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老年性眩晕89例临床研究

时间:2022-09-06 01:16:10

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老年性眩晕89例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老年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170例老年性眩晕患者采用成组设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81例,给予丹参注射液20ml+0.9%氯化钠250ml,静脉静脉滴注,1次/d,连续7d ;治疗组89例,给予醒脑静注射液20ml+0.9%氯化钠250ml,静脉静脉滴注,1次/d,连续7d。结果:两组疗效分级分布,经秩和检验,显示醒脑静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丹参对照组(P

【关键词】眩晕;老年性眩晕;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醒脑静注射液;临床研究

【中图分类号】R1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12-0075-02

老年性眩晕多见于脑动脉硬化症、颈椎病、椎基底动脉供血等疾病,是神经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治疗效果不佳,且容易反复发作。笔者近年来采用中成药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该病,取得较好的疗效,现在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170例老年性眩晕患者均来自2007年1月至2010年3月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病例。入选标准:①有典型眩晕表现,表现为视物旋转,或自身旋转,或晃动感,多伴有恶心呕吐,伴或不伴耳鸣;②年龄50~80岁;③经过头颅CT与MRI明确为脑梗死、脑出血、颅内占位以及其他器质性脑病所致眩晕病者,均为排除病例。符合入选标准共170例,采用成组设计随机分为两组:①对照组(应用丹参注射液),共81例,其中男49例,女32例,年龄50 ~80 岁, 平均(65.41 ±7.49) 岁;治疗组(应用醒脑静注射液组)共89例, 男52例, 女37 例;年龄52 ~79岁, 平均(68.15± 9.66) 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基线资料经统计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均P >0.05) 。

1.2 疗效判定标准: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确定疗效判标准:完全控制(痊愈):眩晕等症状消失;显效:眩晕等症状明显减轻,头稍有昏沉但不伴自身及视物旋转感,可以正常生活和工作;有效:眩晕或头晕减轻,伴有轻微自身及视物旋转感,能坚持工作,但生活和工作受影响;无效:眩晕症状无改善或加重。

1.3 治疗方法:在常规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丹参注射液20ml(无锡山禾制药厂),加入0.9%氯化钠250ml中,静脉滴注,1次/d,连续7d ;治疗组给予醒脑静注射液20ml(江苏神龙制药厂生产),加入0.9%氯化钠250ml,静脉静脉滴注,1次/d,连续7d。

1.4统计方法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两独立样本均数的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多等级资料行秩和检验。以P

2 结果

两组治疗后疗效分级分布,经秩和检验,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醒脑静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丹参对照组(见表1)。对照组总有效59例(72.83%),治疗组总有效82例(92.1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3 讨论

老年性眩晕,是神经内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临床多为脑动脉粥样硬化、颈椎病、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所致。祖国医学认为该病具有特殊的病理机制,患者年老肾渐亏,或患素有他病,“久病及肾”,肾不足,肝失所养,致肝肾阴亏,肝阳上亢,化火生痰,上扰清空,肾不足,脉道滞涩,津枯血滞痰生;肾精不能化生元气,元气虚衰,鼓动无力,血行不畅,形成血瘀,痰瘀交阻,脑窍失荣,最终引发眩晕,总之,该病在发作时多以火盛,痰瘀等标实之象为主[1]。

醒脑静注射液主要由麝香、郁金、山栀、冰片组成,麝香通窍醒脑、清热豁痰;郁金行气解郁、化痰开窍;山栀清热解烦、凉血降火;冰片回苏开窍,能引药直达脑部。诸药并用,具有通窍醒脑、清热豁痰、行气活血、解毒止痛等功效,窍通火降则眩晕自止。现代医学认为,醒脑静注射液具有多保护脑细胞、减轻脑水肿等多种药理作用,但该药治疗老年性眩晕的主要机制可能是对脑微循环的改善,有研究显示醒脑静能明显降低全血比黏度,血浆比黏度,血栓长度、湿质量、干质量,红细胞电泳时间[2]。另外该药还能兴奋大脑皮质,增强脑细胞营养,改善脑代谢[3],因此,尤其适合脑动脉粥样硬化、颈椎病等引起慢性脑供血不足,进而导致脑细胞活力低下的状态。

综上所述,本研究表明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老年性眩晕,其缓解症状的作用明显优于丹参注射液,并可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陈茂刚,杨进.王灿晖治疗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经验.中医杂志,2004,45(2):98~99

[2] 李爱民.醒脑静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7,5(7):593~594

[3] 胡国强,田菲,李平,等.醒脑开窍针法对脑缺血及再灌注家兔脑自由基病理学超微结构的影响[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1996,8(1):5~7

作者单位:224700 江苏省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

上一篇:我院2003~127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下一篇:倍他乐克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52例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