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幸福指数的构建

时间:2022-09-06 04:37:54

大学生幸福指数的构建

【摘要】本文根据大学生的对“幸福”感受的特点,从个人因素、发展因素、家庭因素和学校因素四个维度构建大学生幸福指数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的建立为高校教育改革、学生管理、心理辅导提供了重要参考,还可以为作为对高校业绩考核的重要指标。

【关键词】幸福指数;大学生;心理健康;高校管理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受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根据《中国教育发展报告》蓝皮书每年因心理问题而自杀的大学生在110人以上,而有自杀倾向的大学生人数则高达21%,[1]这些大学生普遍感觉不幸和绝望。因此,让大学生感受到“幸福”是实现心理健康、校园稳定的重要手段。

此外,大学生作为大学的主体,既是大学的教育对象,也是服务对象,对大学的考核不能仅仅停留在学校排名、科研成果以及基础设施上等外部质量,更应该注重对大学生的内部的质量考核。目前,我国正从“GDP至上”的执政理念,转变为科学发展理念,“幸福指数”作为一项重要的考核指标被纳入政府绩效评价与机制中。对大学而言,“大学生幸福指数”是评价办学质量、管理水平、教学能力高低的重要的综合性指标。

二、幸福感测量方法的概述

不同学派对幸福感的定义和测量方法不尽相同,研究方向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经济学层面的幸福指数、心理学层面的幸福指数、社会学层面的幸福指数。经济学以“理性人”为假设前提,认为当人的物质条件和情感得到满足时,人就会感到幸福,忽略非理性因素对幸福感的影响。美国经济学家大卫·布兰奇劳尔和安德鲁·奥斯瓦尔德在2004年建立了幸福指数模型,该模型通过计算福利、收入、亲情以及与个人相关的特性,反映一个人的幸福指数或主观满意度水平;心理学认为一个人的幸福是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强调个人的心理感受。心理学界Ryff和Essex将幸福感划分为6个部分:自我接纳、与他人的积极关系、自主性、环境可控性、生活目标及个人成长;社会学以“社会人”为前提,强调群众对生活质量的感受,包括政治自由、工作机会、收入水平、文化娱乐等。

上述三个层面的幸福指数既有独到之处,也存在局限性。经济学测量方法包含了客观、主管因素,能够较准确地反映“理性人”的幸福感,其缺点在于不能准确反映非理性因素对幸福感的影响,例如当物质丰富到一定程度后,其对个人幸福感的提升不会产生显著作用,而非理性因素对幸福感的影响则更为显著;心理学测量方法虽然能够直接地表达个人对幸福的感受程度,过于强调个体的感知导致其无法为整体决策和干预提供明确信号,缺乏指导作用。社会学测量方法能够反映社会环境中群体的主观幸福感,[2]但由于不同地区历史、地理、文化存在差异,对幸福的心理感知程度也各不相同,造成城市幸福指数结果与群众的实际有较大出入,其更适合对地方政府行政能力的绩效考核,弥补GDP考核的不足。

在实际幸福指数的应用当中,应根据需要对以上三种测量方法进行综合和借鉴。对大学生群体而言,他们还没进入社会,主要的活动场所在校园里,社会学测量法不适用于大学生。本文主要采用经济学测量法和心理学测量法相结合的方式,既能较准确地反映大学生幸福感,也能为大学管理提供具体的指标和建议。

三、大学生幸福指数的构建

(一)构建大学生幸福指数的总体思路

幸福指数的构建应以目标群体的生活环境和对幸福的感知程度为依据,从心理健康、心理发展、生活质量等维度进行测量。对于大学生而言,他们还没有进入社会,个人收入对幸福感的提升不产生显著影响,他们更加关注人际关系、适应能力、学业成绩、获奖情况、专业满意度等。因此,在构建大学生幸福指数时,不能简单套用国民幸福指数或城市幸福指数,而应深入大学生群体调研,了解大学生幸福感敏感指标,再通过问卷调查和专家座谈确定体系指标,在此基础上,分配指标权重,构建大学生幸福指数。

(二)指标筛选

首先,从心理健康、心理发展和生活质量三种幸福观为导向,借鉴国民幸福指数、城市幸福指数,初步确定由四个一级指标,20个二级指标构成的评价体系。通过对大学生的抽样问卷调查和专家座谈讨论,删除指标体系中相关度不高的指标,最终形成由个人因素、发展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四个一级指标,20个二级指标构成的指标体系。个人因素包括:善待自己、善待他人、适应能力、情绪正常、人际关系等5个二级指标,评价个人的心理健康程度;发展因素包括:学习成绩、专业水平、活动参与、获奖情况、其他能力等5个二级指标,对自身潜能的发挥程度进行评价;家庭因素和学校因素主要测量大学生的满意程度(如图1)。

(三)指标权重的确定

常见的权重确定方法包括:主观赋权法、客观赋权法。

主观赋权法主要有主观经验法、秩和比法、专家排序法、德尔菲法、专家会议法、层次分析法等;

客观赋权法主要有回归分析法、因子分析法、相关系数法、算术均数组合赋权法、连乘累计组合赋权法等;

本文主要采用9分制专家打分法。

1.9分制专家打分法简介。

将每级指标对幸福感的影响程度划分为最重要至最不重要9个层次,最重要记为4分,最不重要记为-4分,中间状态为0分,通过专家打分确定各指标的权重。

2.编制专家打分表。

根据9分制专家打分法编制打分表(见表1)。

3.专家打分,确定权数

由心理学家、职业生涯规划师、专业教师、不同专业年级学生组成19人专家组,对各指标权重进行打分,并按分值相乘加总计算权重,得到大学生幸福指数指标权重,见表2。

四、总结

大学生幸福指数从个体感知出发,体现个人因素、发展因素、家庭因素和学校因素综合作用于个人身上所产生的量化情感表现。大学生幸福指数的建立为高校教育改革、学生管理、心理辅导提供了重要参考,能够准确地反映出大学生的适应能力、心理健康程度、能力发展水平,以及学校管理能力、服务质量、专业潜力等。

参考文献

[1]白小薇.人格特征及家庭功能对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影响[M].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2(2):25-128.

[2]肖成勇,蒋敏,来窑静.幸福指数测量方法研究[J].特区经济,2007.

[3]陈志霞.城市幸福指数及其测评指标体系[J].城市问题,2012(4).

[4]郑方辉.幸福指数及其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学术研究,2011(6).

上一篇:西安市某高校A实习生满意度调查分析 下一篇:基于PLC的车库自动门控制系统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