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时期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的创新与实践

时间:2022-09-06 05:55:43

浅析新时期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的创新与实践

【摘要】电子信息类专业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兴专业,其教学涉及内容多、范围广。面对21世纪对电子信息人才培养的要求,电子信息专业的教学也进行了深入的改革,本文针对这一要求对电子信息专业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进行了探讨及总结,从课程体系改革与创新模式、教学内容改革与创新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模式三个方面,对电子信息专业进行教学改革并创新模式尝试,从而促进了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电子信息;培养;改革

一、构建新的课程体系

1.优化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

通过大量的社会调查分析,明确社会对电子信息专业毕业生的理论知识、职业技能、实践动手能力的要求,绘制能力矩阵图,建立培养所需职业能力的课程理论、实践教学模块,针对性地设置相应的课程,尽量使学校的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一致。

2.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

国内大多数高校电子信息专业课程体系是根据本学科知识体系的特点制定,过分强调学科、专业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不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新课程体系主要依据培养方案制定的能力培养要求建立课程模块,设置相应的教学课程。

3.构建高效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按实验技能培养与职业资格培训相结合构建“一体化、分层次、开放式”的专业实验教学体系。“一体化”指实验技能培养与职业资格培训的同一化;“分层次”指实验(实训)课程由基本技能训练型、综合设计型和研究创新型三个类型层次的实验项目组成;“开放式”指实验课程要具有一定数量的实验项目供学生自主选择,实现实验开放教学。

二、教学方法改革措施

(1)采用“平台+模块+竞赛”模式,实现“开放式”教学,强化训练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搭建四个创新实践平台。建成电子信息综合实践创新平台,围绕典型实践项目,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现场调试和操作能力,以及文字表达能力与团队合作精神,把知识内化为素质,外显为能力。现代电子设计实践平台:针对具体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亲身经历设计电子产品的全过程,给学生构建良好的“创造、创新”实践环境和氛围。“机器人”综合实践平台:通过系统模块配置、模块设计、软件编程、制作、调试等环节的实施,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拓展专业综合知识,从而提高学生创新、实践和自主建构知识的能力。“嵌入式”开发平台:围绕嵌入式应用开发的处理器、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及开发工具开展创新型高技能人才培养,将学生的操作能力、分析能力、工程设计能力与应用实践结合起来。3G通信综合实践平台:参照通信企业建设实践环境,依照通信企业的需求,与权威的通信企业合作共建,给学生提供适应企业岗位需求的专业化、系统化的实践创新平台。

(2)成立电子科技创新协会,鼓励大多数学生参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放实验室实习基地,为学生自主实践提供平台;以校级、省级和部级各类竞赛为契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和实践的欲望。

三、教学方法改革与模式创新

电子信息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创新,突出了电子信息专业特色,优化了基础理论与实验技能、强化了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拓宽融合了专业口径;实现宽口径、厚基础、实践能力与创新思想好、理工结合的高素质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使学生专业基础理论与知识构架更加科学合理,实践能力与创新思想明显提高。

教学方法改革首先是教学思想的改革。由于教学内容丰富,教学课时紧张,学生接受能力不一,致使课堂教学大都是以教师的教为中心的单向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在知识获取过程中是一种被动获取,严重阻碍学生解决问题能力与创新意识的发展。因此,针对不同课程特点,实行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学模式是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方法的重要课题。基础理论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主要采用启发式、情景教学法、动态显示法、引导讨论等课堂教学模式。实践课程的教学采取项目课题教学法与企业顶岗实训法为主要教学模式,不断优化教学过程,充分借助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和多媒体课件,把抽象的电子信息课程知识具体形象化,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接受。在实施课堂教学过程中,倡导课堂讨论与师生的交流,通过交流触发学生的思想和创新能力。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是教学方法改革的主题,除此之外,改革和完善课堂外的教学工作也很重要。教师课前精心准备教案,课程多人参与备课的讨论;精心布置与批阅作业;改革考试考核的方法;采取基础知识与实践考核并重的系统考核评价模式;对教师的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也进行系统的评介。

参考文献:

[1]谢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J].科技广场,2011.7

[2]谢自美.从电子设计竞赛谈课程体系改革与创新能力培养[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7.12

[3]王淑文.电子信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建设现状分析[J].教育与职业,2009.04

上一篇:海峡两岸终身教育论坛聚焦:职业教育与学习型社... 下一篇:园林技术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