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2003~127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时间:2022-07-01 05:21:17

我院2003~127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我院ADR的发生规律,以减少ADR的发生给患者带来的危害和经济损失,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127例ADR按药品种类、给药途径、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婴幼儿ADR的发生率较高。抗感染药引起的ADR占绝对优势,其中又以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为主,与我院频繁使用该类药品相关。ADR所致器官损害主要为皮肤及附件损害,位居首位,临床表现以皮疹、瘙痒为主;静脉滴注引发的ADR远远高于其他给药途径。结论:静脉滴注引起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临床应减少静脉滴注药物的使用。

【关键词】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The analysis of 127 cases of ADR reports 2003~2009 in our hospital

WANG Yulan,LIU Xuemei

【Abstract】 Objective: Discussion the law occurs of ADR in our hospital, to reduce the harm to patients and economic losses which caused by the occurrence of ADR, promote the rational use of drugs in clinical. Methods: 127 cases of ADR according to the types of drugs, routes of administration, ADR involving the organs or systems and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were analyzed statistically.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ADR in Infant is relatively high. ADR caused by anti-infective drugs account for an absolute majority, which cephalosporins and penicillins the most, This is due to the frequent use of such drugs in our hospital. The organ damage caused by ADR is mainly damage to skin and its appendages, which ranked first, The main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were skin rash, itching; ADR caused by intravenous infusion is much higher than other routes of administration. Conclusion: ADR caused by intravenous infusion of high incidence, clinical should reduce the use of intravenous drugs.

【Keywords】DrugsADRReportsAnalysis

【中图分类号】R4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12-0074-01

由卫生部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共同颁布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自2004年3月15日起施行,体现了国家对公众用药安全的重视。我院成立了以院领导为首的药品不良反应三级监测管理网络,同时建立了ADR监测报告制度。我院药剂科兼职临床药师负责ADR的监测、收集、上报工作,至2009年6月,共收集ADR127例,上报109例,本文对127例ADR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我院ADR的发生规律、易感因素等,以减少ADR的发生给患者带来的危害和经济损失,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1 资料与方法

收集我院2003~2009年6月127份ADR报表,按药品种类、给药途径、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ADR涉及的药品种类及其构成比。ADR报告共涉及药品5类38种,127例ADR中,抗感染药引发ADR最多,占91.3%。ADR涉及的药品种类及其构成比见表1。

2.2 ADR涉及的抗感染药品种及其构成比。在116例抗感染药引发的ADR中,头孢菌素类为45例(占38.79%),其次为青霉素类29例(占25.00%),其他分类都各占一定比例。药物分类参照《新编药物学》第16版的分类目录,ADR涉及的抗感染药及其构成比见表2。

2.3 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参照世界卫生组织《药品不良反应术语集》,以累及的器官或系统分类,127例ADR中,累及皮肤及其附件98例(占75.4%)。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见表3(因3例ADR涉及2个系统损害,故统计例数>127例)。

2.4 引发ADR的给药途径分布。各种给药途径中,静脉给药引起的ADR最高,达90.6%。引发ADR的给药途径分布见表4。

3 讨论

我院ADR报告早期主要来源于药剂科到临床科室收集,随着《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自2004年3月15日起施行,我院成立了药品不良反应三级监测管理网络,同时建立了ADR监测报告制度。从2007年9月开始实行科室不良反应零报告制度,从而加强了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工作,从2008年开始,ADR报告主要来源于临床科室,由各科室ADR报告员上报到药剂科,在由药剂科上报到四川省药品不良反应中心。

因我院是妇幼专科医院,主要患者是女性和婴幼儿。来源于门急诊科的40例患者中有8例是门诊儿科的,加上新生儿科患者,婴幼儿患者占32.3%。婴幼儿由于其脏器功能发育不健全,对药物作用的敏感性高,药物代谢速度慢,肾脏排泄功能差,药物容易通过血脑屏障,所以ADR的发生率较高[1],因此要特别注意婴幼儿的临床监护,预防和降低ADR的发生。

由表1、表2可见,抗感染药引起的ADR占绝对优势,其中又以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为主,而我院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的销售排名在前,使用频率最高,提示药物的使用频率与ADR的发生密切相关。因此,医师在使用抗感染药时应注意:严格掌握药物的适应症、剂量、疗程,在产科应提倡围手术期用药,避免手术预防用药时间过长以及经验用药档次过高,既可以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也可以减少ADR的发生。

由表3可见,ADR所致器官损害主要为皮肤及附件损害,位居首位,临床表现以皮疹、瘙痒为主,且与相关报道一致[2]。在127例ADR患者中,有药物过敏史11例,占8.6%,还有11例不详,提示医师治疗前应询问患者的过敏史及家族史。

由表4可见,静脉滴注引发的ADR远远高于其他给药途径,这与国内ADR监测报道的结果是一致的[3]。主要原因可能是影响静脉滴注产生ADR的因素较多,如热源反应、微粒、pH值等,静脉给药是我院临床用药不安全的主要因素,当今国际上倡导口服给药,控制注射途径给药,目前WHO已将注射剂人均用药次数作为评定合理用药的重要标准之一。

通过退药处方我们得知门急诊ADR漏报较多,在2006年的18例ADR中就有13例是根据退药处方追踪的;对此应加大监测力度,促进ADR监测工作的全面开展,确保安全、有效、合理用药。我院已建立由临床医师、药师及护理人员共同组成的ADR监测组织,对全院门急诊、住院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监测。医生、药师、护师要分工协作,医师在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时,应注意药品的不良反应,发现药品不良反应除及时处理外,还应报告ADR专职人员,并分析和寻找不良反应的因果关系;护士位于临床第一线,直接与患者接触,能及时发现药品不良反应,及时填写《不良反应报告表》,交与药剂科,以便药师及时作出相应的分析和上报工作。只有三者通力协作,才能做好ADR的工作,提高安全用药水平。

参考文献

[1] 高清芳,刘高峰,汪复.临床药师指南[M].第一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61

[2] 蒋宇利,冯琳,欧宁.2003年我院404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03,13(6):303

[3] 张晓娟,罗宇芬,杨敏,等.我院2004~2007年223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药房,2008,19(11):861

作者单位:610031 成都市妇幼保健院

上一篇:妊娠期妇女凝血功能测定的意义 下一篇: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老年性眩晕89例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