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文化站的艺术辅导与创作

时间:2022-09-06 11:48:01

乡镇文化站的艺术辅导与创作

镇级群众文艺辅导与创作是文化站中心工作之一,文化站干部面对的是农村的群众作者,这是文化站区别于其他文化单位的本质属性。农村群文辅导,是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繁荣农村文化、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农村群文辅导面向农村,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只有正确认识和把握其中的规律,从农村辅导对象的实际情况出发,做到因地制宜,因才“辅导”,才能使它的作用得到更加充分而有效的发挥。

不言而喻,辅导是贯穿于文化站业务活动的全过程的。国家文化部制订的《文化馆、站工作条例》就明确规定:“组织和辅助群众业余艺术活动是文化馆、站的主要工作任务之一。”不可否认,要组织好群众艺术活动,辅助工作是大量的、多层次的、多知识面的。如果把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方针“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和在提高指导下的普及”作为一种循环规律的话。那么,辅导工作是贯穿其始终的,是周而复始的。

我认为,要开展艺术辅导,首先就要有一支不计较个人名利,甘为人梯的一支艺术骨干辅导队伍。相应地配置一些固定的场室及教学器材,在我们蕉岭县三圳镇文化站,党委、政府非常重视农村群众文化生活,在2008年对文化站重新规划建设,占地面积2000多平方,有六大功能室,平时在美术、书法、音乐、舞蹈等艺术辅导活动中,免费把群众请进来进行艺术辅导,扩大社会的影响面。这样做不但活跃和丰富了当地的群众文化活动,同时,也能在各类艺术辅导活动中从青少年中发现和培养更多优秀的艺术人才。这就是我主张的“请进来”的辅导方法。

其次,开展辅导的形式应该多种多样、丰富有效,以适应不同层次的群众需要。比如我们每年都将重点的群众业余艺术骨干集中到站进行辅导培训,让他们能够一边学习专业理论,一边又能在老师的辅导下提高专业艺术技巧。除了重点集中培训辅导之外,我们还采取不定期不定点的办法开展辅导活动,有长期也有短期的,另外,我们文化站的艺术辅导干部还在文化站的统一安排下包片、包点,每人挂钩一个村,上门举办各种艺术门类的辅导培训班,或者到学校、单位、部门、厂矿企业等开办艺术培训班,辅导群众业余骨干。这也就是我主张的“送上门”的另一种辅导方法。

毋庸置疑,文化馆站的艺术干部在从事辅导培训工作的同时,还必须尽最大的努力搞好个人的艺术创作。这既是提高文化站艺术专业干部自身素质的需要,也是提高整个社会文化质量的需要。过去对于从事群众文化艺术专业干部的个人创作,被视为“追求个人名利”,还说什么文化站没有创作任务,只有辅导培训的职责。在当今看来,这种观点和观念,都是不适时宜、有失偏颇的。

艺术创作,这里特指文化站的美术、书法、摄影、音乐、戏剧、曲艺、文学、舞蹈等艺术门类专业干部的个人艺术创作,毫无疑问,它是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必不可少的业务工作之一。

要搞好艺术创作,我认为需要有两个先决的条件。首先就是要提高文化站专业艺术干部的专业素质和艺术理论水平。在我们蕉岭县的乡镇文化站应该创造条件,让我们的业务干部有计划地、分期分批地到艺术院校相对应的艺术专业去进修,或者邀请一些知名的学者、专家到馆、站来授课讲学座谈,使我们的专业干部的知识得以更新,视野更加开阔,迅速提升他们的艺术创作能力。第二,我们文化站的领导们也应该组织我们的业务干部深入群众,进行社会调查,体验生活,激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只有这样我们文化站的艺术创作才算抓到实处。

事实证明,哪里的艺术创作上得去,哪里的群众文化辅导培训活动也就同样搞得有声有色、红红火火。当前我县各级文化站举办的各类文艺会演比赛、少儿艺术花会、美术书法摄影展览活动等等,毫不夸张地说,有相当多的作品均来自我们文化站专业艺术干部之手,以及通过他们组织发动进行艺术辅导辅导的业余艺术骨干这一庞大的群体。

实践证明,创作与辅导是相辅相成的。如果辅导搞得轰轰烈烈,创作却没有什么名堂,这样的辅导,就必然潜伏着危机,群众文化专业干部的支柱作用,也就无形中受到动摇和影响。人们常称我们文化站各类艺术专业干部为“老师”,如果我们自身拿不出好作品来,又怎能为群众业余作者“传道授业解惑”呢?如果我们不学无术,甚至可以说是误人子弟呀!而相反,如果我们文化站的专业艺术干部整天只顾个人创作,辅导活动搞得冷冷清清,那么,群众文化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钻进了死胡同里只有死路一条了。

因此,我认为,当前我们文化馆、站的艺术专业干部,不能只强调艺术辅导,不抓艺术创作;也不能只注重个人艺术创作,而不顾及艺术辅导,正确的指导理念,而应该是辅导与创作并行,辅导与创作并重,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开创我们群众文化事业的新局面。

上一篇:试论现代广告设计中的吉祥观 下一篇:浅论美术基础在艺术设计教学体系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