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时政报道的实践与创新

时间:2022-08-05 08:38:45

浅析时政报道的实践与创新

[关键词]时政报道;实践;创新

对于媒体来说,无论是纸媒还是新媒体,时政的报道都是非常重要,不可或缺的。

相对于社会新闻,时政报道是相对枯燥和按部就班的。这就需要记者在采写这类稿件时,不但要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还要不断创新。我们通常把时政报道等同于会议报道。比如:党的十;省政府工作会议;森工工作会议等等。

这样的报道必然是严肃而无趣的,而且要求有绝对的政治性,不能出现任何的问题和偏差。要把会议中领导的讲话精神原封不动的在报道中体现出来。但这样的报道相对来说可读性强,老百姓并不喜欢读,或者说,现在的工作节奏也让读者不太适应这样的报道。

那么,如何在时政报道上创新,让它或适应这个时代的需求,更适应受众的需要呢?

首先,做记者的不能偷懒。在这方面,《南方周末》可谓是先驱者。他们有一句话说得非常好,叫做:“让政治充满欢愉。”就是说,不要一提起政治,就觉得它特别严肃,要让它真正的走近老百姓当中,让他们也能参与进来,并且读懂你所要报道的时政。《南方周末》的记者们在这方面也做着特别卓越的努力,他们曾经为了采访到一个合适的人,一天打过上百个电话。尽管最后接受邀请,或者说接通电话的只有一、二个,但这中间为之付出的努力却是甘之如饴,而最后的结果必然是满意的。他们曾经做过的《赶考2007》等两会报道,都成为时政报道中的经典。

本报在这方面也一直积极地做着努力。比如每年一度的森工工作会议召开前,报社都要进行认真详细的策划。除了必不可少的会议消息外,每位参会的记者都要提前做功课。在会议报道中,除了对参会的一些人员有针对性地进行访谈外,还要采写人物报道和花絮。或者在这同时安排特写和侧记,以加重对这次会议的解读,也使这样的会议报道充满趣味性,或者说更加接地气。对于一些营林、多种经营等专业性会议,我们也经常采用这种方法,绝不做单一的会议消息的报道,而是通过多体裁的报道方式,更多层面的解读会议。也会采用图片报道的方式来表述参会人员对会议的不同反映,从而让更多的读者找到新闻点和兴奋点。

有人曾经这样说过,如果不能把自己听到的,看到的转化成新闻,那么,你只是一个“流动的图书馆”,而不会是一名合格的记者。所以,在时政报道中,记者起的作用相当大,至关重要。

在时政报道中还有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学会在会议中找新闻。《中国青年报》在这方面做得非常有特色,有着一些成功的报道范例。例如在对两会的报道中,他们曾经写出了《台阶上的临时讲话》、《春风里我们共商国事》、《大会堂前堵明星》、《百米路上追热点》等题目新颖,极具创意的新闻。把本来枯燥乏味的会议消息,写的生动活泼、春意盎然。这些成功的报道,都成为了活生生的教材,为更多的时政报道提供了可依靠的范例。

《中国青年报》时政部主任刘畅曾经这样说过,记者的第一能力是和人打交道的问题。

央视著名记者柴静也曾经说的:记者有一个特权,可以打开别人的心灵。这个打开心灵的过程,就是提问的过程。

在时政报道的采访中,提问非常重要。一般来说,在提问的时候,有五个方面是要注意的:一是友善而巧妙,不卑不亢,提出公众疑惑;二是简单叙述,但尽量说出矛盾和冲突;三是追问被遮蔽的数字信息;四是寻求对传言的证实;五是寻求对质疑的回应。同时要遵循新闻报道的“五条军规”:冷静、客观是第一要素;深入的采访是前提;要用细节说话;引语要画龙点睛;如有可能,要注意隐藏记者的位置。

那么,对于我们经常参加的新闻会等时政报道,要怎样处理,才能区别与其他媒体,另辟蹊径,找到闪光点呢。我们说,对于会议通稿和新闻通稿,要学会改写和补充采访,要区别广泛见诸报端的一般报道,寻找自己报道中的增值部分。这就出现了主题调查、任务调查、工作调查、全景调查、背景调查和连续调查。这些所谓的调查,是另一种深层意义上的报道的延续,这种体裁为时政报道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使其外延和内涵都得以增加和延伸,使时政报道更深刻,成为既有可读性又有借鉴性和思考性的一种报道。

这里面有一个要注意的是在这种报道中一定要区别什么是宣传,什么是新闻。这是两个概念,也是两个规律。宣传重符号,而新闻重信息;宣传重重复,而新闻重新意;宣传重观点,而新闻重事实;宣传重时宜,而新闻重时效;宣传重平衡,而新闻重重点。有一些非常好的时政报道就体现了这些特点。比如:反映林权改革的《山林变法》、关于禁毒的《来自全国禁毒战线的一线报道》、阐述经济发展与生态关系的《种树与砍树》等等。

总之,无论做什么类型的报道,作为一名记者,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都是首要条件。对于时政报道来说,它站在新闻报道的最前沿,在它的实践与创新中,敏感性和政治性都是必不可少的要素。而在各种时政报道中,注入对精神的追求也至关重要。作为一名新闻记者来说,不管你在哪一级别的媒体,都绝不能做垃圾的收拾者,而应该做精神的净化器,传播的是正能量和精气神。要保持良知,不说假话,为天地立心,为生命立命,这才是做好时政报道的真正意义之所在,才是跟上时代脚步的创新与发展。

上一篇:发射台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抗干扰措施 下一篇:看守所短期余刑执行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