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室污染区工作人员职业暴露的防护

时间:2022-09-06 01:21:48

供应室污染区工作人员职业暴露的防护

文章编号:1009-5519(2007)23-3614-01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B

供应室污染区工作人员面临着多种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如接触各种感染性体液、血液及其他污物;化学消毒剂对皮肤、黏膜的刺激;多酶清洗剂对皮肤的损害;锐器伤、蒸汽烫伤、噪声污染、微生物气溶胶污染等。为降低职业感染的危险因素,针对我院供应室污染区工作人员职业防护存在的问题,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组织管理及防护管理措施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方案,取得明显效果。

1 提高工作人员对医院感染的认识和自我保护的意识

定期组织工作人员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医院消毒技术规范》等法律、法规。特别对于非护理技术人员,要结合个案事例,运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图片的方式让他们掌握基本的专业知识。把标准预防知识学习作为职业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让每一个工作人员都了解工作环境及工作流程中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加强自我防护措施的贯彻执行。

2 强化工作人员的屏障保护

2.1 手:经常洗手是自身防护的重要措施。工作人员在操作结束时要用抗菌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并且严格按照六步洗手法认真进行正确的洗手。每次洗手后用一次性纸巾擦手或应用自动烘干机烘干。同时强调操作完毕摘除手套后,及时洗手的必要性。

2.2 手套:手套能有效防止皮肤、黏膜与感染因子的直接接触。进入污染区的工作人员必须带双层手套。手套如有破损要立即更换。接触HBV、HCV 、HIV等感染器械后必须及时更换手套后才能接触其他物品。

2.3 口罩、面罩、护目镜、防水隔离衣:污染区的工作人员必须穿防水隔离衣、戴口罩,用具有过滤作用的合成材料制成的口罩是防止微生物的有效屏障,如有潮湿要及时更换。手工刷洗或应用高压水枪、高压气枪时要佩戴面罩、护目镜。

2.4 胶鞋、一次性鞋套:加强工作人员的足部保护,防止器械落地刺伤。

2.5 工作人员的健康防护:每年进行体检,定期预防接种,提高工作人员的机体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3 锐器伤的防护

3.1 锐器伤的预防:制定切实可行的锐器放置、回收清点等规范管理程序,杜绝各环节中锐器伤害的发生。如不直接用手清点尖锐器械,用钳子挟取针头或刀片,减少刺伤皮肤的机会。锐利器械必须放在特制的锐器盒内保存和运输。同时倡导使用自动清洗机、超声清洗机等机器清洗器械,尽量减少手工刷洗带来的危害。

3.2 锐器伤的应急处理:一旦发生意外刺伤,应迅速脱去手套,立即由近心端向远心端不断挤出血液,并用流水清洗伤口,然后用2%碘伏消毒。做好锐器刺伤登记制度,并定期跟踪检查。

4 制定感染器械消毒清洗的标准流程

认真组织学习传染性疾病防治知识,熟悉其病原学特征,掌握有效的物理、化学消毒方法,坚持先消毒后清洗的原则。如被HBV、HCV 、HIV等感染的耐高温手术器械,必须先行洗消灭菌器清洗灭菌后方可等同常规器械清洗。须低温灭菌的手术器械先行1000~2000 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60分钟,然后清洗。特殊菌种感染的手术器械按规定特殊处理。

5 加强医疗废物的管理

污染区的所有垃圾均视为医疗垃圾。区内必须放置带盖的污物桶,防止液体废弃物蒸发弥散污染环境。所有医疗垃圾须有专职运送员填写医疗废物交接登记本,统一处理。

6 改善工作环境

每日保持湿式清扫地面,采用清水擦地,保证适宜的温湿度。用0.5%碘伏擦拭消毒工作台。启用30万级空气净化,并定期清洗空气层流网,保证工作区域通风换气。为了减少超声清洗机、全自动清洗机及烘干机的噪声影响,应尽量集中清洗,清洗时工作人员尽可能离开工作区。对于使用含氯消毒剂浸泡器械时,一定随时盖好盖子,防止消毒剂挥发刺激性气体,刺激呼吸道。

7 加强防护措施的执行力度

建立健全职业防护的各项规章制度,按照《医院感染管理规范》的规定,落实各项措施,加强安全管理。由科内的感染监测员负责不定期检查各工作人员职业防护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对于特殊感染器械清洗过程中的疑问,负责上报医院感染科请示后正确处理。将职业防护做得更细、更深,从而达到工作人员自身防护的目的。

收稿日期:2007-08-28

上一篇:不典型异位妊娠1例的抢救与护理 下一篇:乙型肝炎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的职业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