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作文教学的弊端和解决策略

时间:2022-09-06 01:39:21

浅谈中学作文教学的弊端和解决策略

“一看题目就摇头,摊开稿纸咬笔头,苦思冥想皱眉头,一个小时没开头。”这首歌谣概括了一些学生写作时的现状,这种现状凸显了教师在作文教学中的弊端以及解决策略的欠缺,作文教学的弊端有哪些呢?笔者结合多年教学实践,发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范文教学束缚了学生的思维

作文教学应鼓励学生张扬个性,范文讲解可能会给初学写作的学生以更多的依赖和束缚,让学生失去写作的自信和灵气。

二、条条框框让学生不知从何着笔。

作文教学应鼓励学生放胆表达,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少一点条条框框,多一点稚气。教师不应用太多的框框来束缚学生的思维,要让学生在习作时考虑较多的不是写作的方法,而是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感情,自己的生活,至于方法指导应在学生完成习作初稿之后。

三、作文参考书让学生产生依赖和惰性心理

现在的作文书特别多,编排也相当周全,大部分作文书成了学生应付作文的抄袭工具。在如何读书,如何运用好作文书上,教师应进行指导。

四、体验不到作文的乐趣

很多同学谈到作文课就厌恶,觉得没趣。作文确实是一种需花费大量时间和心思的脑力劳动,如果学生觉得无趣,又怎能写好作文,提高写作水平?

五、作文批改与评价不到位

学生偶然花了一番心思完成了一篇“佳作”,自以为会得到老师的关注,但是,由于教师精力有限,可能读都没读到,这使大多数学生渐渐对作文失去热情。

六、作文教学功利性强,考什么

练什么大部分教师认为作文就是为了考试,所以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不顾及学生的写作实际,只要考什么就练什么。

七、作文教学无计划、无层次、无指导、随意性大

前很多中学语文教师认为作文教学漫无边际、没有规律,教学没计划,没有层次,没有具体指导,随意性很大,想起什么写什么。

面对上述诸多问题,改如何解决呢?我结合多年的作文教学实践,总结出一下解决策略。

一、研读作文教学的有关著作,了解国内外作文教学体系及教学模式,以便借鉴

教师要指导学生作文,首先自己要懂得作文教学的规律,了解名家的多种作文教学模式,这样才能做到遵循作文教学规律、有选择的借鉴名家的作文教学体系或模式,结合自己学生的实际,确定自己的教学模式,并在应用中不断的修改完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效的引领学生爱上写作,指导学生写好作文。

二、制订作文教学计划,循序渐进有效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要想让学生的作文水平有所提高,教师就要制订作文教学计划,计划包括学期计划,学年计划、甚至初中或高中三年计划。在制定作文教学计划之前,教师要认真阅读《课程标准》,对本学段学生要达到的写作能力了然于心,然后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以及教材相关内容,制订出详细的作文教学计划。

在制订作文教学计划时,一是要注意将课堂专项训练和课外多种形式的练笔结合起来,如周记、随笔、热点关注等,以此来积累素材、丰富语言;二是要注意循序渐进的原则,首先要想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习作自信,拓展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生活,为学生作文开源,解决学生写得出的问题;然后再要求写得好、写得精;三是要注意有布置就要有监督、批改、讲评。作文教学计划制订好之后,教师就要按照计划认真执行,课外练笔要有定期督查、激励,专项训练要有写前指导、写后批改和讲评,以此来指导、激励学生逐步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

三、加强写前指导,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创新意识

写作是一项创造性很强的劳动,要通过观察去获取材料,通过想象去丰富材料,通过立意构思去安排材料,其本质特征就在于创新,没有创新意识就不可能写出优秀的文章。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写前指导,教师或通过语言描述,或播放音频、视频资料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富有个性的想象力可以帮助学生从平常的事物中寻找到创新的闪光点,正如法国杰出雕塑大师罗丹所说:“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

四、注重培养学生作文兴趣,从让学生喜欢做起

(一)化难为易、变空洞为具体,让学生乐写。

1.化难为易。在作文教学中要遵循“由易到难,由小到大”的认识规律,在充分认识学生的认知结构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解习作要求,使学生将习作要求置于熟悉的生活情景中。

2.变空洞为具体。在作文教学中为学生创设写作情境,如预先布置学生去观察某一特定的景物,或参加某一次活动,或记述熟悉的某一个人。

(二)巧用讲评,让学生在评中会写。

1.讲评语言可生动中带点幽默。不要让讲评课成为指导课的再现,切忌大讲特讲写作文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而应让学生从范例中体会写作规律。在讲评中用生动幽默的语言呈现学生在习作中出现的不切实际、修辞不当等错误,就使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认识错在哪里,应怎样改。注意在点评中不要指出错误来自哪个学生,避免因无意而伤害了学生对写作的自尊心。

2.讲评形式可多样中带点刺激。在组织讲评时形式要多样,避免学生因单调重复而产生厌烦情绪,提高作文兴趣。常用的讲评就内容上有综合讲评与重点讲评之分。综合讲评即针对习作中的共同问题,进行分析,便于学生了解自己的作文情况,该注意哪些问题。重点讲评是就一两个问题,结合习作或范例,做到突出重点,讲深讲透,让学生从中悟出写作技巧。就形式上有教师总评、同伴互评、学生自评等形式。

五、注重训练形式多样化

(一)仿写。包括仿句、仿段、仿文。“学习”一词在《礼记》里解释为:“学,效。习,鸟频起飞。”因此,反复不断地效法或模仿他人的行为,是使知识得到巩固、技能达到熟练的过程。尤其是说明文、议论文初中生较陌生,更适合模仿。在模仿中借鉴,在模仿中创造。

(二)多进行造句和片段的系统训练。我认为造句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语言内化训练,篇章是由段组成的,段落是由句子组成的,句子写不好,段落写不好,文章就难以写好。我们常规的作文训练,只抓成篇文章写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费时低效,况且广大同学每周交一次作文本,是不是把无奈与苦恼也随之交给了老师?

作文教学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术,以上只是我在作文教学艺术的感悟中总结出的几点经验,与大家共勉。

上一篇:肾动脉消融去神经术 下一篇:世界各国的胎教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