目决策及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的重视程度不够,这是导致工程项目造价管理中普遍存在“三超”的重要原因。本文从工程项目的决策与设计两个前期阶段出发,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需要重点把控的环节,以加强对工程项目造价的控制。

关键词:工程项目;决策阶段;设计阶段;造价控制;

中图分类号: E271 文献标识码: A

1决策阶段的实施现状

1.1开展造价控制的基础性工作欠缺:可行性研究不充分是现阶段决策阶段存在的问题之一:业主方主要关注的焦点并不是项目建设的可行性,而是可行性研究报告能否顺利地通过行政部门的审批。投资决策的关键是投资方案的比选与优化,从我国真实的项目实施情况来看,可行性研究并未得到足够的精力与时间投入,甚至会受到业主主观意志的扭曲,连其最基本的真实性也得不到保证,缺少有效备选方案。

1.2对工程造价投资决策重要性的认识程度不够:在项目建设方的决策过程中,做决策的通常是公司的高层领导集团,高层决策属于战略性决策,虽然有全局性与整体目标性,但较少考虑与工程建设成本相关的因素。而工程的真正实施管理者一般为中层及以下的员工,这些人以技术型人才为主,会把管理的重点集中在工程的招标、施工与结算阶段,这样做虽然也有效果,但是较之从决策设计阶段就开始的成本控制,只能说效果并不良好。

2决策阶段造价控制的改进方法

投资估算是一个项目决策阶段的主要造价文件,它是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项目建议书的组成部分,投资估算分为项目建议书阶段,可行性研究阶段,初步设计阶段三个阶段。

在项目建议书阶段要进行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构想,应充分对资金来源,融资成本,项目市场前景,规划项目的建设生产期,初步测算偿还能力进行考虑和比较。并且,还要从价值工程角度对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作初步估计。

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要在完成市场需求预测、场址选择、技术方案选择等研究的基础上,对项目各要素进行调查、研究、预测、计算及论证,定量定性分析相结合、动态分析与静态分析相结合,完成项目财务评价,从而考察投资行为的经济合理性。

初步设计阶段要估算出较准确的成本控制数额,作为建设期成本控制的最高限额,编制的估算尽可能全面,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可能对工程成本的影响, 应根据项目的具体内容及国家有关规定和估算指标等,以估算编制时的价格进行编制,并应按照有关规定,合理地预测估算编制后至竣工期间的价格、利率、汇率等动态因素的变化对投资的影响,充分的考虑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以及有可能出现的各种能够影响工程造价的情况,合理估算工程预备费,对引进设备和技术项目要考虑每年的价格浮动和外汇折算变化等。 确保投资估算的编制质量,使得投资估算能够真正有效的起到总投资的作用。

3设计阶段造价管理控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设计阶段造价控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工程设计阶段中总平面布置、外观设计、结构形式、设备和材料选用等都会直接影响工程造价。建设单位通常认为施工阶段的施工管理和人材机价格是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而忽略了设计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设计阶段对建设工程造价的影响可达60%以上。

3.2设计人员缺乏对建设成本的考虑

设计人员普遍缺乏经济观念,设计停留在纯技术性绘图层面,只重视设计速度、技术、产值、安全,而不注重技术经济分析,片面追求美观,没有做到将技术与经济统一考虑。

3.3技术与经济不能紧密结合

我国工程设计人员设计思想相对保守,认为只要按设计任务书的相关要求进行设计就可以了,至于工程造价问题那是业主的事。而造价人员认为,只要设计图纸完成后,根据现行的计量计价标准编制设计概预算就够。

3.4设计深度不够引起的偏差

初步设计往往过于简单,量与价无法核准,导致设计概算与实际造价出现严重偏差。

4设计阶段造价管理方法

4.1积极推广设计招标

在设计采购阶段采用设计招标,促使设计单位提高竞争意识,树立经济意识,对建设项目的有关规模、工艺流程、功能方案、设备选型、投资控制等作全面周密的分析和比较,用最经济合理的方案参加投标竞争,从中选出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既能满足功能要求,又能降低工程造价的方案。建设单位组织设计招标时,应在满足设计任务书的前提下,把设计的经济性也作为评价指标,对方案的合理性、经济性进行综合评估和比较。确定中标方案后,建设单位集各部门专业人员共同对中标方案再次提出优化意见,吸收未中标方案中的合理成分,进一步提高设计的经济性和合理性。

4.2严格推行限额设计

限额设计是指按照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限额进行初步设计、按照批准的初步设计概算进行施工图设计。限额设计需要在投资额不变的情况下,实现使用功能和建设规模的最大化,是工程造价控制系统中的重要环节。批准的投资总额是进行限额设计的重要依据。投资决策阶段,在多方案技术经济分析和评价后确定最终方案,合理确定设计限额目标;初步设计阶段,根据最终确定的可行性方案和投资估算,对影响投资的因素按照专业进行分解,并按确定的投资限额下达到各专业设计人员。设计人员通过技术经济比选,创作出价值高、技术经济合理的初步设计方案,并将设计概算控制在批准的投资估算内;施工图设计阶段,按照批准的初步设计方案进行限额设计,将施工图预算按制在批准的设计概算范围内。

4.3设计和造价密切结合

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强调的是技术与经济的结合,需要工程设计人员和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密切配合。设计人员进行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工程造价的影响因素,对方案进行比较,优化设计;工程造价管理人员要参与到设计中去,从提高工程投资效益、降低工程造价的角度出发,及时进行投资估算,协助设计人员进行技术经济方案的论证。设计人员和造价人员共同进行设计方案的比较和优选,设计人员主要对技术负责,造价人员主要对造价负责,及时对设计方案进行经济分析和比较,从价值工程的角度出发,达到优化设计和控制造价的目的。

4.4确保前期工作深度,严格控制设计变更

进行设计前要有准确的技术资料作为基础,这些前期资料对设计方案及造价的影响是直接的。此外,还要加强设计变更的管理和建立相应的制度,加强图纸会审、审核、校对,尽可能避免由设计原因造成的经济损失。

4.5实行设计奖罚制度

一直以来设计人员的设计创新被社会认可的只是技术上创新,而控制工程造价的创新却得不到应有的关注与认同,设计人员在降低造价上深挖潜力的成果,得不到鼓励,反而要承担风险,这样大大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建议引入奖罚机制,对设计方案优秀、工程造价降低的设计进行奖励,处罚那些因设计浪费而造成损失的设计。以中标方案的设计概算上下浮动一定比例为合理区间,如果因设计单位的原因导致工程竣工结算价增加超出合理区间,则按相应比例向设计单位提出索赔,如果竣工结算价在合理区间或低于合理区间,则按节约部分给予设计单位相应的奖励。

结束语

工程项目的决策和设计阶段是整个工程项目造价控制的关键,项目策划人员要重视该阶段,做好前期策划决策工作,设计人员要协同造价人员根据项目要求给出最佳项目设计方案。建设工程前期成本管理还应结合工程本身的特点,制定一套可操作性强、有针对性的成本管理办法,并落实到部门与个人。只有这样,工程项目建设才能顺利的完成,项目建设投资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整个工程项目才能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朱振华浅谈建设项目前期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田中国科技博览,2012,(25):526.

[2]苏波造价控制在项目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探究田科技与企业,2012,(20):41

上一篇:工程测量教学中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 下一篇:工程项目资料管理的重要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