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新品种广两优476高产高效优质制种技术

时间:2022-09-06 11:34:26

水稻新品种广两优476高产高效优质制种技术

摘要:阐述了广两优476在江苏中北部地区三年来规模化制种中采取的主要措施和对策。重点对播期、扬花期的安排提出了多方位论述;同时,对努力提高制种产量,提高制种效益,确保制种质量提出了操作方案,也对制种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思考。

关键词:杂交水稻;广两优476;制种技术

中图分类号:S511.3+2;S339.5+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39-8114(2012)13-2671-04

水稻新品种广两优476是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利用广占63-4S作母本,R476作父本组配的高产多抗籼型中稻新品种。2010年4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鄂审稻2010004),同年获科技部成果转化项目支持,2011年被湖北省农业厅推介为全省中稻主推品种。该品种株型适中,长势旺盛,穗齐穗大,粒密,米质主要理化指标达国标三级。广两优476利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导入了Bph14和Xa21基因,对褐飞虱有一定耐性,便于纯度检测,能有效确保用种安全[1]。

江苏中部地区夏季昼夜温差大,湿度高,土壤肥沃,地势平坦,其海洋淤积性沙壤形成了得天独厚的制种优势区域,倍受制种企业青睐。同时该区域集中了较多的农场,水利设施齐全,交通方便,机械化程度高,便于大面积作业等。目前全国两系杂交制种面积有一半以上落户该区。

湖北鄂科华泰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与湖北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联合在苏中北的东台、洪泽湖等地通过三年的试制,摸索出了一套广两优476高产、高效优质的制种技术。2011年制种面积达333 hm2,尽管经历了8月中下旬的低温(低于23.5 ℃),9月中下旬的寒露风,但总产依然达到了80万kg以上,平均产量2 400 kg/hm2,其中有33.3 hm2平均产量达到2 700 kg/hm2。现将该组合亲本的特征特性和高产制种技术总结如下。

1 亲本的特征特性

1.1 父本R476特性

属中籼型恢复系,该品种生长势和分蘖力较强,抽穗扬花期较集中,对肥水和“920”较敏感。苏中北地区若4月末、5月初播种,播始历期110~114 d,主茎叶片数17~18叶,一般晴天上午10∶30始花,11∶30盛花,13∶30终花。

1.2 母本广占63-4S

属长江流域早熟中稻类型,该品系穗型大,柱头外露率高,单、双外露合计70%以上。在苏中北地区5月末、6月初播种,播始历期81~84 d,主茎叶片数14~15叶,正常天气开花较R476早,一般10∶00始花,10∶30进入盛花。

2 高产制种技术要点

2.1 依据父母本特性,制定适宜的播差期

播差期的确定以叶差为主,结合参考时差,以母本早于父本1~2 d或父母本同时始穗较为理想。洪泽湖地区叶差6.0~6.3叶,时差29~30 d;东台周边地区播差期加大2 d,即叶差6.5~6.8叶,时差31~32 d。

2.2 根据气候及茬口特点,确定最佳抽穗扬花期

2.2.1 气候特点 分析建湖(苏中)30年(1974—2003年)逐日平均气温,结果表明8月至9月上旬每连续5 d平均气温≥ 30.0 ℃的高温概率随时间推移逐渐降低,而≤23.5 ℃的低温概率则逐渐增加。因此为确保安全,将育性敏感期安排在8月中上旬[2]。

2.2.2 茬口特点 苏中北地区为两熟区域,小麦收获后一般种植一季水稻和玉米。为更好地与杂交制种接上茬,缓解茬口紧张,年前要预留好父本的秧田,同时规划约1/3以上面积种植大麦或油菜或其他短季作物用作母本秧田,缓解农事紧张的矛盾。安排插秧时间应以小麦常年收获期预留一周左右缓冲,给足接茬农事操作时间,否则可能会引起因天气影响收割造成播秧与秧龄的矛盾,进而影响花期。

2.2.3 抽穗扬花期安排 最佳抽穗扬花期的安排既要考虑母本育性安全,避免低温造成母本育性转变,又要考虑抽穗扬花的适宜天气条件,还要考虑茬口的时间安排,三者兼顾的结果,最适宜的始穗期在8月20日左右,盛花期在8月23~31日。

2.3 选定田块,做好隔离

2.3.1 选好田块 选择水源充足,向阳连片,地势平坦,中壤偏沙的田块作为制种基地。冷浸田、深泥田不宜作为制种田。广两优476是中籼品种,苏中北是粳稻区,前茬的落地谷在制种田中一是形成杂株,二是与籼稻串粉杂交后形成大青稞。因此田块的选择上要尽量选择前茬是制种田或籼稻种植区,否则就要进行落地谷的处理。清理落地谷一般采取深翻、埋压和浸泡处理后灌中水淹3 d即可基本杀灭落地谷。

2.3.2 做好隔离 隔离分为空间隔离和时间隔离,一般以空间隔离效果好、成本低。选择自然隔离条件好的田块,制种田与其他水稻田最短距离:若扬花期处于下风应达300 m以上,且要有一定的灌木障碍物;若在上风也不能低于200 m,特别是与粳稻区的隔离还要在时间上错开扬花期,否则中间要全部种植父本作为隔离。时间上的隔离要保证籼粳扬花始期相差20 d以上,邻近隔离的田块,扬花期要尽量安排靠前一个星期,靠近制种田的粳稻田通过后期追肥延迟扬花期。

2.4 培育适龄壮秧,及时移栽,合理密植

2.4.1 父本R476育秧 稀播父本培育壮秧,父本秧田面积按1∶60准备。一期父本4月30日~5月3日播种,二期父本5月10~13日播种,一、二期父本播差期10~12 d为宜(稀播10 d,密播12 d)。盐城周边区播差期加大1~2 d。

大田父本用种量3.00~3.75 kg/hm2,父本秧田宜采取稀播,一期父本播量187.5~225.0 kg/hm2,二期父本播量262.5~300.0 kg/hm2。播种前用强氯精浸种,播后芽前用丙草胺进行化学除草。秧田要施足底肥并视苗情进行2~3次追肥,秧田期要注意防治好稻蓟马、稻飞虱以及二化螟。一期父本秧龄控制在48 d以内,最迟保证秧龄在50~52 d移栽完毕,父本秧龄超过53 d以上应放弃制种作业,保证父本在6月22日前插秧结束。大麦和油菜茬口较早,父本移栽过早花期会提前,一般6月15日以后秧龄达到45 d左右才能移栽[3]。

上一篇:养小虫 赚大钱 下一篇:水口林:古徽州遗落的美