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孝道教育

时间:2022-09-06 01:02:06

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孝道教育

摘要:“百善孝为先”。 而如今的青少年对于中国传统道德知之甚少,出现了许多人格上的偏差。鉴于此,我们要恢复“孝”在人伦道德规范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把包括孝道教育在内的人文知识和科学知识的教育,融入到教学管理当中。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孝道教育,唤起学生的良知,弘扬传统文化,实现伟大“中国梦”。

关键词:课堂教学 渗透 孝道教育

中国有句古语:“百善孝为先”。意思是说孝敬父母长辈在各种美德中是占第一位的,是人伦道德的基石。一个人如果连父母长辈都不孝敬了,还会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之幼,以及人之幼吗?更不用说什么热爱祖国和人民了。古人云:“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孝道应是人类的责任和义务。而如今的青少年对于中国传统道德知之甚少,出现了许多人格上的偏差。如:在家里不听父母的话,我行我素,不听从大人建议;从不分担家务事,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不理解父母挣钱不易,与富裕家庭攀比;父母生病了不闻不问;在家里斥责父母。鉴于此,我们要恢复“孝”在人伦道德规范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把包括孝道教育在内的人文知识和科学知识的教育,融入到教学管理当中。那么,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孝道教育呢?

一、历史教师要加强自身的学习和修养,提高孝道教育水平。

以人为本的教育不仅要求教师赋予学生广博的知识和技能,而且更重要的是塑造学生真善美的心灵和高尚的人格。历史学科教学除了要体现学科知识的特点,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培养学生能力外,还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历史课堂不仅是传授学科知识的殿堂,更是人性养育的圣殿。孔子说:“己立立人,己达达人”,“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教育是以教师的人格和言行来影响和感化学生的,从而让学生受到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作为历史教师,要加强自身的学习,努力提高自身涵养,加强孝道修养,以良好的情感资质和人格力量影响学生,成为学生的表率和楷模,这样,学生在学科知识增长的过程中人格也逐渐得以健全与发展起来,从而使学生得到充分、和谐的发展,培养出创造性的心理健康的人才。

二、充分应用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敬老爱幼教育和常规礼仪教育。

中国传统孝道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初高中的历史教材中大多蕴含着传统美德。不论是古代还是当今,有许许多多的典型事例比如古代的二十四孝道故事和中国老一代革命家、、等人的敬老故事,也有许多普通人孝道事例,在课堂教学中,倡导孝道教育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

首先从广泛地爱父母做起,使整个社会有一种讲母爱颂母爱的浓厚空气。我们大多数的课堂教学中只号召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党,爱社会主义,却很少提或者不提爱父母。事实上,母爱是一切道德教育的源头。人类最早的道德意识,最初的伦理关系,最美好的道德情感,都是首先从父母那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如果我们能首先以倡导爱父母为先,然后再循序渐进,那就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了。

其次,在倡导爱父母的同时,还应大力宣传行孝的意义,提倡行孝的自觉性。教师可利用课堂、晨读等时段,让学生诵读《孝经》、《三字经》、《弟子规》等传统孝道读本和教材中的经典孝道故事。还可以走出课堂,走出校园去宣传或实践。假以时日,必然由自发阶段进入自觉阶段。

最后,应该重视传统礼仪和新式礼仪改革与建立。孝道观念是道德精神的一个组成部分。要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除了有好的社会风气和个人的自觉精神外,还要有一定的表现形式。

三、加强形式多样化的孝道宣传教育,营造宽松和谐的孝道气氛。

在历史教学中,要把孝道教育渗透其中,在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教学过程的设计上都巧妙地渗入孝道思想的内容,充分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孝道因素,找准切入点,创设“感恩、尊重、信任、理解、关爱、激励、愉快”的课堂气氛,以这种自然而然的方式,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同时,定期举行有关孝道教育的演讲比赛和专题讲座,让学生收集当今社会有关尊老敬老典型事例在班会上评述。

总之,作为中学历史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孝道教育在培养高素质人才中的重要性,充分发挥历史学科在孝道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多层次、多方面地对学生进行孝道教育,促使学生健康成长,形成敬老爱老助老新风尚,从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上一篇:“诵读”――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法宝 下一篇:应用电子白板激活美术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