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阅卷手记之――全国大纲卷

时间:2022-09-06 04:20:00

高考作文阅卷手记之――全国大纲卷

真题回放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4月29日,尚先生把手机落在了出租车上。他随后拨打那部手机,对方接听后立即挂断。他又发短信表示,愿意出2000元“买”回手机。一小时后,尚先生收到回复,说要归还手机。见面后才知道,捡手机的是一位年轻人。尚先生要酬谢他,但对方交还手机后就转身离去了。

当天晚上,记者联系到那位年轻人,年轻人说:“我本来无意归还,但看到手机里的照片和信息,发现机主刚刚给芦山地震灾区汇去一大笔捐款,很受感动。我不能见利忘义,不能用贪心对待爱心。我也要像尚先生那样多一些真诚和友善。”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考题解析

2013年高考全国大纲卷作文材料贴近现实生活。命题者旨在引导考生关注社会,思考现实;希望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希望考生作文时做到“文以载道”“文道结合”……材料内涵照应建设美丽中国,构建和谐社会,传递社会正能量等热门话题,延续了近些年来“关注生活,感悟人生”这一“永恒”的主题,也遵循了古人一贯倡导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作文标准。捡到手机的年轻人本想见利忘义,不料却受到尚先生爱心善举的感染,主动放弃2000元酬金,对此,考生可围绕爱心的传递、正能量的威力、善举的力量、友善的力量、善有善报、真诚和善良的积极意义等角度立意,具体分析如下:

一、就整则材料立意

1.年轻人被尚先生的爱心善举所感动,不计报酬地归还了尚先生的手机,可立意为爱心的传递、正能量的威力等。

2.年轻人得知尚先生给地震灾区汇去一大笔捐款,很受感动,最终希望像尚先生那样多一些真诚与友善,可以从善举的力量、友善的力量等角度立意。

3.尚先生以自己的言行影响了年轻人,可以从影响的角度立意。

二、就尚先生的角度立意

尚先生给地震灾区汇去一大笔捐款,这是一种善行,而年轻人很受感动,分文不取地归还手机,尚先生的善行得到了回报,可以从善有善报的角度立意。

三、就年轻人的角度立意

1.年轻人捡到手机,接听后挂断,表明“本来无意归还”,可见年轻人在利益面前曾动心过,可从见利不能忘义的角度立意。

2.年轻人得知尚先生的善行后,不要报酬,说明年轻人明白自己之前的做法是错误的,可从知错能改的角度立意。

3.年轻人被尚先生的善行感动,最终分文不取地归还手机,并表示要像尚先生那样,可从见贤思齐、高山仰止等角度立意。

今后的作文备考,一定要有大语文学习观。阅历丰、眼界宽、积累多、思考深、是非明、格局大的考生自会占优势。考生不能只沉湎于个人的小天地,要有济世兴邦的眼光与抱负。高考语文备考不能只局限于课本,而应该努力扩大语文学习的范围,进行广泛阅读;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还要把眼光投向生活,多关注、思考社会现实,只有这样,才能写出高于同龄人的好文章来。此次作文命题再次表明,高考作文不只是选拔人才的标尺,也是一种社会舆论的导向,引导考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考生只要平时多关注、思考各种社会现象,养成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考场上善于回忆、联想和思辨,就不难写出上等的作文。考生平时对社会生活关注程度的高低,思辨能力的差异,语言表达能力的优劣,将直接决定作文的优劣。

例文

爱心接力,春暖花开

广西一考生

作文题目中说的这件事很有意思。

先是年轻人见财物,起歹心,不愿意将手机交还失主。但后来看到手机失主为地震灾区捐款的消息后,年轻人又立马改变主意,愿意无条件归还。

很显然,是手机失主尚先生的美德,感动了年轻人,将年轻人从错误的路途上拉了回来,让年轻人找回了差点就要丧失的美德。

这不禁让我想起天津的哥马志刚。

一次,马志刚拉载了一位盲人小伙儿。到达目的地后,盲人小伙儿准备掏钱,马志刚捂住他的包不愿收钱。盲人小伙儿坚持要给,马志刚急了,说:“我不伟大,但我挣钱比你容易。”而下一位乘客了解事情原委后又坚持要将盲人小伙的钱付给马志刚。马志刚推托,那位乘客说:“我也不伟大,挣钱比您也容易点。以后,您见到残疾人,就继续帮他们吧。”

这个故事在微博上被转发了近两万次。不少网友表示要“随手转发,传播正能量”,还有网友表示“这种微博看着就暖和。”

前不久,雅安地震,四面八方的爱心随之涌动。而在乌鲁木齐的一处捐款点,迎来了一位特殊捐款者。一名以乞讨为生的男子捐出了乞讨两个月所得的1000多元钱。

当工作人员想要劝阻生活艰难的他时,你猜这位乞丐怎么说?

他说:“我们乞丐吃万家饭,穿百家衣,点点滴滴都是大家的恩赐。平时别人帮助我们那么多,关键时刻,我们也可以帮帮别人。”

说得多好。我想,尚先生为地震灾区捐款,肯定没有苛求有一点一滴的回报;众人向乞丐施舍点零钞硬币,也肯定没有人指望乞丐能够回报。

但他们的善举,早已成为正能量,在中华大地上传递。

还记得廖智吗?就是那个在汶川地震中救出女儿、婆婆等多位亲人,同时也失去了双腿的美女舞蹈老师。

“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为答谢众人曾经对她们全家以及汶川的帮助,雅安地震发生后的当夜,廖智便跟随团队直奔雅安灾区,为受灾群众搭起一个个帐篷。

我记得电视上有个细节,廖智拍拍自己的腿,开心地说:“这里是假的,不怕砸!”

说得多好。如果有天堂,天堂就是爱在传播的模样。

评点

这篇文章观点切合题意,思路清晰明了。文章标题“爱心接力,春暖花开” 是文章的观点,既醒目,又富有诗意;开头概述材料,分析材料,指出材料内涵;文章主体部分选用的哥马志刚、捐款乞丐、廖智三个人的事迹来论述观点,所用材料鲜活典型,富有时代感,体现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作文标准,且每件事之后都有深入细致的分析,犹如画龙点睛;最后以“如果有天堂,天堂就是爱在传播的模样”为全文作结,余音绕梁。

阅卷现场评分:内容20分+表达20分+特征19分=总分59分。

上一篇: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研究 下一篇:同题演练――知人生之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