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芷的现代药理研究与临床新用

时间:2022-10-24 01:34:42

白芷的现代药理研究与临床新用

【摘要】白芷是常用中药材之一,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价值,该文系统地对近年来白芷的药理作用和临床新用进行了论述,为白芷的研究开发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白芷;药理作用;临床新用

【中图分类号】R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12-0063-01

白芷为伞形科植物白芷或杭白芷的干燥根。主要含有香豆素类和挥发油成分,药理研究表明,白芷具有较强的光敏作用以及解热、镇痛、平喘、兴奋运动和呼吸中枢等作用。白芷性温,气芳香,味辛,微苦,具有散风除湿、通窍止痛、消肿排脓的作用,临床广泛应用于感冒头痛、眉棱骨痛、鼻塞、鼻渊、白带等病症,并有较好的疗效。

1 药理作用

1.1 解热、镇痛、消炎作用。对川白芷的醚提液、醇提液、水提液和煎液药理研究发现,川白芷几种制剂,有镇痛、抗炎和解热作用,其抗炎镇痛的有效部位是脂溶性部位。滇白芷中滇白芷总香豆素用豚鼠组织胺恒压喷雾致喘法实验,显示有平喘作用,并随剂量增加作用加强,对大鼠实验性蛋清性关节炎及甲醛性关节炎有抗炎作用,白芷煎液15g/kg灌胃对皮下注射蛋白胨所致小鼠高热模型有明显解热镇痛作用,其效优于0.1g/kg的阿司匹林。

1.2 抗菌、抗真菌作用。白芷的乙醇提取物对枯氏锥虫生长有抑制作用,抑制率可达到40%。从白芷中分得发卡二醇,它能够抗多药耐药葡萄球菌(MDR)和甲氧西林耐药金葡菌(MRSA),且与一些开发中的抗MRSA药物相比有很大的优势。据体外的初步试验,川白芷水煎剂对大肠杆菌、痢疾(宋氏)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均有抑制作用。

1.3 对平滑肌的作用。白芷及其多种有效成分具有解痉作用。有研究表明,滇白芷对抗乙酰胆碱对家兔离体及原位小肠有兴奋作用,对豚鼠离体子宫正常收缩有松弛作用,对原位子宫的正常收缩有松弛作用,出现张力下降,收缩振幅变小并能对抗垂体后叶素或麦角新碱对家兔原位子宫的兴奋作用。

1.4 对心血管的作用。白芷具有舒张动脉血管、加快血液流动、改变血液性质、止痛的作用。近年来被广泛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中。经研究表明,白当归素对冠状血管有扩张作用,白芷和杭白芷的醚溶性成分对离体兔耳血管有显著扩张作用,而白芷的水溶性成分有血管收缩作用。

1.5 抗肿瘤作用。研究表明,白芷中的戊烯氧呋豆素不仅具有抗癌变的特性,而且也有抗癌活性,它能够在体内抑制皮肤癌的产生和发展。用多种肿瘤细胞系进行实验,戊烯氧呋豆素都具有抗癌细胞增殖的作用,并且能诱导人白血病细胞中单核细胞的分化。

1.6 光敏作用。白芷中富含香豆素等成分,其中线型呋喃香豆素具光敏作用。对局部外用50%白芷酊剂加长波紫外线(PUVA)照射对豚鼠二硝基氯苯(DNCB)接触过敏(或)激发是否影响,以及与表皮郎格罕氏细胞(LC为表皮的免疫细胞)有无关联进行了实验,结果提示:50%白芷酊剂可提高皮肤对PUVA的敏感性,加强紫外线的作用;50%白芷酊剂外用加小剂量PUVA照射能影响LC及体内的细胞免疫反应。

2 临床新用

2.1 头痛及其他疼痛。白芷、冰片粉置鼻前庭或复方白芷注射液(白芷、细辛、防风)肌肉注射,治疗头痛、牙痛和三叉神经痛,均可迅速缓解疼痛;白芷、各9g水煎服,可治疗感冒及副鼻窦炎引起的头痛。

2.1.1 治疗胃疼。白芷、黄芪、白芨、甘草各等份,研细末,8g/次,2次/d,加蜂蜜2匙冲服,治疗胃疼。

2.1.2 治鼻渊痛。基本方由白芷15g,苍耳15g,细辛8g组成。若偏寒湿者加羌活祛风胜湿,散寒止痛,偏热者加黄芩、蚤休、连翘疏风清热;喉痒咳嗽者加桔梗、杏仁宣肺利咽止咳。

2.2 皮肤病。

2.2.1 银屑病:川白芷冲剂,体重50千克以下者服20克,50~60千克者服25克,60~80千克者服30克,并配合外用川白芷酊。

2.2.2 白癜风:

白芷100克打成粗粒,加入70%酒精500毫升,浸泡10天后过滤,加入氮酮50毫升,备用。用棉签涂药液于患处,每日2次,涂药后适度日晒。本法对局限型及节段型白癫风效果较好。

2.2.3 面部色斑、痤疮:

白芷、珍珠,共研极细粉,每晚蛋清调涂敷面,湿热熏20min,治疗黄褐斑;采用中药白芨、白芷进行面部皮肤按摩和石膏倒模治疗痤疮。

2.3 各种炎症。

2.3.1 鼻炎、鼻息肉:以白芷、黄芩各30g~60g,根据症状不同配以其它中药(例如鼻塞流涕加苍耳子9g~12g),水煎服,治疗额窦炎;辛防白滴鼻液(辛夷、防风、白芷、苍耳子)治疗急性、过敏性鼻炎。用白芷配伍苍术、乌梅、五味子熏鼻,可治疗鼻息肉。

2.3.2 溃疡病及肠炎:白芷、白芍、白及各1~30克,白蔻仁6~12克,每日1剂,水煎分服,治疗消化性溃疡;白芷20克,煎汤100~200毫升,去渣加入打碎的补脾益肠丸20克,再煎数分钟,待温保留灌肠。每晚临睡前1次,15日为1个疗程,治疗急性、慢性肠炎。

2.4 妇科疾病。

2.4.1 慢性盆腔炎。白芷9g,当归、川续断、杜仲各12g,鸡血藤、茯苓各30g,生薏苡仁20g,甘草6g。白芷为君。3剂尽,带下止、腹痛消,依证加减,继进3周,诸苦悉除。

2.4.2 痛经。肉桂、白芷等量,研极细粉填脐,经前10d始用,间日更换1次,效力奇特,连用3个月经周期,痼疾遁消。

2.5 治疗灰指甲。将白芷与黄丹、白矾、乳香、没药等制成的灰指甲溶解膏对红色毛癣菌、石膏样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用于灰指甲的治疗有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Ⅰ部[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69

[2] 李永超,宋杨,齐云.白芷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2007,22(4):161~164

[3] 吴媛媛等.白芷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时珍国医国药,2009,20(3):625~627

[4] 何开家,张涵庆.白芷化学成分及其药理研究进展[J].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08,22(3):59~62

[5] 郑辉,王德才.白芷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医药导报,2009,1(28):83~85

[6] 庞相荣.白芷在妇科疾病中的应用[J].河南中医,2006,2(26):74~75

[7] 郑理有.白芷临床新用途[J].开卷有益(求医问药),2003,1:29

作者单位:450007 郑州市中医院

上一篇:外伤性脑梗死的形成原因及处理 下一篇:心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的预后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