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纤维名称及其定义比较研究

时间:2022-09-06 02:01:39

国内外纤维名称及其定义比较研究

摘要:

概述了中国、欧盟、美国及日本有关纤维名称和定义的技术法规与标准状况并进行了系统的比较。研究表明,中国与美国在纤维名称定义体系方面结构较欧盟清晰;而美国的纤维名称与其他国家差异较大,同时存在各国纤维名称与定义的差异易混淆消费者的问题。

关键词:纤维名称;定义;技术法规;标准

规范的纤维名称不仅是行业内部运作的术语工具,更是向消费者注明纺织服装产品成分的依据。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有关纤维名称制定了标准ISO 2076《纺织品人造纤维通用名称》与ISO 6938《纺织品天然纤维属名和定义》。各国对纤维名称及其定义的不同规定会给国际贸易造成一定的障碍,因此对我国以及主要出口国的纤维名称及定义进行系统比较,明确其差异,对国际贸易的顺利进行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1 纤维名称技术法规和标准

1.1 中国

中国有关纤维名称有推荐型标准――“纺织名词术语”,分为棉、毛、麻和化纤四部分标准。另外,还有对天然纤维相关术语的标准,见图1。

另外,2006年3月1日实施的GB/T 4146―1984《纺织名词术语(化纤部分)》国家标准第1号修改单增加了“莱塞尔”、“莫代尔”和“大豆蛋白/聚乙烯醇复合纤维”三个定义。这次增补是我国自纤维名称标准生效之日起的唯一一次修订。

1.2 欧盟

最早纤维名称出现在1996年公布的“有关纺织品名称的指令96/74/EC”附录中。随后的97/37/EC,2004/34/EC、2006/3/EC和2007/3/EC先后对96/74/EC附录1和附录2进行了修改。2009年1月23日公布新指令,将上述指令最终合并为2008/121/EC。

1.3 美国

化学纤维依据16 CFR Part 303.7(人造纤维通用名称和定义),同时也承认国际标准ISO 2076―1999“纺织品-人造纤维-通用名称”。当制造商生产出新纤维时,需向委员会申请才能使用新的纤维名称。

1.4 日本

原则上纤维名称应该使用日本工业标准JIS L 0204-1,2,3中规定的特定术语,但生产商或经销商也可选择使用非日本工业标准规定的纤维名称术语。

2 纤维名称及其定义对比

2.1 天然纤维

各国天然纤维的定义方法相同,均以其来源命名。即使各纤维定义不同通常也不会产生歧义。

2.2 化学纤维

国内外纤维名称及其定义的差异主要存在于化学纤维部分,经比较可将此类差异归纳为以下几种类型。

对表1作如下几点说明:

1)蛋白质纤维包括天然蛋白质纤维与再生蛋白质纤维。欧盟与美国标准中纤维名称“protein”特指再生蛋白质纤维。中国标准定义了“大豆蛋白/聚乙烯醇复合纤维”,蛋白含量在50%及以上称“大豆蛋白纤维”,含量为16%~50%时称为“大豆蛋白复合纤维”。日本定义了“普罗米克斯(promix)”,它是由乙烯系单体和蛋白质共聚而成的纤维,其中蛋白质质量比为30%~60%。

2)聚氨酯弹性纤维是由氨基甲酸酯组成的聚合物,即氨纶。国内外对此纤维名称的规定差异很大。更容易被混淆的是,在中国“elastane”泛指弹性纤维,并不特指“氨纶”。

3)聚氯乙烯指由氯乙烯单体组成的聚合物。另外,纤维名称“chlorofiber”在中国标准中指聚氯乙烯系纤维(含氯纤维),而“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仅属于其中一种类的纤维。

2.2.2 同种纤维定义不同

此类差异表现为同一种纤维的定义表述方式不同或在某些细节处有不同之处(见表2)。以无机纤维为例,此类纤维的定义仅为表述上的不同。其中,中国与ISO均定义了“玻璃纤维”、“金属纤维”及“碳纤维”;美国也定义了“玻璃纤维”和“金属纤维”;而欧盟除对玻璃纤维有所定义之外,其他无机纤维的定义均规定为“其他未列入表中(2008/121/EC附录1)的从各种材料(如金属、石棉、纸等)中获取得到的纤维均以其组成材料来命名”。

2.2.3 差异较大的纤维名称与定义

国内外纤维名称及其定义存在差异较大且易产生混淆的现象,见表3。

2.2.1 同种纤维名称不同

国内外技术法规和标准中同种纤维往往会有不同的纤维名称,具体差异见表1。

对表3作如下几点说明:

1)美国16 CFR Part 303.7中,人造丝(rayon)指纤维链段中有≤15%的氢基(-H)被羟基(-OH)所代替的再生纤维素纤维。而中国、欧盟与ISO规定的 “viscose”指用粘胶法制成的再生纤维素。在国际贸易中,存在将“rayon”与“viscose”二者定义混淆不清的问题。根据各个国家标准的定义可清晰地解读二者区别:“viscose”为“rayon”的一种最为常见的纤维种类,也可称为“viscose rayon”,可译为“粘胶纤维”。“rayon”有长纤与短纤之分,前者可译为“人造丝”而后者译为“人造棉”比较合适。另外,除粘胶纤维外,“rayon”还包括铜氨与其他高湿高强纤维等纤维类型。

2 ISO标准对金属制成的纤维与金属涂层的纤维是区别化定义的,分别为“金属纤维”和“金属膜纤维”:美国将其统一定义为“金属的纤维”。而中国与欧盟的定义较笼统,无论金属纤维构成方式如何均定义为“金属纤维”。

3 结论

1)美国在纤维名称命名方面自成体系,与其他国家差异较大。如“氨纶”、“聚烯烃”、“聚氯乙烯”等命名均与其他国家不同。日本、欧盟和我国多数情况下与ISO命名相同,在其基础上增加了一些纤维名称的命名。

2)从总体上看,中国与美国纤维名称定义的结构较清晰,如首先定义“再生纤维素纤维”再定义其所属的有“莱塞尔”,“莫代尔”等纤维。再如“聚烯烃”定义之后有“聚乙烯”、“聚丙烯”。这样既有大类定义又有具体纤维定义的结构不仅使标准结构清晰且便于使用。而欧盟与ISO定义的体系相似,无大类定义与具体纤维定义之分而将各种纤维平行地定义。

3)对于差异较大的纤维名称与定义,建议进出口企业贸易时应提高警惕,注意纤维名称在不同国家的差异。更重要的是,各国技术法规与标准相关机构应尽量协调一致。

上一篇:解析制售伪劣絮用纤维制品现象 下一篇:女裸男封:时尚之我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